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审美的娱乐化与审丑趋势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1 浏览:19140

摘 要:后现代主义发动了一场使审美活动蜕变为一种粗糙的、平民式的、日常性的群体文化消费行为的革命,这场革命使审美活动无限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使其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但与此同时,审美活动也出现了娱乐化趋势,以及伴随而来的审丑意识的出现,这种世俗文化使人们在丧失想象力与自主性的情况下被改造成了消费主义和享乐功利主义的俘虏.

关 键 词:审美大众化;审美娱乐化;审丑意识

一、审美零距离——审美娱乐化的最初出场

在漫长的美学史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民间艺术径渭分明:在古典主义时代,高雅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只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在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所做的种种先锋尝试行为更是带有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隐含着一种文化的权威.随着资本逻辑和商品意识一步步地向文化渗透,消解一切的后现代主义无法容忍这种贵族式的精英路线,它把文化的多元化吸纳、非个性化表达、反艺术的新奇、消解传统的自由、反规训的冲动、形式化的狂欢等,与大众文化的多元拼贴、视觉的新奇、的自由、渴望冲破传统的冲动、调侃权威的狂欢等特征相结合,这种革新打破了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隔阂,填平了雅俗文化之间的鸿沟,模糊了纯艺术与大众艺术之间的界限,使审美活动从高雅的、贵族式的、先锋性的个体垄断活动蜕变为一种粗糙的、平民式的、日常性的群体文化消费行为.

这场具有全球文化意义上的革命使得举凡稍具视觉感知能力的芸芸大众都能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而无须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等的限制,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了审美主体的范围,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在这种消解了精神的理想性和崇高性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大众审美不再追求历史意义和文化深度,而是极力寻求能够直接体现当下满足的活动,大量通俗浅白、娱乐性的视觉符号强烈冲击使得审美大众的鉴赏由“凝神专注”转为“消遣性接受”.在日常生活的直接享受活动中,文化正在被不断消解,娱乐化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力量的支配性话语.

娱乐和审美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心理结构运动方向的不同,前者使人获得快感而不需要心理上的努力,后者则需要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锻炼.娱乐使我们的舒适和愉快的直接感官兴奋起来时,并不要求精神的努力;好艺术则不会唤醒这种直接的感觉,而是像布莱克所说的,通过‘唤起行为的能力’来扩展我们兴奋和舒适的感觉[1].通俗一点说,欣赏好的艺术的过程像是在爬坡,相应的娱乐则更像是在下坡;审美是一个精神愉悦并上升的过程,而娱乐则是顺着感官的冲动往下滑的过程.在没有有力的价值诉求作为支撑的时候,人更倾向于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任其感官堕落.在表面上的全面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却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发展到极致,终将走向审美的反面,以对万事万物的麻木不仁而告终.

二、审美娱乐化——审丑意识的路径依赖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社会对于娱乐休闲的需求显著增强.民众逐渐远离精英文化而转向获取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信息,在消费这些娱乐产品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宣泄和情感的释放.康德曾经把人的愉快归纳为两类:一是经由感官或者鉴赏获得的“感性的愉快”,二是通过概念或者理念表现出来的“智性的愉快”.目前的娱乐节目多注重文化消费层面上的游戏、娱乐、炫耀和欢愉,旨在逃避现实生活和世俗人间,而作为审美层次上的“智性的愉快”却往往被忽略,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走向了传统审美的对立面.

随着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落,精英文化的边缘化,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娱乐文化也开始向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移植.在这种宏观语境下,“娱乐”和“游戏”成为娱乐流行的标识,它们解构意义,疏离权威,颠覆传统,为处在生存压力下的大众允诺了一种心灵的‘解放’,虚构了一个缓解压力、排遣痛苦的欢乐世界[2].人们追求彻底解放,当的释放代替了情感的表达时,就会出现空虚、孤独、烦恼等价值虚无感.而这些情感通过和谐、精致、典雅的审美对象是无法释放的,必须把令人恐惧的、的对象,以及非和谐的、粗糙的、简陋的、怪异的对象纳入审美活动才足以宣泄自己的,于是审丑文化应运而生,可见,娱乐文化泛滥的土壤为大众“娱乐审丑”趋势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温床,为大众主动寻求审丑提供了特定的语境.

丑是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生活中既然有丑,我们在娱乐时就不能拒绝丑恶,不能没有审丑.但我们在审丑时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能把示丑、露丑、窥丑当做一种嗜好,要建立正确的审丑观.对大众娱乐时寻求感官刺激、追求低俗嗜丑的现象,应该进行必要和迫切的审美导向,以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确的审丑,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否定的形式及反向的思维去审视当代大众文化的负效应、负作用和负面价值,人们也会在“审丑”所产生的否定性力量中认识现实,反观自身,实现主体的自我超越,进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因此,要使娱乐审丑化避免过度世俗化所引发的低俗化趋势,因此在审丑中选择“娱乐至上”的纯粹娱乐价值还是选择寓教于娱乐之中的价值,就娱乐节目为例,从根本上说,娱乐节目的教育功能是那种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观念、精神品格的人生境界的力量,是那种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激励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素质,从而实现改造世界重铸自我的功能[3].因此,寓教于乐的形式最符合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审美观颠倒——审丑趋势的最终旨归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作出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种观点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因此,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就成了追逐目标,而媒体似乎首当其冲.奉行“注意力经济”这一媒体潜规则一旦被无限放大,就会畸形成长,产出越来越多的“病态”话题与“丑态”人物.这种世俗文化形式借助于广告媒体的宣传与渲染,铺天盖地地将人们的各种感官都严实地填充起来,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反思和超越的空间与机会,使人们在丧失想象力与自主性的情况下被改造成了消费主义和享乐功利主义的俘虏[4].

中国著名画家、美学家范增先生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先锋派开始,整个世界的欣赏导向由“审美”转向了“审丑”.用粗鄙的风格解构了人们心目中的“美”的概念,冲击着受众的视觉乃至各种感官.但作为一种艺术尝试,它们成功地让“丑”的东西史无前例地登堂入室,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后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焦虑.这种精英化的审丑不能不说是艺术本身演进的一种方式.

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审美情趣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似乎本不是一件错事.如果说曾经作为艺术的“丑”仍旧具有批判现实的力量,那么如今作为哗众取宠的符号,“丑”已经渐渐失去了省世的功用,成为商品化大潮中的一颗棋子,暴露了现代人的一种精神真空和价值虚无.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颠覆也将越来越猛,这势必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主流价值观萎缩,以审视丑恶为美,以消解崇高为荣的浊浪会排空而来,防不胜防.对主流价值观造成不当冲击甚至颠覆,其影响是恶劣的,其后果是严重的.对此我们应该做到: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我国现有的新闻政策法规,从法律上、政策上引导媒体,使之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完美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需要组织一支主要由专家、学者组成引导日常审美的导向,使整个社会氛围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审美和审丑.

四、结语

美与丑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是肯定性的价值,丑是否定性价值.艺术家把现实中的丑能动地转化为艺术美,使丑具有了审美价值.而在当今时代,这种情况出现了根本的转换.传统审美观念是从二元对立模式出发,着重从肯定性的主题去考察审美活动,这意味着它必然是以审美价值、以美为中心.在网络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有些丑陋的、粗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使丑能够堂皇地进入传统美学殿堂[5].传统的审美教化功能不复存在,传统美学失去了理性主义保护,最终导致传统审美观的动摇和新审美观的应运而生,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彻底转变.因此我们仍要严肃对待“寓教于乐”的古训.文化仍要承担沉重的社会使命,生产它的一方要赋之以哲理,消费它的一方也必须懂得它的微言大义.人们从网络这种传媒寻求心灵的慰藉,传统艺术所承担的沉重的社会使命感又大为减弱.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引导产生需要,在审美的生活化和物化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审美的困境和迷失,这无疑是十分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