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桌文化”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50 浏览:68922

摘 要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课桌文化”也不例外.从60后的“语录”到90后的“”,每个阶段的课桌文化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课桌文化”犹如一面镜子,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也不是一般的小节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内心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深层价值观取向.笔者尝试对该领域的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课桌文化的实质与特性、缘起和发展因素以及课桌文化的引导机制,试图给读者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关 键 词 :人类学;校园文化;课桌文化;道德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as,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它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立.对于许多人类学家来说,文化是隐含在人类创造的事物背后的含义,是一个共享并相互协调的意义系统.他们坚信,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存在,就有意义,同时,他们坚持不同文化在价值上的平等地位,尊重他者与异邦.然而,课桌文化现象的出现,很多研究学者多以“边缘文化、异质文化或垃圾文化”进行道德性评判,忽视了文化背后的深层价值研究,卢克拉斯特(美)在《人类学的邀请》一书中也有所强调:“每个人都因为他自己视野的局限而看到有限的世界,所以,若不能相对地看待他人的文化,就很难理解这个文化;若不能理解实践这个文化的人也是人,就很难理解人之为人.”所以,我们对课桌文化的研究也应该持包容、理解的态度.

一、课桌文化的实质与特性研究

课桌文化,也有学者称之为“课桌文学”,刘易国认为,课桌文学是在大学教室或图书馆的课桌上由大学生即席创作反映其自身较短时间内的思绪和欲念并以一定文学形式表达出来的产物.杨波,王建武认为,课桌文化是指学生出于一定的动机或无意识地在教室、图书馆的课桌上即兴创作的反映其自身情绪和欲念并以文字、符号、图画、雕刻等形式表达出来的遗留物的总称.”笔者综合研究者的定义,认为课桌文化是大学生在高校的课桌椅上即席、即兴创作的反映一定时代特征和笔者特定时期身心状态的图文信息,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应具有如下特征:(1)内容丰富、语言诙谐、篇幅短小、形式多样;(2)匿名性;(3)区域性;(4)非动机性.

二、课桌文化的缘起和发展因素研究

对于课桌文化的缘起研究,邓演平认为,有据可查的“课桌文化”,最早大概算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一个名词――“座右铭”:古人将自己的志向刻在书桌的右边,以此时时激励自己.1924年秋,清朝遗老遗少们被冯玉祥的国民军逐出紫禁城后,有人在养心殿等处的几桌上、抽斗内发现了溥仪用铅笔写的白话诗.但多数研究者还是认为,课桌文化缘起于鲁迅先生为了勉励自己早起读书、勤奋学习而在课桌上刻的“早”字开始,此举动虽小,却因其行为的激励含义和名人效应而被后人广为效仿.调查表明:在大学教室里,只有11.5%的课桌是干净的,大学生中经常在课桌上涂写或刻画者占2.3%,曾有写画行为者占23.7%.课桌文化长期经久不衰,其发展迅速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个体因素:周英洁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态是很复杂的,在心理上存在着与浮躁同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生理上的日益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之间的矛盾.课桌文化是大学生宣泄由学习和情感所产生的抑郁感情的方式,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的心理轨迹”.

社会因素:杨波、王建武认为“大学生是社会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洞察力.加之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反映在文化上,则表现为人们心理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文化市场世俗化,一些格调低下,带有“痞”与“俗”的文化形态在课桌上找到生长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判断及选择.所以课桌文化的滋生便不足为奇”.

学校环境因素:陈秀玲,王涛认为“学校教学及其他体制不足,既是课桌文化的内容,也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逐步增强,在课桌上刻画的内容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


除上述观点外,徐义强在《课桌文化与中国人的行动逻辑》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课桌文化的匿名性特征使课桌文化的主体处于隐蔽状态,由于无明显个人标志,个体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产生责任分散,致使高频率越轨行为不断发生,也是课桌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课桌文化的引导机制研究

多数研究者提到了通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等手段对课桌文化现象进行正确引导,如杨刚等人认为“通过在高校中营造一种优秀文化,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认同高校的核心价值,成为大学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为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主人翁意识、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一旦这样的校园文化形成,那么它所特有的兼容性、开放性、权变性、高能性、创新性就会在兼容并蓄课桌文化的同时,引领课桌文化向有利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和演变.”李立坚提出,提高老师的授课水平也是减少大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的重要一环.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比较独到的观点,如张蒲荣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主张改变教室环境和课桌色彩,倡导使用深色系的课桌,这样显得厚重大气,也可避免更多的课桌文字上台.”

笔者认为,对课桌文化的引导机制研究,不应单纯的从课桌文化现象的本身和课桌文化主体本身存在的潜在问题去研究,还要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试图探索合理、可行的引导措施.如高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所想,为学生解决实际需要的问题;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信息反馈及时有效;要让学生具有发言权,并且能够畅所欲言,谈他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四、课桌文化研究的多元视角

对课桌文化的相关研究,大多数作者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或心理学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其中也不乏有新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呈现.

王劲松在《课桌文化中仿拟运用的审美趋向》中认为,课桌文化是校园大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积聚的乃是一种“民间语言”,其文本充分发挥大学生“民间”群体智慧,将口耳相传的私下的文化诉诸于课桌并以文字的形式积淀传播下来,同时提出了课桌文化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在交际内容上利用仿拟的创新带来了人际环境、交际观念的更新,并由此推动语言特点的变化,从而呈现出独特的语体风格.徐德培,陈波在《大学生“课桌文化”语言特点探究》中分析了课桌文化内容类型、语言风格,并从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兼论了当代大学生的汉语素质问题.霍晶晶,刘兵在《课桌文化中“性别与情感”的调查与分析》对课桌文化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性别与情感”文化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并提出大学课程设置中性科学教育的不可或缺性的观点.韩劢,张积家在《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中,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得出课桌文化所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的11个构成因素,并得出了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课桌文化心理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王培鑫,汤夺先《大学校园课桌文化的人类学解读》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的传播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以及阐释人类学理论等分析课桌文化,认为课桌文化是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宣泄等文化功能,具有大学生群体认同的私密空间等标示意义,必须正确认识并采取其他方式取代这一文化现象.

上述研究者多从不同视角对课桌文化进行了另类阐释,给读者带来了全新感受.笔者虽认为课桌文化损坏了公共财物、违背了社会道德、破坏了大学生的社会公众形象,但是,课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内心的呼声以及学生在心理、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不仅要多加关注,更需要深入反思,单纯的道德性评判课桌文化的好与坏、恶与劣是很难形成对课桌文化的全面客观认识的.呼吁研究者以更全新的视角全方位思索、探讨高校课桌文化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