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文化对高校美育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7 浏览:15213

摘 要 :大众文化凭借其无穷魅力和广泛的传播渠道占据强势地位,校园文化却展现出自己发展的不足和困境,多元化文化、注重实用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不足等使校园文化经受着大众文化的强力冲击与挑战.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美育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文章深入探讨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寻找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途径,探索行之有效的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新举措.

关 键 词 :文化建设;大众文化;校园文化;高校美育;高等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Campus Culture Impacted by Popular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up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Cha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59)

一、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与校园文化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文化形态,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大众文化提供了娱乐消遣的广阔空间,也真正使文化回归社会大众,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塑造了社会大众新的生活和人格.正是由于其直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诉诸世俗人生,才极大地满足了大众消费而成为人们的新宠,在社会机体中无处不在.

校园文化,是指附着于学校,并通过学校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反映和包含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校训、校园环境、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以及全体师生普遍遵循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同时,也是文化在校园的具体表现和反映.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无法替代的.


(二)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是一种必然趋势.在高科技、多媒体、网络化等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表现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双面性.

1.积极影响

(1)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大众文化中那些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作品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高雅的古典音乐有美,通俗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美;伟大的英雄人物有崇高的美,平凡奋斗的小市民身上有自强不息的美.大众文化中美的内容完全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补充.(2)大众文化可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提供阶梯.审美活动中不同的审美对象对审美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个体审美素质的发展趋势总是从偏于动态的审美活动到偏于静态的审美欣赏;从长于模仿,到长于创造;从欣赏自然美,到欣赏社会美.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总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优秀的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美的内容由于通俗易懂,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阶梯.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通俗美的欣赏中,丰富了美的知识,增强了审美兴趣和鉴赏力,对他们进一步欣赏更高层次的美是大有裨益的.(3)大众文化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渠道.

2.消极影响

(1)大众文化影响校园文化精神价值作用的发挥.大众文化是典型的商业文化,它的运作完全遵循市场规律,以赢利为根本目的.校园文化有其独立的精神和价值定位,当大众文化在校园中四处蔓延时,市场的浮躁气息、物欲横流的铜臭气息也开始弥漫整个校园.好多表面光鲜亮丽的文化活动常常被经济因素绑架,校园文化的良好传统难以保持,校园的价值观慢慢向经济利益靠拢.(2)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大众文化不像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那样负载着政治灌输、道德教化、精神提升这些文化功能,而是主要突出了文化形式的感官刺激和休闲娱乐功能,使受众在感性冲动中获得满足.在追求感官刺激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感性日益膨胀,理性停滞甚至萎缩,人格发展呈现出片面性和异常化,造成大学生缺乏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导致精神空虚,不思进取,很难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与品位.(3)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对审美理想的追求.大众文化是消费性、娱乐性文化,它通过不断增强娱乐性来吸引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不少大学生因此奉行娱乐至上、娱乐无极限的理念,不喜欢有思想深度和高雅的艺术作品,只喜欢娱乐性强的文艺作品.更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肯自拔,逃避现实,玩物丧志,失去了追求审美的兴趣.

二、校园文化与高校美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环节,高校美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发挥着积极的制约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美育必须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美育的实效性.

(一)校园文化与美育有共同的培养任务和目标

校园文化主要以学生掌握知识、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任务.而美育是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欣赏和创造,让他们对于美的觉悟逐渐丰富完善起来,通过审美实践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和美育任务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结合的可能,使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成为现实.

(二)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美育的最佳载体

校园文化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校园文化将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与优良传统融入特定的人文环境,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渗透和升华,实现高校美育的目标. (三)美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从而形成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按照“美是和谐”的美学观点,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审美化.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即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和谐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状态.这种和谐的状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十分重要的因素.

2.促进良好人文环境的形成.实施审美教育,能增强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个体心理上的种种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生命的真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 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3.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精神.校园文化展示的是一种情感世界,要使感性的审美活动上升到理性的审美文化,需要不断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学会欣赏,学会创新.大学生通过审美教育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在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产生创意,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设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美学素养

大众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较大,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普遍较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美学素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要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鉴赏能力,使大学生远离文化垃圾,能够在眼花缭乱的文化交织和冲击中做到不盲目从众,拒绝成为低俗文化的俘虏和受害者.引导大学生增加对优秀、高品位文化产品的消费,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加强引导,塑造崇尚优秀文化的氛围.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大众文化势必对高校产生强大影响.要对大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态势适当加以引导,以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抑制和转化其消极影响,塑造出崇尚优秀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组织和开展格调高雅、内容向上、形式时尚、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大学生吸引到对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鉴赏、学习、研究中来.

(三)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美育.美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美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挖掘专业课程的美育潜力.正如蔡元培所指出的那样: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揭示课程内容所蕴含的审美属性、审美价值,并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美感.这样,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就能感受到艺术美、社会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就能感受到科学美、技术美,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提高大学生对大众文化作品的鉴别力.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兴起和流行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大众文化现象,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揭示其消极的一面.对于大众文化中的优秀作品,要及时向学生推荐;对于那些不健康或媚俗的作品,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能够免受其害并逐步提高鉴别力.

(五)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要在高校内创建“绿色”网络生态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园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和垃圾网络文化的影响.(责任编辑:帅慧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