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应略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13 浏览:70801

【摘 要】我国第六次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人口比重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进一步加大,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显著,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凸显.本文在“六普”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分析,将学术界对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进行梳理,并作出相应文献述评.

【关 键 词 】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应对策略;综述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aging) 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际上通用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

2000年,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为10.9%和 9.7%,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查数据表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2]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农村老年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比重都大于城市.据统计,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按城乡分,2008年我国城市、镇和乡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9.66%、8.77%和9.79%.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3].


这篇论文 {$getarticleurl}

2.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曾毅(1991)认为,城市中由于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引起人口老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则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进展,更对城市年轻人口的补充有一定作用.陈桓(2002)指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不仅仅是年轻男性,许多年轻男性都是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杜鹏、王武林(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即生育、死亡和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与农村的老龄化差异加大.杜鹏(2011)指出,农村青年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老龄问题要高于城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龄问题要比城市地区的老龄问题更加严峻.李本公(2011)农村老龄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人口的过快老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国际社会并没有应对超过1亿人口的农村老年人老龄化问题的经验和理论模型.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制度出现“碎片化”

张翠翠(2010)认为我国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均存在两元分化.养老制度出现碎片化.党俊武(2011)指出,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提前进入重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我国农村出现未富先老的状况,不能承受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虽然农村已经开展新农保和新医疗,但是和城镇相比,农村的保障制度起步晚,制度建设不完全,存在很大问题.徐晓(2012)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与统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户籍的人口的养老保险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制度,难以实现公平与统一.

2.社会养老资源总量不足,出现结构性困难[4]

李辉等(2012)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养老资源的储备,我国社会养老资源的总量严重不足.冯月菊(2011)在甘肃省的一项调查中指出,甘肃省严重缺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困难等问题重重.阎青春(2011)指出应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要,根据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3.养老金增值保值争议不断

郑秉文教授于2010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为1.3万亿人民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及随着物价提升,养老金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养老金缺口.徐晓(2012)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存在着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环境不良、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甚至被一些政府机构非法挪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不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4.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

李辉等(2011)指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很大,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刚刚起步,这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何平(2009)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难点在于“利益难以平衡”,城乡统筹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利益的调整问题,涉及地方财政的责任担当问题和一个省之内各个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

三、学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

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郑功成(2004)倡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确保制度的高效率,稳运作,欠公平的社会保障只能适得其反.张翠翠(2010)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解决老龄化问题.邬沧萍等(2011)指出应与时俱进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时延迟退休年龄

徐晓(2012)认为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基金的增收减支有重要意义.严志钦(2011)提倡延迟退休他认为,此举有利于养老基金的平衡,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年限,并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年份. 3.推行居家养老怎么写作,强化社会化养老怎么写作

王顺东(2007)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其主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养老怎么写作事业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冯月菊(2011)“鼓励居家养老方式,开展老龄研究与监测居家养老还将是我国农村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赵宝华(2011)认为养老应从两点出发:一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关注老年人的物质层面,更应该让老年人有一个安乐晚年.二是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文献述评

笔者对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养老问题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进行梳理后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多定性分析,少定量分析

虽然我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运用了数理模型,但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而使得对人口老龄化下城乡养老困境应对策略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与现象解释的层面上.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理论深度.

2.多宏观层面的规划,缺少应对老龄化的微观层面的计划

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学者们多从宏观层面规划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很少深入社区去研究老年人的确切需要.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居家养老等措施不能适用全国所有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深入调研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3.研究视野不足,制度创新不够

在人口老龄化愈加严峻的背景下,与我国生育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基本上都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我国至今仍采取严格而谨慎的生育控制政策.国家对于计生家庭的养老除了给予少数的计划生育补贴外,并没有为计生家庭的长远养老考虑来制定计生家庭的特殊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将进入老年时期的计划生育夫妇,他们未来的养老问题,是一个艰巨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