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传承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12 浏览:5447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定居在异国他乡.他们的子女从小在异国他乡长大,接受西式的教育和西方生活环境的塑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中文却说得磕磕碰碰,有的甚至不能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

在海外,英文是社会的主流语言.相比ST,中文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备受挑战.由于华人分布相对分散,第二代华人从小只有和父母才用中文交流.在英语国家的大语境下,即便在家里,第二代华人接触的仍然是大量英文信息,如英文的广播电视、音乐、游戏、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等.一旦出了家门,他们更是进入了广阔的英文世界,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英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必需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式微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宛若一张轻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中文说得好,便鼓励孩子开口说英文.哪里知道,一旦孩子习惯讲英语后,中文水平就开始慢慢退化,甚至不能用中文沟通.


在海外学习中文,任务艰巨

2013年4月笔者来到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华人社区的中文学校,为一年级班担任中文教学助教,直接参与第二代华人在儿童阶段的中文学习过程.刚来中文学校,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和在中国长大的小孩没什么不同.他们笑着,闹着,相互追逐打闹,有说不出的旺盛精力.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听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文.笔者试图跟两个8、9岁大的小孩用中文聊天,可是一个孩子马上笑着跑开,另一个小孩则用一种难以理解的中文和笔者对话.后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中文对话,最好用英语夹杂着中文跟孩子们讲话.

在一年级班上,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5岁半,最大的8岁,都来自中国人的家庭.每个礼拜天下午,他们来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的普通话,周一到周五则到英国的小学接受正规的英式教育.这意味着这里的小孩每周只有两个小时正规的中文学习时间.第一个小时,中文老师先按照课本教孩子认生字,然后让孩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个小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从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生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生字时存在很多困难.除非孩子父母有意教过孩子汉字,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少出现中文字.这造成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有被写字的规范.一个汉字常常被孩子们写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干脆拆成了两个汉字.此外,发倒笔更是孩子写字的普遍现象.对此,中文老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帮助孩子写出完整的汉字已经很不容易,哪里管得上笔顺问题.

由于这里上学的小孩英文水平普遍比中文好,孩子们很容易用英文思维来学习中文.一次课上,笔者指着小女孩Melisa(6岁)作业本上抄写的汉字,问她“这个怎么念?”Melisa歪着脑袋想了很久,反问笔者“How could I spell it?(我该如何拼读呢?)”在英文里,字母的组合可以发音,然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无法准确预测发音.Melisa希望通过英文发音的方式来念汉字,但由于中文和英文相差甚远,使用英文思维无法有效地帮助她的中文学习,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国外学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的态度因人而异

一年级班上转来一位插班生,名叫Tommy(6岁),Tommy出生于英格兰,父母均来自中国.他在英国的一所正规小学读书,是英文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小孩.在来这所中文学校之前,他从未上过中文学校的课.

Tommy刚来中文学校的时候,专心听课,认真抄写生字,中文对于他来说是那么新鲜.然而,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Tommy不那么专注了.在他第四次上课的时候,他显然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当笔者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时,他紧蹙着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并用英文告诉笔者“learning Chinese is so boring,(学习中文太枯燥了)”第五次上课时,老师正在教大家“戴”这个生字,而Tommy根本没有抬头看黑板,笔者再次提醒他,他才抬起头说到“我看不见黑板”,紧接着,他看着黑板上的字突然涌起一股情绪,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大声用英文喊着“too tired,too tired!(太乏味了)”

对于Tommy来说,他对中文的兴趣似乎被枯燥的反复练习消耗殆尽.通常说,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动力来源的关键.一开始,Tommy对中文学习充满好奇,这种好奇驱使他专心听讲,认真练习.但当这种好奇满足后,他显然认为中文学习不那么新鲜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学习中文的意义.反复的练习让他觉得很乏味,他不知道学这门语言有什么用.在家里他和父母可以交流些基本的中文;周一到周五,他可以和班上的英国同学用英文交流.他心里大概在想如果几乎使用不到中文字,为何还要费神去练习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并非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中文,比如说Carol(6岁半).Carol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不光专心听讲,还帮同学写正确的中文字,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次,Carol在硬纸板上写“我家五口人,我爱我的家”.尽管字写得稚气,但是却不乏一个小孩的纯真和对家人的爱.她骄傲地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想让他们高兴.”

Carol很喜欢学中文,学好了中文能让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她帮助不会写汉字的同学,让她们表达对家人的情感.由此看来,学习中文对她是有意义的,这促使她坚持学习中文.当孩子对中文学习赋予积极的意义时,他更有动力学习这门语言;而当孩子消极地看待中文学习时,他则缺少继续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醒和激励.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学到一半就不肯继续学习中文,这种现象非常可惜.

中文对海外家庭的影响

Linda(5岁半)在班上从未说过一句中文,她父亲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也从来不说中文.她父母和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此外,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之间也用英文交流.笔者问这位父亲,孩子们一直用英文讲话,万一父母听不懂怎么办?他父亲听了愣了―下,随即耸耸肩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不会说中文直接导致了家庭沟通出现障碍的窘境.由于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孩子们用英文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意思用英文完全表达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家庭沟通的层次和内容.

当然,并非每个孩子都不能说中文.笔者在和大一点的孩子聊天时,发现有些孩子对父母说中英文混合的语言.他们解释道,当他们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思时,只能说英文.可见,他们想和父母说中文,但是中文程度有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只好用英文来表述.

此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话时,这些孩子更倾向用英语.笔者和一对姐妹聊天时,得知尽管她们和父母用中文沟通,但是彼此之间则用英文交流.原来,她们的母亲在她们小的时候让她们相互说英文,久而久之她们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改不回来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生长在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英文显然是更方便的交流方式.

家长对此态度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英文,以便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曾在华人社区接触到一户华人家庭,爸爸常教育6岁的儿子“学会说英文,以后让妈妈享福”.于是小家伙在家里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其余时间就说英文.另―方面,大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说中文能力.笔者和一位华人家长聊天时了解到,这些孩子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到哪里都被认为是中国人,因此学习中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有时家长们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倘若孩子不愿意学,家长也无可奈何.有一个14岁的男生,从5岁开始就被家长逼着学习中文,可―直到现在,他仍非常不喜欢学习中文.对此,他母亲只好作罢,顺其自然.笔者问这位母亲“倘若他放弃中文学习呢?”她答道:“孩子毕竟生长在国外社会,可能觉得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以前常有当地的同学邀他周末出去玩,但他却因为要学习中文去不了.如果不学中文,他可能会更融入当地,这样对他也好.”

中文与文化传承

一次,笔者在华人家庭聚会上发现几个小孩,聚精会神地捧着_本儿童英文读物,似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便走到他们身边问:“为什么不拿一些中文书看呢?”一个8岁的小男孩抬起头,说:“中文书太难了.”中文水平限制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孩子们更倾向用他们熟悉的英文去阅读书籍,体验英语文化.

有趣的是,尽管第二代华人的中文水平普遍不好,但是如果他们和别人讲中文,会觉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阿迪今年23岁,他2岁时就移民到英国.他告诉笔者,在外面他一般说英文,但如果偶然碰见一个人能用中文沟通,他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觉得很亲近.语言能产生一种凝聚力,将共享同一种语言的人联系起来.

对于第二代华人,他们既了解中文,又会说英文,宛如一架摆钟,摇摆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由于从小生活在海外社会,他们更熟悉海外生活,更有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本地人微妙的差异.典型的中国特征让他们在一群老外中一目了然.由于从小受东方家庭的熏陶和教养,他们更加内敛、沉静、勤奋,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文化桥梁的作用.正是中文让他们可以和父母沟通交流,让他们保留住自己的文化根源,传承到中国人宝贵的精神文化.

我们常说要保护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并非是博物馆里展出的静态事物,相反活生生的人才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在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中,文化才得以生动地演绎.通过人与人的对话,我们理解到讲话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并得以理解这其中蕴合的文化逻辑.换句话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每个人都在演绎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在国内,中文由于过于常见,而常常被人忽视其文化价值.然而,出了国门,面对强势的主流语言,保护和传承中文愈发显得迫切.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中国人自信地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默默而坚强地奋斗着.但是他们的子女却不能用中文和父母流畅地沟通,甚至对自己的文化根源一无所知,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