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391 浏览:122175

摘 要: 当前高等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对历史传统文化了解的不足.所以,在大学生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各高校采取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主的各项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的视角,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 键 词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进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检测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检测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检测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三、结束语

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爱国、团结、感恩、孝顺的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赋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激发学生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实施的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