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儒家言礼仪规范其历史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53 浏览:11701

摘 要《礼记》中关于儒家言谈礼仪的规范颇具哲理和启示.《礼记》主张谦逊慎言,把握分寸,内外有别,不妄说胡扯;提倡讲究交谈技巧,重视语言表达的艺术;注重交谈内容的选择,强调言谈与场所环境及交际对象的身份相符合.《礼记》所倡导的儒家言谈礼仪规范不仅对于倡导言行一致的社会风气、维护正常的礼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

关 键 词:《礼记》儒家言谈礼仪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礼记》是中国战国至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之作,其中散见于《礼记》各章中关于儒家言谈礼仪的规范,虽受到一定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但颇具哲理和启示,对于倡导言行一致的社会风气、维护正常的礼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且影响深远.

一《礼记》儒家言谈礼仪规范

《礼记》对儒家言谈交际时的总体原则、言谈技巧、交谈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均有具体而详尽的规范.

1谦逊慎言,把握分寸

《礼记》以为言谈交际的总体原则是谦逊慎言,把握分寸,内外有别,不妄说胡扯.君子应“不失口于人”、“言足信”(《表记》),言谈应符合礼仪规范.《曲礼上》规定:长辈未提及时,不能插话打断;听话要端正表情,洗耳恭听;不抄袭别人,不随声附和;言论要有理有据,需取法古事,称举先生.陪侍君子,若君子有所垂问时,唐唐突突张口就答而不环视一番、权衡一下有无比自己更合适的对答者,显然是很失礼的(《曲礼下》).此外,言谈交际要注意场合,内外有别,外边的话不可带进家门内,家里的话也不可带出家门外,所谓“外言不入于,内言不出于”(《曲礼上》).

2讲究技巧,重视表达

《礼记》提倡讲究交谈技巧,包括问话和答话的技巧,重视语言表达的艺术.孔子强调感情要诚信,言辞要有技巧,所谓“信,辞欲巧”(《表记》).拿询问年纪一事来说,首先要揣度询问对象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对象询问和对答技巧都不一样,据《曲礼下》:问天子的年纪,应回答听说开始穿几尺长的衣裳;问国君的年纪,年纪大的回答能够从事管理宗庙社稷之事,年纪小的回答还不能从事管理宗庙社稷之事;问大夫之子,年纪大的回答能够驾驶马车,年纪小的回答还不能够驾驶马车;问士之子,年纪大的回答能够出迎宾客往来传话,年纪小的回答还不能够出迎宾客往来传话;问庶民之子,年纪大的回答能够背柴,年纪小的回答还不能够背柴.进行言语的修饰有以下几种表达技巧:

(1)善用婉言托辞.言谈交际时,出于种种原因,有时不宜直白表达,因此需委婉表达.婉言托辞是讲究表达技巧的方法之一.如国君命士与某位大夫结对比射,士如果不能射,不能直言相告或直接说自己病了,因为这样会显得比较傲慢,而要委婉地以“我有负薪之忧”之类的托辞,谦说自己有背柴之劳伤,体力还未恢复,不适合射箭(《曲礼下》).又如,《少仪》:谒见有地位或者有贤德的君子时应该致辞说“我很愿意将自己的姓名通报给您的传达人”,而不能直接说要见主人;所要会见之人与自己地位相当时该致辞说“我很愿意拜见您”;平时很少见的则致辞说“我很愿意将自己的姓名通报给您的传达人”;经常相见的则致辞说“我经常早晚麻烦您的传达人”;如果是盲人致辞时只能说“愿意将自己姓名通报给传达人”,而不说拜见、谒见之类的话.婉言托辞从侧面触及或以柔克刚,使听话者不失尊重之感,从而既能在理智上又能在情感上接受和采纳.例如,即使是“出妻”、“休妻”之举,言语亦不失礼节和婉约.《杂记下》:妻子被休出,丈夫派人送遣时,往往请使节转述这样的意思:即不是自己变心了或见异思迁,而是自己不够聪慧敏捷,没有福气同她一起来继续供奉祖先.而妻家的长辈虽有诸多怨言和不满,但至少面子上是不会发作的,而是客套地回答说:是我们家的孩子不成材,是她罪有应得,她怎么敢逃避您的责罚呢,我们怎么敢不恭敬而从命呢.


(2)使用尊称和谦称.讲究表达技巧的另一重要举措就是恰当使用尊称和谦称.孔子以为君子尊重别人而抑制自己,让别人居先而自己居后,就会兴起谦让之风(《坊记》),所以,尊称和谦称常用以敬人而抑己,如臣下称呼别国的国君要尊称为“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则要称为“寡君”,“寡君”意思是鄙国国君(《坊记》).又如,大臣将自己的女儿、妹妹等献给天子,虽贵为妃嫔,却要谦称是让她来“备百姓”的;送给国君,则要谦称是让她来“备酒浆”的;送给大夫,则要谦说是让她来“备埽洒”的.“酒浆”、“埽洒”均为卑贱妇人的职责(《曲礼下》).“自称”往往是“谦称”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阶级“自称”亦有所区别,据《玉藻》,凡是自称,天子自称为“予一人”,意思是我只不过是人中之一人而已,与万物没有特殊之处;九州各州的州伯自称为“天子之力臣”,即为天子运力之臣也;诸侯对天子自称为“某土之守臣某”,意思是说自己是为天子看守土地的小臣罢了;九州之外的边境诸侯,朝见天子时自称为“某屏之臣某”,即某方屏卫的臣子;诸侯的上大夫对本国国君自称为“下臣”;诸侯的下大夫对本国国君自称为“寡大夫”;诸侯的世子对本国国君自称其名;诸侯的庶子对本国国君自称为“臣孽”;士对本国国君自称为“传递之臣”,意思是自己只不过是为国君传递命令、效犬马之力的驿使而已.此外,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自称”也是不一样的,如诸侯朝见天子时,要自称“臣某侯某”;面对其管辖的人民时,要自称为“寡人”(《曲礼下》).

(3)讲究避讳的时机和技巧.言谈之中如遇有触犯忌讳之事,或为避免使用帝王或尊长之名,以其它字眼或方式来代替,或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述,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如国君对上卿、对身份仅次于夫人的世妇,不可当面直呼其名;大夫对其先父时的老臣、对随妻来嫁的侄女、妻妹,不可当面直呼其名;士对大管家及身份较高的妾,不可直呼其名(《曲礼下》).此外,进入别国国境,先问明禁令,以免触犯;进入别国或地区,先问明风俗,以免抵触;客人进门,先问明主人祖先之名讳,以便谈话时规避(《曲礼上》).《礼记》还对该不该避讳、何时避讳、如何避讳做了明确而繁复的规定,士在国君的处所谈话,所提到大夫如果已经过世了,则要称呼他的谥号,对于没有谥号的大夫,也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呼他的字;如果是提到士,即使已经去世了,也可以直呼其名;士在大夫的处所谈话,说话中要避开国君的名字,但不必避开父母的名字,这个叫作有“公讳”没有“私讳”;而在祭祀时,祭辞中则不需要避讳,另外,教学与行文、读法都不避讳,这是以防失真而引起误会(《玉藻》).又如,据《曲礼下》,史官记事的一般原则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天子即使出奔,史书也不用“出”字;贵为各方的诸侯即使在世期间,史书也不可直呼其名;君子不亲附恶人恶事,若天子因作恶而出奔,史官就要书“出”;诸侯作恶,史官就要书其名.此外,凡宗庙祭祀,为了敬神,特把种种祭品都改用比较典雅庄重的名称,这些名称专用于庙祝所宣读的祭辞之中,如在祭祀宗庙的礼仪中,牛要称作一元大武,豕要称作鬣,羊要称作柔毛,鸡要称作翰音,犬要称作羹献,雉要称作疏趾,兔要称作明视,水要称作清涤,酒要称作清酌,玉要称作嘉玉,币要称作量币(《曲礼下》),凡此种种,均有专用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