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民国期刊与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关系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05 浏览:48764

摘 要:“刊物是时代变化的风向标”.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期刊、杂志等媒介是不可忽视的史料,一个时代的变化及时人的思想变化、时尚潮流等都能从当时种类繁多的期刊、杂志中找到端倪.五四运动时期民国期刊对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界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本文试图将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和介绍.

关 键 词 :民国期刊;学生群体;综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2

本文说的学生群体,主要的包括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以及精英学生等,在走出学校、进行社会改造之前,大多都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根据周策纵对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的分析,在“五四运动”开始时,受过某种形式新型教育的人大约已经有1000万之众,和全部人口比起来,这些新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大约有3%,但他们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刊物是时代变化的风向标”.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期刊、杂志等媒介是不可忽视的史料,一个时代的变化及时人的思想变化、时尚潮流等都能从当时种类繁多的期刊、杂志中找到端倪.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期刊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多数都集中在对相关期刊传媒的理念、思想、组成以及文化意义上的研究,本文试图将这一部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和介绍.

首先,是对报刊与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肯定了报刊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报刊不仅传播思想、营造舆论空间,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制造话题、影响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在郑大华的《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中,分析了报刊的发展、内容的变化及其社会重要性,并且认为报刊对思潮形成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就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以及激进主义这三种思潮来看,它们都是以报刊为载体而兴起、演变和发展的”.章清的《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状态》除了分析报刊内容变化外,通过报刊与大学及读书人的互动,分析了读书人在这一报刊思想环境中所确立的角色与多重身份,并强调传播媒介是各阶层对社会问题思考所绕不开的“相似度检测”.钱理群在《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一文中,大量翻阅了五四时期的报纸和期刊,并依此为基础,探讨了五四时期个人意识的觉醒、人们的主体意识以及个体从“类”(或国家、社会、家族、民族)中脱离,逐渐回归自我的觉醒过程.王康的《舆论传播与五四学生运动——以五四时期<京报>为中心》从舆论传播与学生运动相结合的角度,以邵飘萍创办的《京报》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报刊重要的舆论传播作用.相关著作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以及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等涉及的报刊、印刷纸质品的传播等都是思想史研究报刊媒介的重要成果和借鉴.而《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对五四时期的大量期刊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其内容、组成人员、传播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为对期刊及民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其次,以期刊、杂志为依托对学生群体、知识分子的思想、成长以及由于道路选择的不同而最终分裂的相关研究.在民国时期的期刊中,《新青年》、《少年中国》、《新潮》与《学生杂志》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几个,此外涉及学生群体相关内容的也会参考.有关这几个期刊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对其传播思想、信仰理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某种期刊,学者大多从梳理该杂志的创办或基本情况、编者群、社会思想等几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如夏莹的《五四时代的“少年中国”梦想——<少年中国>月刊初探》、刘珊珊的《新知·新民·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杜翠叶的《<新潮>月刊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刘宗灵的《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21——1931)》等.这些文章在内容方面,研究了各期刊编者群对于社会改造方法的探索与主张,其中对青年、学生等进行社会改造都有涉及,并且不同期刊持有不同的观点,如《少年中国》乌托邦式的社会改造思想中认为,以工农互助团建设“少年中国”的理想并付诸实践;《新潮》以北大学生为主体,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建设的意见及主张;而《学生杂志》以中等学生群体为受众读者,从学生生活的日常问题、课程教育方面,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建议进而影响学生的社会行为.此外,对杂志关于学生群体的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大致有两方面,一是从知识精英以引导者、教育者姿态出现,对学生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建议.如,魏建、毕绪龙的《<新青年>与“新青年”》认为,《新青年》创刊初期的关 键 词 是“青春”或“青年”,其针对青年发表了大量的专题文章,对青年的“国民”形象进行了想象和塑造.而杨成龙在《<新青年>所倡导的“新青年派人生观”》中论述了《新青年》对青年的规训,在社会贡献方面为“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社会”,并在日常、个人修养方面对青年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二,学生或青年自主意识的研究.如,赵雪的《从<新潮>看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起步与成长》,研究了北大学生创办的新潮的基本情况、青年知识分子在这其中的成长及学生特点.陆琴在《现象学生形象的方法——以<学生杂志>(1914~1919)为对象》中,集中研究了《学生杂志》所呈现出的对正面学生形象的召唤以及对负面学生形象的排斥;而刘宗灵针对《学生杂志》中的“论说”一栏里刊载的大量的学生习作,在《早期<学生杂志>与自我意识的呈现——以“论说”栏为中心的讨论》一文中分析了学生们通过不断互相重复的言说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心态,同时其《五四前后学生形象的转化——以<学生杂志>为中心的讨论》一文,探讨了五四前后学生角色与自我形象认知的变化.相关著作中,美国历史学者微拉·施瓦支(又名舒衡哲)的著作《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详细地研究了新潮社知识群体的思想和主张,以及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特点,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研究著作;许纪霖等著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一书中,有一个标题为《代际合作:<新青年>知识群体与新潮社》的小章节,探讨了在学院空间中,新潮社和《新青年》知识群体之间的代际合作和公共交往关系;孔祥宇的《现论派与1920年代的中国自由主义》一书中,在“现论派的民众运动观中”研究了现论派对于学生群体运动的观点,在“爱国”与“求学”的选择上以胡适为代表,“要把握时机追求知识”、“劝学生不要走出校园与参与民众运动”.

最后,关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学生群体等走向分裂,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青年们在道路的选择上明显的有了分化,尽管这种理念上的分歧一直潜在.主要的有《新青年》、《少年中国》作者群的分化,在新潮社中也有不同的理想追求,这些上层精英型知识分子在道路和追求上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也会影响到在校学生群体、中等阶层的知识分子等.《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作者群的分化在中国思想界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章清在《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

<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研究了深刻影响思想界变化的《新青年》群体的分化,透过这一群体的走向,分析了1920年代中国思想界及社会的走向,而张化冰的《从<新青年>作者群的分裂看五四时期的思想探索》一文从“谈政治”问题和“问题与主义”之争两个方面研究了《新青年》之所以分化的缘由,并论述了这一分化的历史必然性.类似地,在对《少年中国》群体分裂的研究方面,吴小龙的《“少年中国”的理想追求及其分化——简评少年中国学会》和李永春的《<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都论述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与《新青年》分化一样,其分裂缘由也在于对救国道路和社会建设途径的不同主张.因此,可以说这些精英群体的分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分化,在坚持政治改造道路还是文化改造、是信仰自由主义还是信仰共产主义等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的分歧和选择,这些有助于我们研究当时的学生群体思想的变化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