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责任的娱乐表达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19 浏览:92042

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璀璨荧屏,《刘老根》、,《马大帅》、,《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插树岭》、,《都市外乡人》、,《乡村爱情》接连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不断掀起收视热潮。,在浓郁的黑土文化气息中,由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和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文化站长》一枝独秀,开创性地从文化视角,展现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一代农民的文化追求,是一部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现实主义电视剧精品。,对弘扬主旋律、,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探索农村题材电视剧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具有积极意义。,

一个好的题材,是电视剧成功的关键。,美国著名影评人托马斯沙兹曾说:“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由于受众的自由性与广泛性,而比电影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与时效性,与观众具有更近距离的传播空间,是一种与群众连接更加紧密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强势传媒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品位的重任。,“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风成化习,果行育德,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努力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①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文化站长》抓住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文化”的角度,以一个农村基层文化干部为切入点,描写了当下农村的精神现状与文化发展,以点带面地表现出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对文化的重视与支持,使全剧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


艺术是对现实的揭示,是对观众的引导。,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与协调发展。,“文化‘软实力’显示出其它‘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②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是国家的主体,这既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文化市场,又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先进文化引领和规范的庞大群体。,提高了农民素质,也就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封建思想残留、,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传播滞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站长》中的“三愣子”是个落后文化的代表,他“装神弄鬼”吓唬人,担心媳妇上大学不要他,在家装病拖媳妇后腿,喜欢、,不务正业。,这些不文明现象,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剧作真实客观地反映这个变化过程中农民、,农村的社会现状与精神需求,以生活的质感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精神需求逐渐凸显,没有优秀的文化引导,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摆脱愚昧保守与封建落后,农村文化建设肩负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瑟罗深刻地指出:“人类的文化和人类的价值观有史以来第一次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电子媒介所左右。,人类社会几乎彻底地让商业市场来决定他们的价值观和模仿的榜样,这是前所未有的。,无论从深度(看电视花去的时间)还是广度(看电视的人口比例)上说,电视创造的文化渗透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和谐文化”、,“留守儿童”、, “绿色经济”、,“环境污染”、,“人才培养”、,“科学发展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站长》把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巧妙地融进剧中,多方位的触及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寓教于乐中图说了时代精神,可视化的宣传了时代主旋律。,“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就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③因此,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基础上,更好的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以通俗大众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达时代精神、,宣传传统优秀文化、,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促进农村主导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文化,共建精神家园。,

《文化站长》作为一部农村轻喜剧,在艺术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散文化的情节 娱乐化的表达

《文化站长》采用散文化的结构框架,描写了北留乡相府村的一个热衷文化事业,生活处处提“国学”的“管文化”,在戏剧性地被选为写作技巧文化站长后,围绕“文化”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管文化在北留乡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评选好媳妇”加强了村民的社会道德教育,“健身秧歌暨国标舞大赛”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预防了等不文明活动,成立文化宣传队“送文化下乡”,对农民进行了科普教育。,管文化还走访老艺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八荣八耻”教育大闹生日会的“三愣子”要和谐, 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人才”,选拔高中生去大学进修,举办“绿色家禽文化节”来宣传“绿色经济品牌文化”。,

满脑子封建残余的“三愣子”因不满媳妇春花参加国标舞大赛,大闹比赛现场,忍无可忍又身怀武功的春花,采用“武力”把三愣子教训了一顿,管文化劝春花,光用暴力解决问题不行,要用文化教育,从本质上改变三愣子。,在一系列戏剧性的场景中,既避免了盲目追求娱乐,而缺失了电视剧应有的文化品质,又避免了单纯说教而产生的单调乏味,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中,“润物细无声”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滋润到农民心田。,和谐文化如春风化雨,丰富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内涵,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人物形象塑造饱满生动、,推陈出新

剧作家塑造了一位可爱、,认真、,执著的农村文化站长“管文化”的独特形象。,在剧中,管文化穿着红背心,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大草帽,风尘仆仆地在田野上奔走的身影,这个在剧中出现多次的全景镜头,极具感染力地表现了一个为文化事业劳心劳力而又无怨无悔的文化站长形象。,用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管文化开始没有办公室,把自家书房改成了“北留乡文化站”,为了工作方便特意去县里写了一部,每天在家守着,甚至妻子素芳想用一下都不行,生怕错过了县里给他传达工作的,以至最后“看什么都像”,这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细节,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管文化对文化工作的高度热情与积极性。,

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为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管文化奔走寻访老艺人,请他们来到设在家里的文化站,自掏腰包安排吃饭,侄子二林负责免费录像,不求任何回报。,甚至因为一个老艺人生病而遭到刘宣委批评时,仍旧毫无怨言,一心一意搞文化。,在举办“健身秧歌舞大赛”培训时,由于指导老师是当年管文化的初恋情人,引起媳妇醋兴大发,管文化不惜以“离家出走”的冷处理,让妻子深明大义。,管文化在生活里处处提“国学”,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当文化事业越办越红火,乡里正式任命他为文化站长时,选择急流勇退,留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退休后的管文化,仍旧心心念念着乡里的文化事业,他主动请缨任“管站调”,继续挥洒对文化的一片热情。,乡亲们自发地为他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他“北留乡文化旗手”称号。,

还有油滑世故又想干好工作的“刘宣委”,喜好说长道短却不乏善良的“快嘴莲”,作为反面教材出现的游手好闲、,封建落后的“三愣子”,漂亮能干还有一身好武艺的媳妇春花等无不性格分明,各具神采。,

3.浓郁的东北风情、,模糊的地域表达

屋梁上长串的金黄大玉米,纯正地道的东北方言,热情奔放、,色彩鲜艳的大秧歌,体格健硕、,性格泼辣的农村媳妇,这些浓重的东北地域元素,无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发生在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故事。,以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如《圣水湖畔》、,《插树岭》、,《乡村爱情》等大多在原汁原味的东北就地取材,而《文化站长》选择在山西古镇取景拍摄,剧作中管文化家的院子里酿着好几缸的老陈醋。,这样的设置打破了受众的地域局限性,拓宽了传播范围,更加凸显了“文化”主题。,东北特色不仅是广袤的黑土地、,火红的红高粱、,白雪覆盖的村庄,仅仅是地域特色的表达不足以代表真正的东北文化品质,东北真正的“味”应该是东北独特的精神品质与文化内涵,东北男人的热情豪爽、,东北女人的泼辣果敢,这是无论在哪个地域都会鲜明地传达出来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蕴含在个体生命中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才是真正的地域特色、,东北风情。,管文化的妻子素芳因为“评选好媳妇”与竞争者会凤霞闹起了矛盾,两人还在村委会大吵了一架,管文化语重心长地告诉素芳“评选好媳妇是为了创造和谐安定,大闹村委会不够好媳妇标准”。,素芳知道自己不对,在会凤霞婆婆生病急需献血时,主动去医院献血,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作为评委,管文化没有护短,这是东北男人的纯朴大气。,素芳知错能改,这是东北女人的直率爽气,性格稍急却禀性善良。,地域的杂糅不仅不会淡化东北风情,反而更加突出对“人”的本质的关照。,这是东北人强悍的生命力与英雄主义的集体无意识。,创作电视剧的目的,应该激发观众关于生命的追问、,关于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艺术要为人生提供历史的回顾、,现状的揭示、,未来的思索,触动人的心灵深处,注重精神内涵的影响与构建,展示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文化站长》以新颖独到的选题、,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自然流畅的情节结构,生活化的演绎,宣传了主旋律,无疑对同类题材的农村电视剧创作具有范型和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影视研究室)

①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②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光明日报,2006-02-16,4。,

③刘彦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有文化GDP考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