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95 浏览:67074

摘 要: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中国近代史教学,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进行如下初步探讨.

关 键 词:近代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3--01

一、变动课程结构,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

过去,我们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按照历史线索讲概论,按照教材顺序逐章逐节讲授“按照主要内容集中归纳串讲”的路子,虽然我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已经想了不少办法,力求做到以史引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为今用,但仍然感到讲史还不够紧凑,引论还不够及时,结合还不够紧密,运用不够自如,我们认真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就如何变动中国近代史的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找出了一条“按照问题归类讲专题”的教学改革路子.按照历史线索讲概论,就是在不打乱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按照“一条主线,两个过程,三次,四个方面,五大战争,六大特点,七大条约,八大事件”的基本线索,集相似度检测绍历史全貌,着重弄清内在联系.按照问题归类讲专题,就是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把近代史中国为什么会贫穷落后?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挨打受欺?人民反抗为什么会接连不断?中国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等理论问题.归纳成”吸取落后挨打的教训.立志振兴中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觉悟: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等专题,深入剖析典型事例,着重总结经验教训.实践证明,这样变动课程结构,既照顾体系又突出了重点,整体布局合理,有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我们感到,打破章节界限,选用史料更灵活了;集中使用力量,重点内容更突出了.学生反映,通观全局学概论,内在联系更清楚了;史论结合学专题,联系实际更紧密了.

二、调整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的中国历史教材,关于近代史部分,虽然内容比较详细,但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毕竟是成了过去事情,不能把后来发生的新事情都收进去.我们的教学对象.虽然年纪还轻,但对历史常识也有一些了解,鉴于这种情况,如果教材怎么写,课就怎么讲,势必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也不利于转变学生的思想.为了等决这个矛盾,我们首先深入学生,广泛调查弄清学生在想什么,然后带着学生反映的问题,反复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围绕教学重点,对教材中部分内容作了整合;另一方面又根据当前形势,结合学生实际,充实、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如在讲“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革命带来严重后果时,增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内容;讲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必然失败时,增添了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内容:讲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时,增加了今天我国城乡改革发展迅猛、成就巨大的内容.在讲近代中国贫穷落后挨打受欺时,增加了祖国可爱民族伟大并非从来落后的内容.第二在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时,增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献身革命名留千古的内容.实践证明.增加这些内容,把历史与现实直接联系在一起,正反对比鲜明,经验教训具体,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反映:书上有的,老师少讲我们清楚;老师增讲的,书上没有,我们想听;有古有今,内容充实,印象深刻;有反有正,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性

课程结构的变动,教学内容的调整,为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性,我们对教学方法作出了一些必要的改革,主要是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总体设计的过程中,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联历史与联现实结合.联历史,把基本历史事实交待清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联现实不但要讲清楚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而且必须明确作为个人应该怎么办.例如,“改良”与“改革”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就行不通,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就能成功?这些问题,只要把联历史与联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不难从中悟出道理.

二是分散联与集中联结合.什么地方该联就在什么地方联,要联得顺理成章,恰到好处;凡要集中联的地方,则要掌握分寸,只需交待要点,不必展开;没有必要联的地方就不联,免得平均使用力量影响教学效果.讲专题以集中联为主,围绕中心,重点突破,不但要有广度,而且要有深度,要舍得下工夫用气力,给学生打上深刻烙印.如我们围绕“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中心,既联系近代中国挨打受欺的历史,又联系国际局势更加复杂的现实,还要联系学生自己将来能为祖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二是教师联与学生联相结合.教师联与学生联结合的问题,实际上是理论联系实际中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教师联,主要是交代“联什么”,指示联的方向,搞好联的示范,做到“引而不发”但没有必要把“怎么联”和盘托出.学生联,主要是发展教师联的成果,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语言,而不按照教师联的重新联一遍.教师联与学生联结合,我主要是通过课堂大讨论来实现的.教师联与学生联结合,是教学双方互帮互学、共同长进的好途径,是提升智力、培养能力、检验效果的好形式.学生反映:开展课堂大讨论,让我们登台发言,各抒己见,不但能使我得到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而且能使我们从中受到教益,产生新的飞跃,加速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从而达到人生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