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热点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23 浏览:15197

[摘 要]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从高职院校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特质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看,国内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有待深入并与实践对接,尤其是要重视主体文化的研究基础上予以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热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21-04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引领作用获得高职界的广泛认同,促使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先天不足与缺乏文化底蕴,现阶段尚处于不断完善期,造成研究存在先天的真空.再加之学校文化本身的复杂性,需要理论深度的探究,而从已有研究看,研究者大多是实践工作者,更多集中在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局部探讨上,真正深度探讨学校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本文拟就学校文化研究中研究比较多的高职院校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特质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梳理、分析,希望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

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与奉行的精神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他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1]文化对高职院校有着深远意义,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育人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文化兴校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必要选择,文化品牌是树立高职形象特色的重要途径.[2]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质,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职业性特质,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高等性特质,在怎么写作对象的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行业性特质.高职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高等性是基础,职业性是关键,行业性是具体体现.[3]进一步说,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融合性特点,应是职业性与性兼顾,技术性与人文性携手,学术氛围与企业气氛相融的融合性文化.纯学术主义的政治性文化与浮躁的纯功利性企业文化,都偏离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4]

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常面临文化冲突与失调所带来的阻抗效应,对学校文化进行有效干预与管理,是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 [5]当前高职院校文化面临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制度尚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体系自身的“非文化”倾向明显,而且在具体制度中,缺少文化规范的具体内容,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6]

二、高职院校特质文化

特质文化的生成是高职院校文化不断成熟的标志.随着高职内涵建设的深入,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多的文化标志呈现出与普通高校文化标志的异质性,有部分研究者参与了这方面的探讨.

高职院校校本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学校文化,它强调以学校为基础本位的具有特定意义和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一般在基础教育中探讨得比较多,对高职教育探讨得并不多.有研究者提出,经过快速发展期的高职院校,目前有必要在内涵提升过程中,打造特色高职校本文化,培育软性竞争力,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践行“人文立校”思想、打造特色高职校本文化、整合高职校本文化;引入SIS塑造学校个性形象;崇尚大学精神,科学引领高职校本文化的未来走向.[7]

在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文化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现代职业文化的概念,并认为现代职业文化是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其内涵有别于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企业文化,也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事业文化,是把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培养成职业人的沃土,是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业合作、订单培养与半工半读等培养方式和措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与现代职业文化的内涵文化.而且,研究者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解读:校园文化――释放多元文化化育力的职业文化场、育人取向文化――学校文化的行为载体与教师文化――现代职业文化化育力的特色旗帜.[8]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专业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子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有别于学科教育的特点,强调对应于行业、岗位建设相应的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产生自身的专业文化.在校园的内环境中,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还对学校文化起着重要的“强化、深化、活化”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营造与提升上,有学者提出:促进内生是营造专业文化氛围的关键;促成共融是提升专业文化水准的前提;注重合作是拓展专业文化领域的坦途;强化特色是推动专业文化发展的根本.[9]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文化方面,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职教学文化开始呈现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文化特征.有研究者提出,开设所谓高职院校教学文化课程是指高职院校在 “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按照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等活动中包含的文化形态,是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实质内容. [10]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我国学校文化研究一直存在“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两个概念的混用现象,理论研究者偏重使用“学校文化”,而实践研究者侧重使用“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献较多,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多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关性研究;第二类,高职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第三类,探讨以企业文化为首的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这类研究实质上是穿插在第一与第二类研究中的,只不过近期围绕该类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相对成熟,故单独归类.

在多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关性研究方面,当前,研究者从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和谐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职业性与性等多视角探讨高职校园文化.有研究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载体.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内涵、核心构成要素、生成的文化机制与根本是培育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1]有研究者强调,校企结合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从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筛选过滤,发动教师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建好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12]也有研究者关注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指出传统文化既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对构成综合素质缺陷的弥补,又是高等教育对于生源特点的必然要求.[13] 还有研究者用职业性与性审视高职校园文化.职业向度是彰显高职校园文化之个性,向度凸显高职校园文化使命,这两者是高职院校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14] 在高职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者从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高职校园文化具有独有的特征:从文化的传承性来看,历史的、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不够,但开放性、兼容性较强;从文化的规范性来看,高职校园文化不够完善,但与实践贴近,先导性较强;从文化的倡导性来看,高职校园文化没有知名高校的名气与威望,但是它的特色性、丰富性较强.[15]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认识不足造成校园文化主体的局限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单一,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实践环节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且投入不足.[16]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上,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的整体效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阵地.[17]而且,许多研究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特别是一些研究者引入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个案,这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在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方面,目前以探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的研究居多,但也有部分研究开始涉及行业文化、区域文化与社区文化等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对接,研究不断丰富、深入.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对接上,研究者从高职人才培养、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视角阐述企业文化融入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从文化视角探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渗透的可行性、实践策略,企业文化对接高职校园文化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在行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上,有研究者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高校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运用,更应注重高职教育自身特质的培养,而这种特质形成的培养基础来源之一,应该着眼在行业文化的层面上的酝酿,导入包含企业文化的行业元素,根植于行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18]在区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上,有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多维系统工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行业文化融合,归根结底是与区域文化的对接和交融.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成功对接和交融可以给高职院校的学生营造具有实践意义的文化缓冲带,减缓他们产生“文化休克”的强度和时间长度.[19]大学文化、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指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大学文化为主导,以企业文化为手段,以社区文化为关键,学校、企业与社区三者有机结合,“大学人”“企业人”与“社区人”三者相互认同,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育人的作用和效益,努力开创和谐育人环境.[20]

四、高职院校组织文化

至今对学校文化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研究者习惯从广义和狭义上加以阐释.广义上,一般涵盖学校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狭义上,更多理解为组织成员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学界在学校文化研究中更偏重于组织文化,这在高职教育中也开始得到重视.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当前的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文化系统,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普通学校组织文化的特质,追求同事共享权力模式.同事共享权力模式的本质决定组织环境和领导管理过程中价值观和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为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的营造、教学管理层次的形成、教职员工创造性的实现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提供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21]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使得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带有越来越多的类企业文化特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组织架构、用人模式等方面强化了其科层管理,既显示了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有其多样化的一面,同时也说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会受到企业组织文化的较多影响,并在其组织内部形成类企业文化.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组织序列上属于高等学校,学术文化较容易在学院内部取得强势地位,类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并不容易.[22]与此同时,已有的高职院校大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都经历了升格、合并与重组,这也使当下的高职院校经历着组织文化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并双方或多方要全面客观分析二者在组织文化上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比较其优缺点,然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办学者不能仅把注意力放在外显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建设上,更应从深层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着手.[23] 总之,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应通过诊断掌握其现状,并不断推进其变革,使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更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更具自身鲜明特色,更好地驱动高职院校怎么写作于我国的全民终身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4]


五、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学校文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命题,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往往把关注的视角集中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机制等硬件建设问题上,忽视软件文化建设问题,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关注不够.已有研究缺乏对高职学校文化的整体研究,在局部研究中,研究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特质文化这些代表高职院校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较少,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较多.而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中,大多受制于“校园”这一特定场域,视角局限,研究内容受制,千篇一律的研究比比皆是,缺乏创新.

(二)研究需要与实践对接

有关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各种观点在高职教育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多视角进行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众多研究侧重于静态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理论与实践,对具体变革情境中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分析较少,而事实上,高职院校正在面临激烈的学校变革,学校文化是这一变革中最深层次的体现,只有动态关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才能更全面、深入地高职院校文化.

(三)需重视学校主体文化的研究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从学校文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探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忽视学校主体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部分研究关注高职院校教师文化、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但并没有将教育要素中的教师、课程、学生文化置于高职院校整体文化视野下进行考察,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有必要重视学校主体文化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芬芳,胡类明. 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 雷久相. 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 邵庆祥.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特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

[4] 潘美意,杨立君.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

[5] 万俊. 转型期高职院校的文化管理策略[J] . 教育与职业,2007(23).

[6] 毕鸣.高职院校制度缺陷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J].职教论坛,2005(12).

[7] 高庆. 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18).

[8] 蒋晓雷,张振华.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文化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9] 林丽萍. 专业文化: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J]. 现代教育科学,2009(4).

[10] 赵东明.基于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教学文化建设[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

[11] 陈涛,崔德明. 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 当代教育论坛,2009(11).

[12] 李仁平.略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企结合问题[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3] 田宏. 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

[14] 梁德友.职业性与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 教育与职业,2007(15).

[15] 张斯为.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 教育与职业,2006

(14).

[16] 彭建胜. 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失及对策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

[17] 邓耀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

8(12).

[18] 夏洁露. 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19] 承建芬. 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对接和交融[J]. 江苏高教,2010(1).

[20] 马奇柯. 大学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1] 魏焕成.高职院校的组织环境及其个性文化精神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7(2).

[22] 邓耀彩.论高职院校的文化定位[J].高教探索,2005(4).

[23] 李曲生.合并高职院校中组织文化构建与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2008(5).

[24] 朱伟峰. 复杂系统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17).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