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视域中的大学文化符号建构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698 浏览:82296

摘 要 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大学建设的重点以及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与发展,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的发展.明确大学文化符号构建的相关理论有利于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少走弯路.本文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下通过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内涵解读及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大学文化符号的普遍特征和一般建构原则,力求通过提高大学文化符号的精神渗透力和文化传播力,进而增强大学文化符号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作用.

关 键 词大学文化符号 建构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University

SONG Longfei[1], LIU Qiang[2]

([1]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2] School of Marxi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e the focus and the trend of Chines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Grasping accuratel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olding the clear theorie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a clear thinking and the key point set up in the progres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less detour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is thesis sta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It aim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effect o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rough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peration and cultural tranission force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些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①大学文化符号可以理解为是一所大学内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一所大学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大学文化符号可以是校徽、校歌、校训,可以是一所大学多年形成的自然景观或是一座建筑,也可以是一所大学的某个约定成俗的仪式,更可以是其发展理念或管理方式.比如提到符号“未名湖”便想到了北大,提到“划龙舟比赛”便想到了牛津和剑桥,提到“军事化管理”便想到了西点军校等等,大学文化符号正是以它独特的表征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


1.大学文化符号的基本特征

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国内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之下存在不同的观点,但由于目前国内对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少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阐述.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离不开符号学理论、大学文化理论等,基于多种相关理论和目前已有研究情况看,大学文化符号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独特性和优势性.独特性是大学文化符号的首要特征,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与其他院校没有区别,就不能算是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符号,但我们不能将区别等同于独特,有且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能够达到其他大学在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能构成一所大学的特殊的文化符号,此即优势性.

积淀性和稳定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必须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文化符号绝不是在短期内“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区别于一些借助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流行、时尚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符号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

公认性和持久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不是自封的,而是被社会认可后形成的.大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必须是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可称之为符号,否则单凭学校一方面之言是不准确的.另外大学文化符号的建构非短期就能实现,它是长期性的,在形成符号后,稳定地、均衡地发展,这样的文化符号才是真正的大学文化符号. 共同性和取向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产物,必须代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绝不是权利机构单独的认同.大学文化符号同时也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取向作用.

系统性和发展性.衡量一所大学文化符号的优劣,不能只看其中一处文化符号的情况,而要看它众多符号是否协调、融合,一所大学内的文化符号绝不仅一处,要强调整体协调,系统化分明.大学文化符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绝不能急功近利.大学文化符号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文化符号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大学文化符号于大学文化的意义

2.1 大学文化符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表明,一所大学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单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必然是那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备鲜明文化特征的大学.然而作为学校凝聚力形成源泉的大学文化就如同一种精神“粘合剂”,渗透于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大学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从大学发展看,现在大家谈论的更多是学校的硬件建设问题,这固然重要,但大学的发展,更应注重的是塑造大学形象、树立学校信誉、建设学校品牌等文化因素,文化投入是教育投入中的“软投入”, 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保持和扩大学校的市场空间,是至关重要的.②大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才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不竭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动力,然而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发展的好坏与否,衡量标准在不同背景下有多种形式,但大学内的文化符号却是大学文化建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一所大学,如果让人没有印象,不能因为提及一些符号而被人想起,那么可以说这所大学没有文化符号,一所没有文化符号的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不能说是完善的.

2.2 大学文化符号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大学之中散布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文学、德育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虽然大学的构建者们已经开始重视大学文化符号的利用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层出不穷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大众认识和接受,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日渐对文化符号的价值与建构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简洁庄重的校徽不仅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气度,而且能传达出爱校荣校的学子深情;悬挂于教室的楹联,不仅能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且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传统德育思想.校园中的纪念性景观、学校的门户网站、校歌、校训等文化符号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③文化符号是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抚慰,它通过向师生员工传递一种神圣的精神和思想来达到凝聚、熏陶、育人等教育功效.并且大学主要是依托文化符号这一相似度检测向社会大众传播大学精神的,同时也以此影响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大学文化建设者要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大力挖掘和利用文化符号的效能,充分利用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使文化符号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3.大学文化符号构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1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既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目前学术界就影响大学文化和文化符号建设因素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综合多方面的观点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规划.大学文化符号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说与每个大学人息息相关.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文化建设是宣传部门或学工部门、团委的事情”、“添置几块景观石头、雕塑或画廊,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就行了”等偏见.④目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呈现的是随机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这是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考虑,缺乏对文化符号建设目标、运作机制、要素整合、建设途径等方面的协调统筹.

(2)视野局限.将大学文化符号等同于校园文化符号,视野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的外延理解有偏差,忽略了其社会性功能.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往往停留在校园内的诸多环节上,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外在形式、轻内涵培育.

(3)盲目跟风.一所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大学,是因其历史背景、发展沿革、学科特色、培养目标不同,由于这些不同而形成的鲜明特色恰恰就是其魅力所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中背道而驰,未能充分体现该校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不但丢弃了个性,而且盲目跟风,这便导致了个性的消解,形成千校一面的现状.

(4)创新不够.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上未能突破老旧思想的束缚,缺乏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网络发达,大学文化符号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然而我们的大学缺乏对新途径的探索,尤其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学文化符号建设.不敢于尝试新方法,只能导致建设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

(5)忽视多元化.与社会文化符号一样,大学文化符号中同样存在着多元与一元、外来与本土、传承与创新等多对矛盾关系.当今一些大学的文化符号缺乏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他们着重对主流文化符号进行建设,抵制多样文化,漠视人对于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不与时俱进;抑或相反,一些大学只强调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他们在妥协市场的同时,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符号的精神象征与育人的职责.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如若忽视多元化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上述结果.

3.2 现有大学文化符号研究的主要缺陷

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问题虽然在近些年得到了相对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但是纵观全局,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目前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数特指校徽、校徽、校歌等感觉材料,亦或者说将这些显性的因子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代名词,这是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造成的,大学文化符号不应只是显性的,其中隐性的因子,比如仪式、校园风气、管理模式等都是可以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隐性因子,即精神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的显性,即能指作用上,缺少对于符号所指的论述,有待进一步研究.

(2)对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不深刻.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普遍过于表面化,大多将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归于学校内部原因,认为诸如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下转第10页)(上接第4页)的价值取向、办学规模等影响了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却忽视了大学与其外部环境的关联,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目前我国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中也较少提及对于大学文化符号构建的理论.

(3)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多元化系统化把握不够.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宏观理论之下,但同时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反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目前的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微观的角度,比如对大学文化符号中的校训、校徽等研究颇多,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这还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文化符号系统理论.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需要多元化的理论支持,比如符号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于其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状况相对较为一元,仅局限于校园内的环节,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可谓众说纷纭,但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缺少其应有的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理论难以落实于实践,而此时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可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先行者.就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文化符号发展来分析,发展情况还并不完善,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先锋,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多数大学文化符号趋同、普遍虚空、理念落后;二是存在大学文化符号与该学校发展定位不符.这两点问题直接导致大学文化符号不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不能代表一所大学人的共同精神追求;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歪曲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符号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至关重要,文化符号的构建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大学精神的丧失,间接丢弃了大学文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已有成果.

高校利用大学文化符号对其发展进行引导和影响,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怎么写作,是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与大学文化发展相结合,是带来文化的创新的有力保障,合理建设大学文化符号势必使大学文化的发展获得新机遇.

注释

①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消费社会“课堂场域”的“形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② 范红.刍论大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8).

③ 陆爱华,徐周双.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试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2).

④ 陈立永.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