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08 浏览:131266

一、 选择题

1. 《通典·州郡典》记载了各地的风俗:山西人勤俭,而河东(今晋西南)“特多儒者”;并州(太原及迤北)“近狄,俗尚武艺”;兖州(今冀东南鲁西)“人情朴厚,俗有儒学”;青州(今山东济南以东)“亦有文学”.这说明( )

A.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现象

C.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D.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

2. 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高度重视文化自觉自信产生的强大力量, 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自觉自信产生的强大力量表现在( )

①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民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②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很大的市场.预计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占首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这个现象包含的意思有( )

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 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 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4. 在对外经济、军事扩展的同时,美国还通过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及援助项目等,向落后国家大量输出文化产品,促使目标国认同和接受美国的文化符号及价值观念.这种现象说明( )

① 美国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② 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方向 ③ 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④ 反对美国文化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5. 在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个讲话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B.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 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 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6. 对《红楼梦》的评价:易学家看到了“浅”;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理学家看到的是“逆”;哲学家看到的是“乱”;韵律学者看到的是“混”;文学家看到的是“满”;社会学家看到的是“短”.这说明( )

① 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 文化影响人们的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体育强健一个民族的体格,阅读强健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从全民阅读开始,尤其需要从净化阅读环境开始.之所以要净化阅读环境是因为(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8. 下列事例能够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特点的是( )

A. 美国向外国灌输文化的手段极其柔软,不知不觉

B. 当前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

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

D. 伦敦奥运开幕式一系列“英伦符号”的展示使观众流连忘返

9. 优美和谐的诗歌塑造了美的心灵,协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使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和谐,灵魂变得高尚.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 丰富精神世界 ② 增强精神力量 ③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 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2012年7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开发、管理水平.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A.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 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

11. 近年来,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符号,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欢迎.世界各地庆祝中国春节活动的热度持续升温,与华侨华人共庆新春佳节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这说明( )

A. 各民族文化有着共同的发展模式

B. 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C.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相同的包容性

12. “无线城市群”发展模式,可以让人们及时通过互联网系统,获取各种知识,不仅促进了文化成果共建共享,缩小了文化的数字鸿沟,而且通过先进技术传播了先进文化.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

A.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 B.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C. 大众传媒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

D. 大众传媒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3. 2012年“中国文化年”在德国柏林、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科隆等30多个城市举行.期间我国将以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形式向德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下列选项最能概括这个事件的是( )

A. 文化熏陶 丰富内涵 文化建设

B.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发展

C. 形式多样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 交流借鉴 文化融合 扩大影响

14. 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

① 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 ② 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③ 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④ 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对漫画《唐尸三百首》认识正确的是( )

① 文化创新要敢于大胆摈弃一切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②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③ 该做法违背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 该做法是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继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2012年3月23日,刘延东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如果以此新闻为背景,请你拟一个新闻标题,下列最合适的是( )

A. 教育传承,提升人文

B. 创新改革,培养人才

C. 教育发展,传承文化

D. 文化力量,利国利民

17. 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

① 传统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 ② 没有民族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民族文化就不能丰富发展 ③ 传统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 传统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8. 我国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这体现了我国茶文化( )

A.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 民族瑰宝,各有特色

C. 逐渐融合,趋于一致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9. 当代中国文化正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姿、生机勃勃、和谐稳定的新面貌,一个文化建设的新正向我们走来.而我们在促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包容性,这是因为( )


① 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其包容性 ② 文化的发展是包容性的必要条件 ③ 文化的包容性离不开文化发展 ④ 文化的包容性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体现在文化多样、和谐共生.下列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有( )

①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②双向互动,渐趋融合 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④ 敢于思考,勇于探索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1.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于2012年7月出版,在序言中指出,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正是这种力量源泉激励着我们为祖国、为民族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这彰显了( )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

D.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2. 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以其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这种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奥运精神( )

①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历史积淀 ② 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 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3. 第五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2012年4月19日举行,此次命名的教育基地共23家,包括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世博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等.这些教育基地应该向市民宣扬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拥护祖国统一 ③ 反对侵略、保家卫国 ④ 爱社会主义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2012年已完成.本项目成果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国民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现状调查》.建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项目有利于( ) ①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② 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 ③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④ 展现现代精神风貌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5. 近来“雷锋体”受到热捧,迅速走红微博,唤起了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温暖记忆和年青一代对雷锋精神的渴求.雷锋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可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包括( )

① 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② 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 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④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 文化产业不仅要遵守娱乐圈的所谓规则与一贯行事之风,还要接受市场经济法则的约束.从事文化产业的有关人士不仅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兼具商业头脑与社会职责的经济人,还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文化人.这说明( )

① 文化产品应该做到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放在首位 ②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发展文化要坚持“二为”方向 ④ 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7. 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新闻标题戾气十足,泄愤帖无处不在,贴吧里遍布人身攻击等针对网络市场出现的各种现象,国家应( )

A. 拒绝多元,倡导唯一

B. 弘扬经典,抵制流行

C. 提倡自由,兼收并蓄

D.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8. 漫画《流行畅销图书》启示我们( )

① 必须坚持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② 必须坚决抵制带有殖民色彩腐朽文化 ③ 必须对落后文化给予改造和剔除 ④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9. 有学者提出用十六字“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就是:以人为本,法治,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C.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

30. 2012年,山东省提出建设完善10 000个文化大院、为15 000家农家书屋更新和添加新书报刊、为群众免费送戏10 000场等“文化惠民、怎么写作群众”的12件实事.这个政策的提出有利于( )

①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 开拓文化产业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 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1. “微志愿”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只有微少的时间都能参与志愿怎么写作、弘扬志愿精神,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提倡和弘扬志愿怎么写作精神( )

①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④ 有利于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氛围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近期,继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产生后,各地又涌现了一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据此回答32、33题.

32. 他们以其人性的善良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他们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是( )

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的体现 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③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 ④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33. “爱心”就是他们思想情操的写照;“奉献”就是他们行为上折射出的一种精神.这些感人事迹启示我们青年学生要( )

① 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③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④ 注重道德实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4. 大兴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成为强音.山西实施“党员干部读书工程”、辽宁实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排头兵”工程、西藏计划大规模培训干部等等,以此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宗旨.这表明( )

A. 只有先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然后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B. 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

C. 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 只有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二、 非选择题

35. 2012年3月,中国民俗剪纸艺术展暨剪纸艺术现场交流活动分别在美国纽约、拉斯维加斯和旧金山举办;2012年4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山水画艺术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2012年6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在荷兰和德国成功进行了访问演出;201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从不同侧面展示各成员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风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知识,说明我国举办这些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

36. 近来最红的文化现象莫过于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网络的穿越文化了,这种可言情、可历史、可正说、可调侃的题材如今已成了观众与媒体的新宠儿.无论是小说、电视剧、电影还是游戏中,到处都充斥着现代人带着超能力和对古代的知识返回古代改变历史的情节.随着穿越剧的大热,又有更多的粗制滥造的小说被不负责任地投放市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一边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一边也在束缚着我们的发展,人类最珍贵的创新能力在自我满足的自欺欺人中逐渐丧失.

(1) 结合材料,如何看待“穿越文化”现象.

(2) 联系穿越文化的事件,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37. 材料一 2012年是发表南方讲话20周年.20年来深圳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凭着“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新路,干出了新的事业.2011年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也孕育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与“深圳十大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

材料二 新时期发展深圳精神应该从三个角度考虑:一是时代性.深圳精神具有继承性,但深圳精神也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展和充实,体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二是可比性.与其它城市精神相比,深圳精神必须有自己的特点.三是通俗性和可教育性.深圳精神不是深奥、空洞的口号,它必须让社会各个层次的人都能理解、接受,同时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鼓舞斗志.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深圳精神”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应该如何发展深圳精神?

38.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20%的高速增长,但是文化产业产值占我国GDP比重约为2.5%;而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20%还多;日本仅动漫产业的产值就占GDP比重超过10%.

材料二 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注: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其产值占GDP比重达5%以上可称为支柱产业.

材料三 如果把文化产业仅仅理解为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其结果很可能是产生没有文化的“文化产业”,即可以赚钱但却有悖于人类先进文明的、打着“文化”旗号的文化垃圾.比如,时下很多影片就是此类文化垃圾:高投入、大场面、高票房,但故事荒谬,价值混乱,嗜血成性,宣扬的暴力、、权谋.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三的问题.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及解析】

1. B 《通典·州郡典》记载了各地的风俗,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不一样,人物的性格也不同,体现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现象.

2. B

3. A 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说明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创意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说明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② 说法“一定”太过于绝对,③和题意不符.

4. B

5. B A和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关系;C说法错误,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D说法错误,科技实力是文化的一部分.

6. A 对《红楼梦》的评价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不能体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④和题意不符.

7. A 净化阅读环境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个环境好,人在其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C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D答案中材料没有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8. B

9. C “塑造了美的心灵”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是文化丰富精神力量的作用;协调人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②和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

10. A

11. C 材料强调了世界各国接受了中国的春节文化,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B和题意不符;A“共同的发展模式”错误,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D“相同的”说法错误.

12. B “获取各种知识”、“共建共享”、“传播了先进文化”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功能.A是对题目的简单重复;C说法错误,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

13. D

14. D 名曲《送别》的创作借鉴了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源泉是实践.

15. B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而不是摈弃一切传统文化,①说法错误;② 和题意不符,漫画不能体现时代精神,漫画中对唐诗的创新是错误的,它不能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违背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16. B

17. D 本题强调重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据此可知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18. B 材料强调的是茶文化的民族性,A体现的是区域性;C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个性,不可能趋于一致;D和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包容性.

19. A

20. B 本题考查文化包容性的知识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渐趋融合”不符合包容性的内容; ④和包容性无关.

21. D

22. A 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④说法错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爱社会主义.

23. B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爱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4. B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凝聚和动员人民的力量.④和题意不符.

25. 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26. B 27. D

28. D 漫画中的书籍不属于带有殖民色彩的腐朽文化,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对此我们要加以改造和剔除,同时提高辨别文化的眼力.③④说法正确,材料不涉及文化选择的多样性的问题,①②说法和题意不符.

29. D

30. B 12件实事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文化产业.①说法中“消除城乡差别”和题意不符;④说法中“成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文化惠民、怎么写作群众”不能成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31. D 志愿怎么写作精神本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和结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氛围,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故①②③④应选.

32. A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④观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①观点和题意不符.

33. C 这些感人事迹启示我们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是对青年学生的启示,是国家的做法,故②③错误.

34. C

35.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传播中华文化,坚持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 加强文化交流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所以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6. (1) ① 穿越文化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迎合低俗趣味来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现象.② 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禁止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级趣味去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③ 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内涵,真正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精华.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37. (1) ①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 “务实高效、团结”,展示了团结统一的精神;“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拓创新、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展示了勤劳勇敢的精神;团结奉献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精神.

(2) ① 深圳精神要批判继承、与时俱进,从实践中吸取新鲜的养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②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从深圳实际出发发展深圳特色的精神;③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深圳精神的发展要以实践为基础,不能脱离实践、脱离人民群众;④ 深圳精神的发展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38. (1) 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薄弱,文化产业亟待发展.

(2) ①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② 在当代,文化与政治、经济日益交融;③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⑤ 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3) 材料三反映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使得生产者片面的追求利益,不顾自身的基本职责,从而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解决措施: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加强文化生产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正确开发文化产业.②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荣辱观为指导发展文化产业,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性.③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以思想道德修养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