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自由撰稿人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94 浏览:16734

虽然郑州这地方的文化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地位,但也有例外,比如,豫剧.再比如,专为文化生活类报刊写稿儿的自由撰稿人.

自由撰稿人这种以卖文为生的行当,不是郑州首创,更非郑州所独有,我之所以企图以郑州的自由撰稿人为对象来剖析这一文化现象,是因为郑州操此业者之多之杂是别的城市所不能比的,就说我的邻居小二子他们两口子吧,原先是开杂货铺的,店面被当成违章建筑拆除后,摇身一变成了自由撰稿人,男的专写“人间真情”“大案要案”,女的专写“心语低诉”“人生感悟”,就连他们9岁的儿子也天天晚上撅着屁股把自己的作文抄得工工整整地往晚报寄.

我也说不明白郑州到底有多少自由撰稿人,这么着吧,您要真有这份好奇心而且腰里又有几个闲钱,您不妨试试我这个主意:先在郑州找一家稍体面点儿的饭馆包上三五十桌,然后满大街贴“免费请自由撰稿人吃饭”的告示,要是不爆满,我按“1+1”赔您这份钱,就这还不算那些没得着信儿的和因故不能前来的.

“工匠”多了,“产品”自然也就多.去年秋天,我去参观全国期刊展,在展厅里转了一圈儿我就莫明其妙地觉得这次展览似乎是专为郑州办的:几乎每一本杂志的封二封三或封底都刊有郑州某某江湖医院的广告,内文里都发有一位或数位郑州的自由撰稿人的作品——那一刻我还真为他们平生出许多骄傲,要是郑州的自由撰稿人着一块儿罢工什么的,中国的报刊虽然不会开天窗,但不同程度的稿荒却是一定的.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里也有不少知名品牌.您是不是曾经被某篇文章撩拨得泪流满面,或撮弄得拍桌子骂娘?三回中至少有一回是他们干的.名牌自由撰稿人是各地报刊竞相拉稿的对象,除了美人计不常用外,其组稿手段也算得上挖空心思了.于是我就觉得,他们之于文化生活类报刊,一如邓亚萍之于乒乓球常香玉之于戏剧——如果非要比喻的话.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和郑州的政府官员商界大腕小商小贩小姐小偷小摸一样,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他们在来郑州之前或做自由撰稿人之前,干过五花八门的一眼能够望穿前程的职业:小官小吏,中学教师,企业文秘,行业内部报刊的编辑记者,也有抡大锤修水管烧锅炉的出力人.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大都做过文学梦,曾有诗歌小说散文若干散见于文学刊物.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经历的缘故,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同领着国家的俸禄坐着政府发的太师椅的专业文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后者对前者不屑一顾,前者对后者亦少敬仰之情——用郑州的自由撰稿人某某的话说:“咱在三流窑子里混营生,没必要涎着脸巴结赛.”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开张之初大都不自信,有的先找一家传媒打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栖身处,也要想法儿挂靠谁——就像郑州的私企曾经热衷于“红帽子”一样.所以,您见到谁的名片上印着“XX杂志社特约记者”“XX都市报特邀撰稿人”的头衔,大体便可推断这位仁兄或贤弟尚处“试运营”阶段;所以,您在某传媒机构的头儿酒酣耳热之际跟他说起某某自由撰稿人时,他十有会说:“他呀,他刚来郑州时等”言外之意,如果没有我这位伯乐,他至少还得在黑暗里摸索更长的时间.当然,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在混出一番气象后就免俗了,名片上除了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就是“自由撰稿人”这块招牌,绝少装神弄鬼,颇有天下谁人不识我的自负.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凡能写出来些名堂的,一般都很刻苦很敬业.我认识一位老兄,家里订有七八十种地方性晚报早报都市报,还在很多地方安有“眼线”,一旦获得某个有价值的线索,哪怕时间是深夜,哪怕地点是“几不通”的穷乡僻壤,他也要想办法于当夜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还有一位老兄,有天下午5点多钟时我在路上碰见行色匆匆的他,说是去采访.第二天上午9点多钟我又在邮局门口碰见他,问起昨天的采访,他揉着血丝密布的眼睛说,6000多字的稿儿已写成印好寄往全国各地了.而一位自由撰稿人的老婆的话则说出了郑州的自由撰稿人整体的精神气儿:“我那老公啊,他要是一天不写字儿或两天收不到稿费单,痛苦得就跟虚度了10年光阴似的.”啧啧!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几乎都遵循一稿多投的原则,而且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一稿多投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受到教育得到鼓舞.”——使命感毕露;“《著作权法》没有反对一稿多投的条款呀!”——一脸无辜,颇似良民;“全国这么多报刊,山东的进不了山西,河南的打不进湖北,哪里会有重叠?”——一副机会主义者的嘴脸;“哎呀,对不起对不起,这事都怨我都怨我等”——痛心疾首追悔莫及之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我采访时花了多少多少工夫等我家里,老婆下岗,孩子上学等”——满脸苦相,让责问者立马追悔自己的不厚道等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也有查重新闻的:把自己的初恋写成8个大相径庭的版本者有之,拿着自己老婆和孩子的照片说是“被拐卖的母子团聚了”者有之,私刻“中国某某报驻郑州记者站新闻审稿专用章”者有之等不一而足,但“水平”普遍不高——最近几年,震动全国的检测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可有哪一条是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干的?这就像河南人所有的查重活动一样,折腾来折腾去,也弄不出“朔州检测酒案”或“花都机”的动静来.

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大多热衷于交际,信奉“朋友是第一生产力”,外地的编辑来郑州组稿,总能一天三顿喝得晕晕乎乎的,除了包吃包玩,如果是男编辑,还会有人帮着拉皮条;如果是女编辑,有以身相许者也不足为奇.郑州的自由撰稿人之间结成的小圈子也经常聚会,夸夸谁骂骂谁,反正不能闲着.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郑州都不是一座时尚感强节奏快的城市,但她却因这群自由撰稿人的存在和活跃而成为文化快餐的生产基地之一.

这,既偶然又必然.

首先得说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如果不是小平同志一再号召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脱离组织”的个性化生存成为可能,如果今天的中国依旧在“两报一刊”一统河山的思想窘境里徘徊,如果文化一如既往地自作多情孤芳自赏地躺在塔里扭扭捏捏地不愿意和商品化世俗化交媾等恐怕谁也想不到自由撰稿人能铺摆成现在的场面.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撰稿人的写作无须听命于政治,却摆脱不了“经济”的摆布,他们的写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遵命写作——这一点,在郑州的自由撰稿人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其次,自由撰稿人这种职业还真是落魄文人的最佳归宿之一.“读书入仕”的传统在中国根深蒂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得意者必有失意者.古时有“读书不成三大害,讼师庸医算命仙儿”,现在读书不成可没这么便宜了:想当律师得参加全国统考拿到证儿才能执业;庸医更没有活路;算命仙儿属封建迷信,在政府取缔之列.想干别的就更难了.那就做自由撰稿人吧,这简直是为落魄文人天创地设的好营生:一、不需要太大的学问,能认千把字儿会背几十首唐诗宋词足矣;二、不需要太多的本钱,一台低配置的电脑、一根网线外加一本新华字典足矣;三、经营风险几乎为零,稿儿写出来了人家不发,顶多就是搭进去几天工夫和几毛钱的邮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连浪费邮票的风险也彻底消解了;四、体面等这些都很迎合河南人热衷的“以小博大”的心理.

郑州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也对自由撰稿人形成气候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郑州是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天南地北的报刊编辑外出组稿常在郑州中转,使郑州的自由撰稿人更易得风气之先;再比如,河南是全国出了名的“新闻资源大省”,“资源优势”很容易转化为“生产优势”,郑州的自由撰稿人多,和山西的挖煤工多内蒙古的牧马人多是一样的理儿.当然,郑州的自由撰稿人也得到了应该的不应该的回报,混得好的也能置房写车,混得一般的也能让一家几口仅靠这就活得滋滋润润的,就是没有饿死的——混不下去的早改行了.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提前进入小康行列,还是颇具积极意义的——至少是传达了“知识并没有贬值”的理念.

│作者单位:《流行歌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