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40 浏览:19469

1.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关系的文献有:Ge&Mcvay(2005)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会计资源缺乏引起的,并且企业组织结构越复杂,内部控制缺陷越多;Bryan & Lilien(2005)发现:公司规模越小,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业绩也越差,Doyleetal.(2007)同样发现,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企业或者经过重整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系的文献有:Shleifer and Vishny (1986)与La Porta and Shleifer(2002)的研究都发现: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控股股东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攫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缺乏外部监管机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减少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2)国内研究动态

近几年,国内关于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研究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相关文献较多.吴益兵等(2009)的研究成果表明:公司资本集中度、股权性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等股权结构的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水平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股权过于集中将弱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张先治、戴文涛(2010)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他发现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更低,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呈负相关的关系.周云风(2011)的研究表明,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大股东往往通过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掏空公司利益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低下.杜海霞(2012)的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自愿披露正相关,说明股权制衡度越强,越有利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朱海和闫贤贤(2010)以2004-2008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独立董事人数较少一些,而出问题的公司,往往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董事会以及两职兼任现象比较普遍.

2.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近几年,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Jensen和Meckling (1976)从现代金融与财务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负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一定的债务融资能有效抑制企业经理人追求个人价值目标,从而为企业减少写作技巧成本问题并起到提高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目的.Healy(1985)、DeAngelo (1986)、Jones(1986)提出用于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模型,其中Jones模型随后被学者们多次扩展,形成了修正的Jones模型Jones界面模型、前瞻性Jones模型等.Jeffrey Doyle , Weili Ge & Sarah McVay (2007)以2002年至2005年的779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然后构建了内部控制缺陷指数,结果发现:那些公司规模更小、更晚成立、财务状况更差、企业组织结构更复杂、成长更迅速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方面更容易存在问题.

(2)国内研究动态

通过对2008 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陈丽蓉、周曙光(2008)从内部控制效率的三个方面验证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李柏(2011)以每股收益作为企业绩效的替代变量、梁松(2010)以总资产收益率为替代变量分别研究了内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林钟高等(2007)将EVA和托宾Q作为代表企业财务绩效和价值,对旅游类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刘星(2010)和李瑾瑾(2011)认为,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即企业绩效越好的公司,其内部控制披露程度越高,同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其企业绩效越好.

3.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第一,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有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较早的理论研究是《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其作者Berle和Means (1932)在此书中指出,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股权越分散,公司业绩可能越差.Shleifer和Vishny(1986)通过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经营绩效要好于股权分散型的公司.Kapopoulos 和 Panayotis(2007)以希腊 175 家上市公司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另外,也有学者得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即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Leech和Leahy (1991)以英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会对企业的利润率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提高.有的学者得这样的结论:股权结构域企业绩效存在内生性,不存在相关关系.第二,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股权制衡是主要以第一大股东至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比上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即形成数个大股东控制公司的结构,大多数研究结论认为大股东之间可以通过股权制衡起到监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从而提高企业绩效.Pagano和Rod(1998)研究指出,多个大股东的存在使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在公司中的掠夺行为.Pajuste和Maury(2005)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度越高,企业价值就越大.

(2)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主要有:第一,关于股权性质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主要有:许小年和王燕(1997)采用沪深两市300余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周业安(1999)拓宽了股权性质的内涵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他认为A股、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B股与H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张传洲(2006)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由于流通股股东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现象,提高流通股会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第二,关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文献主要有:孙永样、黄祖辉(1999)两人以 503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白重恩等(2005)在考察公司治理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时,同样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徐莉萍等(2006)选取了4845个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法分析并计算综合绩效指标 ,实证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为谢芳(2011)通过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中小上市公司的绩效.(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