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学的生死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01 浏览:130204

王蒙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文学:“文学可以给人类精神一个支点,不管是精神迷茫的时候还是精神晦暗的时候,或者陷入迷狂的时候,文学总会给予可靠的心灵指引,人们通过阅读文学,领悟人生,观看世界.”如今,或许文学自身也陷入了它迷茫的时候.有人说,文学丧失了道义,有人说,文学丧失了美感,甚至有人说,文学已死.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学影响力的衰弱,甚至是文学的生存问题,感到焦虑和困惑.文学究竟怎么了?就此问题,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吴静和评论家郝雨进行了以下的讨论.

有黄河,文学就活着

吴静:去年11月份,您受邀参加了首届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并在文学峰会上发了言,但是用您的话说,您只说了一句话,“有黄河文学就活着”,为什么是这句话?

郝雨:看上去是比较随意的一句话,其实暗藏着深层的原因,它反映了我潜意识里对文学的担忧.为什么想到“活着”这么一个很普通的词?就是因为从上个世纪末以来,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词所反映出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学界.很多人都在思考和有意无意地谈论这样的话题.《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前不久在一篇访谈中这样说,我认为文学肯定是不会消亡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有其本身的美感和自身的价值所在,所以它是不可替代的.文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的骨髓,我们实际无不生活在文学之中.如果没有文学作品,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更加单调,时代就会更加贫乏,人们就会更加缺乏思想而趋于平面化和单一化,一个民族也就不会有丰富的内涵.同时,文学能为一个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凝聚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方面的意义当然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

显然,这样的一些言论,不也是在讨论文学的生死问题吗?另外,类似的这方面的一些专题讨论也有很多,因为它是当文学失去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之后,整个文学界的困扰.大家想探究原因也好,寻找未来的出路也好,总之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的“有黄河文学就活着”的这种说法,其实真的并不是十分简单随意的说法,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其实仍然是在关心着文学的生死问题.

吴静:既然是在关心着文学的生死问题,为什么说是“有黄河文学就活着”?这样的表述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郝雨:其实,说白了,这样的一种表述,也是作为发言者经常玩的一种噱头.我在发言的时候不过是借题发挥,特别给这句话作了个注释.这句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我断句断成:“有黄河,文学就活着.”这里的“黄河”有两个象征性的意义,其一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即如大河大流一样的每日每时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这就是文学永远的源头活水,只要有这样的源泉,文学就不会死灭;其二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是保证我们的文学不死的可靠根基.正是有着像“黄河”一样丰富的文学资源,我们的文学当然就会活着.而且,我最近到了第一个“中国文学之乡”西吉县,它在宁夏,那里的三十九个乡镇,活跃着大量的农民创作者,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之乡.这一个事实,也能够诠释.

第二层,这句话还可以这样断句,就是:“有《黄河文学》,就活着.”近几年我对《黄河文学》这份杂志一直关注,虽然是一个地方性的杂志,但办得很大气.《黄河文学》虽然只是一家地方刊物,却为全国作家搭建了一个平台,许多优秀作家在这里发表作品,大有“河”纳百川之势.不仅使得这个刊物有着较高的档次,而且也让许多作家有了更好的阵地.在当下大家都为文学刊物的生存担忧之时,《黄河文学》的这种气度也让我们对于文学的“活着”更有信心.

吴静:您这样的解释很有意思,让我们确实看到了文学活着的一些重要迹象.那么,第三层意思又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呢?


郝雨:第三层,我还可以把这句话断句为:“有黄河文学,就活着.”就是有黄河的精神,有黄河文学的精神,我们就能活着.论坛举办的时候,西吉文联的小张在我们去黄河坛的路上,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西吉“文学之乡”.他们的情况让我非常感动,他讲到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那里有一位残疾的农民作家,他就趴在床上,用一只手点键盘,在写作.其实我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我就是农民出身的作家,现在混到了那么多的辉煌的头衔,但其实我一直都保留我农民的身份.所以我和其他农民作家很亲近.我的第一篇小说就发表在我们县的一份油印刊物上,我看到西吉县的《葫芦河》,印得很精美,不愧为文学之乡.小张当时特别给我讲了一句,他说,这些人写作就不是为了赚钱.的确,如果我们的文学,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去写作,为了得奖去写作,那真的是文学变了味.所以,黄河边上的宁夏这片土地上的诗人、作家们对文学的这样一种坚守,真正坚守的是文学的魂.

这三层意思是我在当时会议的语境下阐释的.而现在我们要讨论整体文学的生存问题,这样说来,这句话还应该有第四层意思.因为黄河是这样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学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永恒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有这样的物质、精神土壤,我们相信文学是不会死掉的.我们有能力弘扬黄河文化,坚守文学这块土地.

文学:怎样活着?

吴静:简单的一句话,被您这样几种不同的断句之后,果然各有深意.但刚刚您说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其实是文学的生死问题,您指的是哪方面呢?

郝雨:我说的文学的生死问题,当然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整个文学界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问题.具体说起来其实是有这样几个层面的:一个是文学整体对社会的影响力问题.第二个是作家的生存问题.第三个是文学杂志的生存问题.

关于文学影响力问题.基本上从上个世纪以来,文学在中国社会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启蒙者的角色.在社会变革每一个重要的点上,它经常起到推动和号召的作用.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平稳的状态.政治运动和动荡不再频繁发生基本上进入了稳定时期,这个时候,文学的社会运动的力量就削弱了.这一点上,大家就觉得文学退出了社会主流的舞台.八十年代的一篇短篇小说,就能让整个社会为之疯狂.像当时蒋子龙的一篇改革文学《乔厂长上任记》,就是一篇普通的小说,反映的是改革初期的一些情况.当时很多工厂就打出大字标语“欢迎乔厂长到我们厂上任”.那也就是说,那些普通的工人都看到过这篇小说,甚至深受其影响.可是现在呢?因为整体文学的影响力的衰弱,作家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像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几乎是全国老百姓的偶像,大家羡慕和敬仰啊.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偶像就变成了歌星啊影星啊之类的,作家就完全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