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岭南文化促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16 浏览:96258

金秋十月,在这样一个硕果飘香的日子里,我们专访组来到了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艺”),叩响了这座南国艺术殿堂的大门.走进学院,即能感觉到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学术气氛.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院长陈学希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历史的延续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从解放初期叶剑英元帅亲自主持创办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她是艺术家成长的摇篮,曾培养了无数的赤诚学子,为华南大地乃至全国全世界造就了一批批璀璨的艺术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广艺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继续引领岭南文化和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1949年广州解放后,著名作家欧阳山随叶剑英率领的华南工作团南下到广州.叶剑英元帅非常重视文艺工作,特别关心文艺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关怀下,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于1950年3月1日宣告成立,首位院长为欧阳山.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培养文化方面的干部.曾任副部长的周扬曾把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与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并列称为全国四大艺术学院.1953年,国务院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华南人民艺术学院宣告停办.

1985年,华南人民艺术学院重建并更名为“华南文艺业余大学”,校长由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杜埃兼任.199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华南文艺成人学院”,院长由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兼任.

近十年来,广东省着力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对广东省文艺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也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于是,2004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关怀下,在省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华南文艺成人学院”正式转制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并确定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九大工程之一,使学院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陈院长告诉我们,广艺这些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大跨越.

首先,校园问题解决了.改制的时候学院在广州番禺区购写了占地93亩的新校址,标志着学院实现了由成人办学模式向普通高校办学模式的跨越.我们在体育设施、教学楼建设、图书馆、电教系统等硬件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现在学院的校舍、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没有硬件设施是办不了学院的,这使得学院从规模到档次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学院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请来给学生上课,学院与郭兰英艺术学校成功合作,并邀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老师来院授课.此外,还邀请相关专业名家来院讲学授课,比如影视戏剧系有余汉东,舞蹈系有杨美琦、尹卫东、龙卫敏,音乐系有陈小奇,美术系有梁照堂等.这些名师到学院上课、指导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师资力量的改善对考生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这样一来,报考的学生渐渐也就多起来了.同时,学院通过多次举办高层次的学术讲座,营造浓郁的学术气氛,大大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第三,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在各大比赛中,学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舞蹈系国标舞专业连续3年参加英国黑池舞蹈节均获得冠军,同时,我们学院在全国动漫、艺术设计类和国际合唱等比赛中都获得了许多大奖.对于一个职业学院来说,获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就连很多专业的院校都做不到,这使得学院的知名度大大地提高了.

经过62年的历史沉淀,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实现了从最初专门培养革命文艺干部到如今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文艺人才的华丽转身,在新时期的艺术舞台上更加耀眼夺目.

广艺:为文化强省建设输送专业文艺人才

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专题讨论吹响了“文化强省”的号角,号召全省各界为“幸福广东”提供文化动力,广东文艺界各方迅速响应.作为全国文联系统唯一一所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公办综合性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广艺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陈学希院长给了我们详细的解答.文艺家的文化自觉在于勇敢地承担自身的文化责任,而广东省文联作为政府和文艺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充分发挥着继承、传播、弘扬岭南文化,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修养的积极作用.基于文联的背景,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基本只与教育系统接触相比,我们广艺与文艺系统联系更为密切,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与文艺系统、文艺界第一线的文艺家接触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广,了解的也比较深入,有利于更紧密地掌握最新的艺术潮流,更好地进行教与学.这是我们广艺的优势.同时,我们广艺以省文联为依托,以其属下的12个文艺家协会作为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培养和提高文化层次的举措:

一、承办全国合唱组织大师班.在我们学院这里,共有3个国家级的培训基地.包括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培训基地、全国合唱培训基地以及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培训基地.我们学院还承办了由教育部和主办的“全国第四期中小学艺术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我们正努力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为社会各界提供非学历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怎么写作,为全民提高文化修养大开方便之门.

二、创办岭南戏剧编剧研究生班.我们将粤剧、潮剧、汉剧等岭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剧种列入教学计划,目的是加速岭南戏剧编剧人才的培养.这是弘扬岭南文化、繁荣戏剧艺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在打造文化强省过程中,提出了首先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而在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过程中又提出了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全民对传统文化如戏剧等的审美情趣.在这个方面,我们广艺组建了一支文化志愿者支教怎么写作队,到山区开展“三下乡”工作,对适龄青少年进行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及计算机课的培训,增强他们对文化艺术的了解,也切切实实为农村的文化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此外,近些年来我们学院在打造特色品牌和特色专业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形成了一些品牌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文艺人才.

第一是国标舞专业.我们学院的国标舞在业内地位举足轻重,在各项比赛中也是成绩斐然,比如国际标准舞专业的学生在2005、2006、2007年的英国黑池舞蹈节上,由著名的国际标准舞艺术家尹卫东、龙卫敏带领的国标舞专业学生再一次技压群芳,蝉联拉丁团队舞世界冠军,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效应和社会反响.在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2007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大赛中,学院学生表现出色,获得了群舞表演金奖、群舞技术风范金奖、双人舞创作金奖、双人舞表演银奖等多个奖项. 第二是动漫专业.在广东的高校中,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办动漫专业的很多,而广艺的动漫专业是公认最强的.我们的作品都是直接和电视台签约合作的,从编辑创意、导演构思到配音再到制作,全部是由我们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自己完成.现在我院许多学生作品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动漫公司的认可,我们的学生目前已经拿了3个动漫产业的金龙奖,在专业领域展现了很强的实力.2007年学院制作的动漫短片《小神龙俱乐部》同时在全国47家电视台播放,2011年制作的《水果宝贝》分别在央视、香港亚视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了广泛好评.

第三是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学院不仅重视学生的文艺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同时还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像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就有一半的展馆是由我们学院的学生设计、管理的.我院学生还积极参加各种大型艺术设计大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2009年,6名学生获得“2009广东之星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第十三届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一等奖.通过参与这些社会活动和比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是合唱专业.广艺是中国首个合唱培训基地所在,学院合唱团曾在世界和国家级各项赛事中有不错的成绩.2008年,学院合唱团参加了在奥地利举办的第五届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青年混声组决赛阶段的比赛,凭借出色的东方式混声演唱技巧荣获金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我们广艺取得了以上这些累累硕果.在文化强省建设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中,我们要继续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不断开拓进取,坚持改革创新,从而充分发挥我们学院的作用,使学院成为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一支主力军.

建设文化强省,人才先行.人才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将广州艺术职业学院建设成为广东省文艺人才的摇篮、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基地和文艺创作科研基地,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繁荣广东文化事业,壮大广东文化产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办学几十年来,我们累计培养的人才有7000多人,可以说都活跃在广东各地的文化战线上,成为了文化战线上的中坚力量.我们的校友很多都是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包括艺术家潘鹤老师,全国知名美院的教授,著名的画家,文化馆的馆长,电视台的台长,很多都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

“千面小生”陈学希

陈学希院长,本身也是一个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在80年代因成功扮演《张春郎削发》中的张春郎而誉满京华、名扬海内外.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上被冠以“千面小生”的美誉.

其声其色其艺,几乎包容了潮剧小生所特有的儒雅、潇洒、风流和俊逸.张春郎是陈学希演艺生涯中的成名之作,他塑造的其他的诸如陈三、刘永、窦广平、康王、马周、潘必正等一系列小生形象,一个个性格迥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也受到海内外潮剧观众的喜爱和颂扬.

而陈学希出神入化的表演,也给他带来了一连串耀眼的光环和头衔: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剧协主席、广东省剧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项“梅花奖”、受国家表彰及省、市政府特别嘉奖、被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文艺家”和“跨世纪之星”的称号等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蕴明更是高度评价道:“他(陈学希)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戏剧界涌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全才式优秀艺术家和管理家,成为支撑中国当代戏剧大厦柱石般的人物.”

总书记在全国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开幕式上讲到:“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伟大的人民期盼伟大的文艺作品.”那么什么是伟大的艺术家?又如何让优秀艺术家和文艺精品在岭南这块土地上不断涌现?2004年陈学希在艺术的巅峰之时见好就收,转型成为一名从事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管理者,从鲜花与掌声的戏剧舞台,到安静的校园大道,身份与地点虽然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陈院长在人生舞台上对于戏剧文化的那份热爱与坚持.

陈院长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淡泊名利.

现在社会风气十分浮躁,有艺术家说创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卖几个钱呢,还是为了在国内外艺术圈的名声?就以戏曲为例,由于观众的断层,也由于电视排挤了剧场的位置,于是现在在偌大的中国,似乎只有在北京和一些偏僻的山村,才能看到戏.到北京演出,是为了“争名”;而在农村演出,是为了“夺利”.

然而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一些艺术家自身缺乏艺术理想和奉献精神,他们强调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发出如此这般的种种埋怨,自己却没有在困难面前咬紧牙关挺立起来,朝着崇高的目标行动起来.这样,艺术水平和思想境界处于停滞状态就不奇怪了.要使得传统文化艺术在新世纪得到继承和发展,担子还是得落在年轻一代艺术家身上.只有将提高文化艺术水平当做自己终生的事业并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追求,艺术的新辉煌才有希望.

陈学希在艺术上就非常具有奉献精神.他在《张春郎削发》中因为角色需要,毅然决然地剪掉一头乌黑的头发;他为演戏还曾患过严重肝病.以身体的健康为代价还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正是他这股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使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陈院长又谈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要给自己一个定位,立足生活,立足时代,“为人民放歌,为人民书写”.艺术反映生活,源于生活,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艺术家还要有一种文化自信,要自尊、自重,崇德尚艺.而社会也要形成尊重艺术、崇尚艺术的风气.这一点尤为重要.前者源自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沉淀,后者则需要群众的拥护、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扶持.应该说,这是一个漫长却十分有意义的过程.因为艺术家个人的文化自信与社会的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好的表演艺术家、文化传播者所散发出的强烈文化自信与自豪感,能够引导社会向优秀的文化艺术靠拢,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是艺术家文化自信赖以生存的土壤.


“务实、肯干、奉献”,在访谈过程中,陈院长反复提到这三个词语.的确,回顾“张春郎”的艺术之路,他处处践行着他的原则.他曾说:“我曾患过严重肝病,一戏唱罢,夜深更静时汗流浃背后带来的是身体虚脱动弹不得,且严重失眠.”他为演艺事业奉献如斯.这种“务实、肯干、奉献”的精神自然也为他带来了许多艺术荣誉.而在转入教育工作之后,陈院长也一如既往秉行这种精神,作出了大量的成绩. 认识陈院长的人都说,陈院长是个有热情,肯奉献,能吃苦,荣誉满身却又谦虚温厚的人.我们不禁想到,潮汕著名的“红头船”精神,那股拼劲,那股热情,不正是陈院长的写照吗?如果说区域是有文化性格的话,那么陈院长正是我们岭南文化精神的典型.

传承岭南文化怎么写作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广东岭南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广东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与中原文化紧密相连又别具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生于斯,长于斯,几十年潜心研究岭南文化,可说为岭南文化作出了毕生贡献的陈学希院长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在广东实施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起点上,岭南文化仍然可以大有作为.深度挖掘岭南文化底蕴,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使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感召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文化强省的建设.

潮州文化、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系构成了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弘扬岭南文化,例如岭南画派,岭南戏剧三大剧种潮剧、粤剧、汉剧,还有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山歌,陈院长认为这关系到整个广东文化建设的一个主体,也可以说是一个母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个民族的发展,它对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寄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因为在国外的中国人很多,戏曲对华侨、对海外的中国人非常重要,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更多是寄托在戏曲这里.

就以潮剧为例,有这么一个说法: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声,有潮声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潮汕人在海外,潮剧变成他们在海外的一种精神寄托,用以维系他们的乡情.

潮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其历史比京剧、越剧、黄梅戏等著名剧种都要长.潮剧是在“中国戏曲”的大题目下派生出来的地域性文化产物,对应着潮汕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成为组成现代潮汕人“生命故园”的一种象征符号,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到现当代,随着汕头的开埠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潮剧也始终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不断发展.

潮剧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乡土文化符号的广东大剧种,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个崭新的风貌出现在现代舞台上,赢得了包括海外千万潮胞在内的观众的热爱与好评.潮剧在全国所有剧种里面,是最具有地方性和世界性的,随着潮人遍布五湖四海,影响也特别大,在海外是岭南文化很有影响的一个部分,是作为岭南文化“走出去”,打国际牌的代表.

而另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绘画艺术则以岭南画派为代表.岭南画派作为岭南文化的一脉,在全国画坛独树一帜,作品一代一代传承,形成我们独特的岭南风格和岭南记忆,以及独特的画风.像早期的“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后来的第二代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都在中国画坛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岭南画派是我们岭南文化的瑰宝.

弘扬岭南文化,是作为我们这一代文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在民间艺术方面,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更重.民间艺术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面临着老一辈民间艺术人才越来越少,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的现状.我们的文化责任,就是要激发、增强群众对于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各个方面去保护、弘扬我们的岭南文化.其中筹备组建广东民间艺术学院,就是抢救、传承、推广民间艺术的重要举措.

广东民间艺术学院是隶属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下面的一个二级学院.该学院定位于集创作、展演、科研、开发于一体的民间艺术高级人才培训和非遗传承基地,这在全国的公办学院中还是首次尝试.省委、省文联筹备每年评选30名优秀民间艺术家,作为广东民间艺术学院的教师,从而更好地培养从事民间艺术事业的后备人才.这所学院的组建,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保护和弘扬民间艺术,相信民间艺术在此基础上,定能蓬勃发展.

在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希望政府在推进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要注重“大家”的培养.现在看来,成名成家的文艺工作者并不少见,而能成为“大家”的则不多.一名德艺双馨的“大家”,对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引导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这种“大家”越多,我们的岭南文化就越强大,就越有影响力.

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就是要以增强广东文化的软实力,来推动广东的“硬”发展.而要营造这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氛围,离不开广东本土的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正是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制造”,同时又是积极在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学习发展的先驱和代表,在办学六十多年间,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办学精神,努力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高等艺术人才,为广东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浪潮中,广东艺术职业学院能够乘风而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和教育强省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