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左传》文学叙事述评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41 浏览:15132

摘 要:《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和开篇,其叙事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都提供了艺术借鉴,影响甚为深远.本文将从叙事方式、叙事手段、叙事视角以及战争描写四个角度对近五年来《左传》文学叙事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逐一探讨.

关 键 词:《左传》叙事方式细节描写虚构叙事视角战争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一般认为,《左传》是为解释孔子修订的鲁国史书《春秋》而作.然而《春秋》在谴词造句中颇含微言大义,记事极其简略,本身并不具有文学性.而《左传》却在简明的叙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复杂的故事情节,其中不乏细节描写和想象虚构,使其不仅仅只是一部纯粹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著作,而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成就上.《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其在叙事上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它以惊人的叙事能力,把200多年间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历史大事,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叙事技巧被后世作家视为典范.刘知几言“盖左氏为文,叙事之最①”.刘熙载亦云:“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②”.由此可见《左传》叙事之精善.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近五年来研究《左传》叙事艺术的著作做一分析、整理和概括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相关看法,以期为《左传》叙事文学方面的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一、叙事方式

《左传》作为编年史,其叙事情节主要是按时间顺序,即按顺序的方式展现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然而,《左传》叙事的精妙之处则体现在各种叙事方式的运用上,章学诚把《左传》叙事分为顺叙、逆叙、类叙、次叙等23种,清代冯李骅称《左传》:“叙事全由自己剪裁”,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暗叙、有预叙、有补叙等共列举了29种叙事手法,虽分类略有繁琐,但可见《左传》叙事手法的多样性.吴美卿、吴晓珊在《<左传>战争描写艺术三谈》中详细地阐释了《左传》中几种常见的叙事方式并举例加以说明.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使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贯通.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这种写法,使读者见其头而极想知其尾.预叙,即开始就暗示战争可能产生的某种结局,使读者关心这一结局是如何形成的.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根据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段进行叙述,使叙写内容更加丰富完整,也让读者可以得知导致一些特殊情况的特殊原因.补叙,是指在叙述完事件的基本情况后,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侧叙,即侧面叙述,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或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何昆对《左传》这种叙事方式产生的原因和作用都进行了探讨,在《<左传>叙事方式形成的原因》一文中把《左传》叙事方式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三点:第一,受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时间观念的影响;第二,受《春秋》编年体例的直接影响;第三,受史官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左传>叙事方式的作用》中将其作用也归纳为三点:第一,避免叙事时间单一、深化事件主旨;第二,促进史传文学心理描写的发展;第三,使阅读者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和审美感受.

在《左传》诸多叙事方式中,以预叙为主要特色,对于预叙的研究也比较充分.王有景的《论<左传>预言叙事艺术》对于这种叙事方式作出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概括,他把预叙分为人事预言与诬梦预言.人事预言是有根有据、相对科学的,它是士人用自己的思考、判断加以合理的经验推理对客观现实所作的分析和推测.另一类是诬梦预言.所谓“诬”,就是关于卜筮、灾祥的记录.凡《左传》中出现的占卜绝大多数都是应验了的,这就为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充满玄机,增添了历史故事的神秘感和新奇色彩,但为此也受到不少非议,如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③但这仅仅就是一种迷信活动吗?我想作者更多的是想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道德观念.

通观这些预言,几乎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左传》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预言便是伏笔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使得情节生动完整,前后照应.同时,作者为避免直接生硬的评判,便借用第三人之口说出预言,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教化作用.作者所崇尚的德信礼义等道德观念,以及由此归结出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原则统帅和构架着整个预叙结构.众多的预言例子从对神人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阐释了维系社会存在的“礼”,成为《左传》叙事中的一大特色和闪光点.

二、叙事手段

叙事手段的突出表现是细节与虚构.大量的细节描写贯穿着《左传》的始终,有的举重若轻,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事情成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展现人物性格;有的刻画人物容貌、表现人物心理;有的展示人物所处环境、事件发生背景;有的还附加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物的评点.因此在《左传》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春秋时期各国重大战争事件,而且可以感受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画.韩红芹《论<左传>战争篇章的细节描写》中按照作用将细节描写分为两类,基本可以概括出《左传》中细节描写的风貌.首先,细节描写在战争叙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节描写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往往暗示着战争胜败的原因;细节烘托大战气氛对战争形势的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战争细节描写表现战争的艰苦和双方的军心和战斗力.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戏剧性,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细节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左传》在叙事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其描查重复率段多种多样,而细节描写则成为烘托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左传》叙写时间跨度大,其人物再现的频率往往极低,很少有反复出现的可能,书中往往抓住历史人物活动的瞬间,以生动的细节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形象,即“随举一事而为之传”④.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活饱满,跃然纸上.《左传》的细节描写是其成为史传文学的重要原因,这种艺术手法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细节描写艺术为后代文人学士所继承和发展,后来的史传文学家、小说家乃至于散文家都从中汲取营养,其文学史意义不言而喻.

《左传》叙事的另一特征是虚构.《左传》对《春秋》所记事件的详细经过及细节进行复原,毫无疑问是具有敷衍和虚构成分的.如果仔细比勘《左传》、《国语》,以及马王堆出土之《春秋事语》与《史记》等书,发现同一件事件的细节,同一人在同一场景的说话,常常有部分差异.这说明,《左传》具有基本的事实真实性,而细节方面,却不一定是真实的.付冬生《浅析<左传>中的虚构因素》把《左传》中的虚构因素具体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记录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梦”等神话迷信活动.二是记录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室之谋和床第之私等不为人知的秘密.三是记录了“传闻异辞”,即广泛的口耳相传.《左传》把原本简洁明了的《春秋》铺衍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完整的故事,没有兼收并蓄,没有想象和虚构,恐难有今天的面貌,想象和虚构也就成为了《左传》叙事生动性的重要保证.

三、叙事视角

叙述者在进行文本创作时,不可能把客观世界完完全全复制到文本之中,他需要有一个切入点,以某种眼光来、过滤社会生活,将他个人对客观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切入点,过滤的眼光,就称之为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左传》重要的叙事技巧和策略之一.朱冬《<左传>叙事角度研究》按照叙事学理论,将《左传》的叙事视角概括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客观叙述,间或有限知视角的影子.

由于在第三人称叙事中作者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这使得他可以自由地穿梭遨游于时空,走进任何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更加深入地探寻人们行为得失成败的原因,拥有比第一人称更大的叙述空间.在作者、故事和读者的关系上,作者采取了将自己隐蔽起来,让故事按照生活实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客观叙述.叙述者只是一般地概述、介绍、揭示一个故事,不对事件人物作出主观评价、议论,叙述者隐身于文本当中,尽量让事件以其本身的状态呈现出来,努力为我们再现一个真实的过去.《左传》的客观叙事是“史书”这一特殊文体对于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史家的基本职责,如果一部史书的出发点是不顾史实的虚构,这部史书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谓全知叙事是指叙事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作者要写出二百五十余年间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事,视野相当大.作者不仅要多方收集材料,尽可能全面地载录历史,而且要探究其成败兴亡的来龙去脉,因果原委,不采取全知叙事是难以说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复杂情况、发展变化和因果关系的.刘春雪《<左传>中的“君子曰”与叙述人的观点》将《左传》的全知视角作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体现在以下几点:(1)是对任何人或事情的事无具细的了解.(2)对有些看来别人根本都不可能知晓的事或人的内心的解剖.(3)观察角度可以随意调动,根据叙事需要随时调整叙事角度,具有叙事的权威性,让读者相信其叙述的可信.

“所谓限知叙事是指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说.”《左传》总体上的全知并不排除局部的限知,作者间或借故事中人物之口、人物之眼来观察事物,表现动态,推动情节进展,这时作者的视野和故事中人物的视野是完全重合的.限知视角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文本的真实性,使得叙述委婉曲折,趋于精致化.


四、战争描写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战争描写上.朱自清说:“战争是个复杂的程序,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这差不多全靠忙里有闲,透着优游不迫神儿才成.这却正是《左传》著者所擅长的.”⑤《左传》记录大小军事行动三百八十余起,其战争描写通常被视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集中体现了《左传》的文学成就.其战争描写涉及的技巧颇多,有些在上文中已经详细提及,如多种叙事方式的运用,细节描写和虚构等,因战争描写是《左传》叙事中的一部分,所以其运用的手法与上文中的叙事手段多有重合,以下仅对其战争描写中的特色部分做一说明.

贺陶乐、王春乐《<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对《左传》战争描写的总体特色作出的分析,还是比较全面和具体的,它把战争描写的特色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高瞻远瞩、洞察全般的总体把握.《左传》对战争常有一个高瞻远瞩、洞察全般的总体把握.尤其是对那些复杂而巨大的争霸战争,作者总要把它放到整个大的历史背景中,详细地写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参战时的心态和战争所用的战略战术等,从而使我们由某一战争个例,就看到一段广阔复杂的历史总貌,总结出重要的历史经验.二是异彩纷呈、出神入化的细节摹写.上文已提及,这里不作详细说明.三是灵巧多样的叙写结构,即多种叙事方式的运用,上文已作详细分析,这里不再重复说明.四是因事见人、因人设(安排)事、自觉层面的写人.《左传》不仅非常注意在叙事中用细节刻画人物性格,还常为写人而叙事.也就是说所写的有些事并非依据记事的需要,而是根据写人的需要,为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人物性格.《左传》有些战争篇章的写人已上升到一个“自觉”层面:它一般情况是“因事见人”,有时还是“因人设(安排)事”.

汪允,马宇《多方千秋功就——<左传>战争描写之我见》从重视智谋与战术、重视礼义等方面论述了《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首先,极力突出了人们的理性思索,对战争胜负的总结,对战局的把握和浓厚的战略战术意识.其次,崇尚礼义,把“礼”作为行为准则.正因战争是一个综合体,《左传》从战争的预言、指挥、计谋显示了其真实性和多变性;写战争中的人物、礼义增加了其多样性与丰富性,所以《左传》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才如此成功.

可以说,《左传》是一部反映春秋时代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纪实体的传记,其叙述事件之完整,描写之生动形象,人物性格之鲜明而具个性,情节之富于戏剧性,无不体现出成熟的叙事笔法.它高超的叙事艺术,渗透到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和史学的无数作品中,为后代的许多文人视同典范.因此,今天我们对这部著作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很有意义的.

注释

①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书店,1989.

②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③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9.

④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249页.

⑤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