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培训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634 浏览:69829

摘 要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怎么写作行业为主的群体.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职业教育活动.

关 键 词 :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41-01

一、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研究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研究

黄瑞玲等认为农民工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意愿较强烈,提高收入是吸引农民工接受技术培训的首选动因.杨晓军对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发现农民工期望参加的培训主要是以低技能培训为主,注重培训实用性,期望政府和社会在培训方面提供帮助.郭鲜红认为培训费用、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农民工对参加培训后的就业和收入预期、培训技术的难易程度等都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供给模式研究

笔者将对农民工培训供给的研究分为大致三类:(1)政府供给.我国各级政府开展的农民工培训计划主要有下列几个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全国贫困农民培训转移雨露计划.(2)职业院校或其他培训组织.唐文君认为职业院校举办的农民工培训有三种模式:一是富平模式,经济学家茅于轼和汤敏博士等人创办的非营利性质的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二是民工学校模式,寓学习、工作、生活于一体;三是送教上门模式,培训采取送教上门方式.(3)企业供给.钱德洲等认为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农民工培训认识问题

范仲文认为农民工培训工程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宣传不足,培训政策的实惠不被农民了解;一些地方政府作为培训责任主体地位认识不明确.

(二)供需失衡问题

杨锦秀等认为目前我国培训体系供需失衡主要表现在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方式的错位,以及后续培训的不足.王书军等认为由于农民工资金不足、用人单位积极性不高致使未形成有效需求是制约农民工培训市场发育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政府以“劳务劵”方式对农民工进行补贴.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问题研究

孙正林等认为培训机构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培训内容、方式与农民工需求严重脱节.崔铭香认为我国农民工培训内容落后于市场需求,缺乏相应的文化思想培训.

(四)培训投入不足问题

阚长侠等认为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现状导致政府对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经费紧缺,办学条件差,以及现有的培训流于形式,造成资源浪费.

(五)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针对现有模式的问题构思了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1)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模式.吴蔚等建议以高职学院为主体,构建供需平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优势.(2)输入地培训模式.耿金龙等构思了输入地培训模式,第一是政府角色及功能转变为负责财政投入与监督,由输出地模式转变为输入地模式;第二是培训承载机构是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联合体.

三、我国农民工职业研究简评及展望

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现有研究中,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问题: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训需求和培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对现有的政府主导型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投入机制、培训与就业的实证分析、农民工培训的配套怎么写作体系三个方面的研究.二是忽视了农民工群体内部间的差异性,对策大多比较空泛.2010年,国家正式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 的概念,将第二代农民工纳入规划体系.第一代农民工面临年龄老化不适应职业培训的现状,第二代农民工即将成为我国农民工培训新的潮流,笔者认为第二代农民工差异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