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母亲文化”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32 浏览:93114

摘 要:记忆中的“母亲文化”博大而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关联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以自身的经历,从小看到母亲织土布、做衣服、剪纸、刺绣,以及母亲讲述的故事,联系到母亲群体的文化,由每一位母亲的个体创造,从而形成整体的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那年复一年的贫穷日子里,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关 键 词 :母亲文化;口头文学;精神财富;文化遗产

人一生最难忘记的,并且在记忆中最使人留恋的,莫过于儿时的母爱.儿时不谙世事,只是任性玩耍,长大后为人父母,才深深体悟到儿时的母爱是多么的美好和珍贵.少时不明白文化的含义,只知道上学识字才是文化,长大后对文化的概念逐渐有所了解,才知道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文明进步都可称之为“文化”.至于文化的冠名,有的是以发生的历史时期命名,如史前文化、商周文化、五·四文化等,有的是以发生的地理区域命名,如西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中国文化等,而更多的则是以文化内容命名,如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在当今时代,新的文化冠名经常被制造,比如:计算机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等.尽管文化种类繁多纷杂,举不胜举,但笔者却认为最应该有的一个文化名词就是“母亲文化”. “母亲文化”的核心是大爱,爱的形式可以随时代而变化,但母爱却是一个永恒的主体.


记忆中的“母亲文化”,总是与无法想象的贫穷联系在一起,年复一年的贫穷,母亲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平凡而又繁锁的家务,而正是年复一年平凡而又繁琐的家务,其中蕴含的“母亲文化”如同泥沙中的金子闪闪发光.

往事如烟,点点滴滴,千言万语,我就从虎头帽子和虎头鞋说起吧,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大都穿戴过虎头帽子和虎头鞋,现在的农村这种样式的鞋帽已经见不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有个民间艺术博物馆,了几万件各类民间工艺品,其中就有不少虎头帽子和虎头鞋.为什么把鞋和帽做成虎头的样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辟邪”,现实中的老虎生性凶猛,是百兽之王.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能够驱凶、避邪、保平安.这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缝制,其工艺是用布贴和刺绣两种方法,老虎的眼睛为正圆形,用白布剪成圆形做眼白,用黑布剪成小圆压在眼白上为眼珠,眉毛的样式变化较多,鼻子像蒜头,下面是一长排上下交错的白牙,两端各有一支向下生长的大牙,虎的腮部用绣花针绣上几根硬硬的胡须,母亲手中做出的老虎完全没有了真老虎的凶狠可怕,而是似像非像,稚拙可爱.在农村,不管是做老虎鞋、老虎帽,或者是泥老虎、布老虎,都有一个秘决,那就是“像与不像,头上有个‘王’字就是老虎”,这也是老虎与猫之间的区别.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就让孩子们试穿,这时的母亲,一会儿看看“老虎”,一会儿看看孩子,不知是欣赏孩子,还是在欣赏“老虎”,“老虎”和孩子都是母亲的杰作,有谁能了解母亲此时的心情.

虎头鞋与虎头帽是农村中常见的童装,但不是所有的母亲都为孩子做虎鞋虎帽,在中原大地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为孩子们的服装费尽心机,可以说古时孩子们的穿戴装饰丰富多彩、样式各异,除以上谈到的虎鞋虎帽之外,还有鱼头鞋、鱼头帽、绣花鞋、凤头帽、鸡头帽、狮头帽、鹰头帽等等,每个母亲做的都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十分招人喜爱.

过去的年代,农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没有现在的工业文明,人们不可能到商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衣物,中国几千年里农耕社会,家庭成员的吃饭穿衣全都是靠家庭妇女去完成.“唧唧复唧唧”,母亲长年的机杼织布之声是童年时代的天然音乐,还有“嗡嗡复嗡嗡”,那是母亲手摇纺车的声音,常常在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在油灯下纺花,有时悄悄走到母亲身边,看到困倦的母亲闭着双眼,但手中的纺车却仍然在不停地工作.小时候,家中穿的、盖的、用的所有纺织用品,都是出自于母亲之手.在农村,家庭妇女都会纺花织布,从加工棉花到纺线织布,再到缝制成衣服,要经过几十道繁琐的工艺.有些针线活不仅需要技巧,而且需要力气,比如成人穿的鞋底,都是用几层“格被”和十几层粗布叠合起来,再用大针粗线一针针的衲制而成.农村的土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织花的平纹白布,直接用来做衣服被褥,或者经过染色、印花,再加工成衣物用品.另一类是具有特殊花纹的土布,经过精心设计,结合织花、提花等工艺,创造变万化色彩精美的土布纹样.设计土布花纹,有时是个人完成,也有时是家庭妇女们的集体创作.山东农村的土布花纹大都是以格子为基本风格,在格子的基调中再生发无穷尽的变化,比如:斜纹、缎纹、条纹、枣花纹、水纹、狗牙纹、斗纹、芝麻纹、鹅眼纹、猫蹄纹等等,在对比变化中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在色彩搭配方面也非常讲究,染线的基本色有蓝、槐黄、榴黑、豆灰、泥紫、雁红、菜绿、月白等二十余种,然后由基本色进行巧妙搭配,形成不同的色调,有的清新自然,有的热烈喜庆,有的温馨柔和,有的典雅古朴,其色彩情调真是应有尽有,丝毫不逊于现代人对色彩的创造.在清代,山东农村的土花布曾做为贡品进献给朝廷,可见其艺术品味之高贵.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纺织技术也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可人们对于手工织的土布却情有独钟,农村土布以她那柔软舒适,厚重古朴、天然环保的特质,赢得了现代人的青睐.有不少地方成立了专营土布的公司,并对传统工艺进一步改进,使土布质量更附合消费者的需求,经过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制做成衣、被、箱、包等各种生活用品,有些用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风格,有些则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本来是很“土”的东西,在人们的眼中却成为了一种新奇的时尚用品.现代人对工业产品在视感上已经开始疲劳,越来越发现自然美、原始美、传统美更附合自己的审美情感,而民间土布正具备了现代人所期待的审美特质.今天的民间手织土布已成为农村的一项文化产业,消费群正不断扩大,市场路子也越走越宽.

手织土布在今天重放异彩,是对“母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记忆中的“母亲文化”,包含着勤劳与智慧.母亲在操持繁重家务及农活之余,总是不忘为家庭增添一些艺术品.母亲用做衣服剩余的材料,给孩子们缝制各种玩具,如:布老虎、布娃娃、荷包、绣球、蝴蝶、鲤鱼等等.除此之外,剪纸和绣花也是母亲拿手的绝活. 农村妇女从小就跟着大人学针线、学绣花、学剪纸.山东的民间剪纸主要有两个用场,一是过大年装饰家庭环境,二是农闲时妇女们绣花的纸样.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人们便开始张罗过年,把庭院房舍打扫的干干净净,再到集市上置办年货,为了使家庭呈现出喜庆吉祥的氛围,除了从集市上写回对联及年画外,母亲还要用彩纸剪成许多精美的纹样,这些剪纸纹样取材丰富,内容健康向上,有文字福禄寿喜,有花鸟鱼虫,有十二生肖,也有戏剧人物.每一幅剪纸都有其美好的含义,屋内顶棚上的大团纹样,中间是用装饰手法剪成的“寿”字, 有五只蝙蝠,其含义是“五福捧寿”,剪成猴子抱仙桃,其含义是“封侯得寿”.剪成梅花喜鹊叫“喜事临门”,把牡丹和鲤鱼剪在一起,叫“富贵有余”等母亲通过剪纸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由于农村妇女在剪纸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往往在某一地域内,剪纸的技艺手法及表现题材趋于类同,从而形成了地域性的鲜明风格.剪纸艺术遍布全国,大都是农村妇女所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特色.

谈论“母亲文化”,我们不能不提到另外一种出自于母亲之手的艺术形式——刺绣,刺绣和剪纸一样,是广大农村中极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艺术.提到刺绣,就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的四大名绣,即: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其实,除了四大名绣,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和不同的民族中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和优秀的刺绣作品.在山东农村,几乎所有家庭妇女都会绣花,女人在出嫁之前,都要亲手为自己绣制嫁衣,有的还把未出生孩子用的衣物绣好.农村人闹洞房,常常品评新媳妇的嫁妆及绣花手艺.农村人有句口头语叫“要知贤妻,看儿穿衣”,“男人外头走,带着女人手”,由此可见,在人们心中,家庭成员的穿衣戴帽代表着妇女的贤良、勤劳和聪慧.在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做针线活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经母亲之手绣出的一幅幅精美画面至今记忆忧新,那枕头上的“鸳鸯莲蓬”,象征着“夫妻恩爱”、“莲生贵子”;那绣花鞋上的“凤穿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那肚兜上的“公鸡五虫”,象征着“雄鸡驱邪”;那帐沿上横向排列的四组戏剧人物,包含着生动感人的故事等小时候枕过的“老虎枕头”和“小猪枕头”,至今温馨在心,那是母亲用布缝制而成,然后在上面绣花,十分可爱逗人.

记忆中的“母亲文化”,除了以上谈到的织布、做衣、剪纸、绣花之外,还有一种至今使人感到神秘、神奇、且令人神往的民间风俗,那就是“神仙文化”.记得有一年的秋天,几天来不见太阳,阴雨连绵,人们无法下田秋收,眼见庄稼被毁,十分着急,母亲说“请扫云娘娘帮帮忙吧!”于是母亲就用秸秆和花布为材料,扎了个不到一尺高的“仙女”,把去了粮食的一支谷穗插在“仙女”的双手之间作为扫帚,用一根线绳把“仙女”吊在院子的高处,“仙女”被风吹的转来转去,说来奇怪,不一会儿天上的阴云渐渐散去,露出了蓝天和阳光.曾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都很灵验,这是小时亲眼所见,也许你不相信.“神仙文化”最集中体现的时间是过大年,应该说是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下一年的二月二.山东农村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送灶王爷上天,有些地方的说法是“男子不拜月,女子不送灶”,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地域文化相对封闭,也形成了“十里一口音,五里一风俗”的现象,在我们家乡送灶王的事都是由母亲们去完成.母亲说“过小年要吃年糕,粘住灶王爷的嘴”,然后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过大年之前还要从集市上请来新的灶王爷年画图像,说是给灶王爷换新衣,新灶王图像除了突出正中端坐的灶王爷之外,两旁各有一位灶王娘娘,最上头是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表,农村一年四季的生产活动全都是遵照节气表进行,节气表的下面是“摇钱树”和“聚宝盆”,有些复杂的图像两边还排列了“八仙”.贴灶王爷的位置大都是在锅台边烧火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也把灶王爷称之为“火神”.母亲说“灶王爷爷往里歪,打的粮食吃囤尖”,家家户户都把灶王爷贴的歪歪的.

有不少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没大名,母亲给起个姓“张”的小名,母亲告诉孩子“灶王爷姓张,你是灶王爷的干孙子,可以保佑你长命百岁,一生平安”.农村家庭中所敬的神,除了灶王,还有玉皇大帝、财神、保家奶奶、观音菩萨、钟馗、门神等等.中国农村神仙文化非常普及,内容极为丰富,人们敬神的礼仪庄重而又虔诚.每一位神仙都有各自的传说和故事.小时侯最爱听母亲讲神仙的故事.比如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母亲还指着天上的星星让我们认识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母亲还会讲“钟馗的故事”、“八仙的故事”、“麒麟送子”的故事等等.除了神仙的故事与传说之外,母亲还讲过二十四孝、民间传说及一些历史故事,听母亲说“朱元璋要饭”、“王宝钏住旱窖”的情景如在眼前,每每记起,心动神往.

母亲不识字,怎么会讲这么多故事呢?其实,旧时代的农村人识字的很少,很多故事都是通过口头相互讲述而得到广泛传播.那时的农村,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有双目失明的艺人来村里说书,人们叫做“瞎子说书”,现在的说书人不一定是盲人,而且大都以学名称呼,如“坠子书”、“大鼓书”、“琴书”等等,边唱边说,内容包罗万象,记得“七侠五义”、“雷公子投亲”、“施公案”等大部头书一连几个夜晚都没说完.母亲讲的故事,都是来自于说书人及村民们的互相讲述,母亲听后记在心里,有机会再讲给孩子们听.母亲讲故事,用现代人的话说,是旧时代民间的“口头文学”,是当时文化传播及传承的一种方式.正是这种“口头文学”,使生长的山野村舍的孩子得到了真善美的启蒙教育,也使孩子们的品德和智慧得到了健康的成长发育.记忆中的“母亲文化”博大而精深,内容关联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不能一一尽述.

最后,我想谈谈文章的题目中“母亲文化”一词的含义,“母亲文化”是指母亲群体的文化,是由每一位母亲的个体创造,从而形成整体的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个体母亲文化的回忆,联想到由千百万母亲共建的整体文化,个性中包含共性,整体中包含个体.凡经历过的人,谁也不应该轻易淡忘,那是孩童时母亲的呵护,母亲的养育,母亲的劳苦,母亲的恩情.在那年复一年的贫穷日子里,母亲相夫教子,用勤劳的双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孩子们在母亲亲手营造的文化氛围里长大成人,过去母亲们所共建的“母亲文化”也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