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袖舞”的表演形态

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02 浏览:9713

摘 要:“袖舞”艺术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色.长袖在袖舞中成为一种舞蹈道具,具有中国舞蹈文化艺术的社会属性,所以袖舞的表演形态,一定程度上鲜明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是民族精神的鲜明表达.水袖的运用,不同的表演形态,不仅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也通过这种表现力体现了一种美感,同时对于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赋予了“袖”舞独特的意蕴,寓情于舞,丰富了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袖舞;表演形态;韵律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一、袖舞的概念及历史渊源

在我国,袖舞是汉代的著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与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各个阶段都能找到袖舞的历史印迹,并伴随着中国美术创作和舞蹈艺术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得以进一步完善.

袖舞是体现东方传统审美观的典型舞蹈形式,其亦是融技艺性、观赏性、表现性为一体的传统舞蹈样式,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象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乐舞的标志性形象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及审美价值.

中国民族服饰的宽衣大袖是袖舞之袖的源头(如图1),随着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袖在追求美的同时加以延长使之作为道具更加富有动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道具.同时因为“袖”舞中袖的运用的多样性而使其别具神韵.追溯袖舞的历史可见,中国古典袖舞主要源于传统的戏曲舞蹈,并把袖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应用、探索创新、逐步发展而来.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经过前人吸收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沉淀、继承和发扬,袖舞的技艺及表演形态也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初虔诚、风靡一时的“巫舞合一”、战国“细腰长袖”的袖舞、发展至汉代精美的“翘袖折腰”的经典舞态、魏晋时期“天人合一”绝妙舞姿、再到隋唐时期“广袖大衣”的华贵与端庄、直至明清时期“戏曲水袖”,其经历了无数次的提炼浓缩,集精致于一身,衍化沉淀为现在的形式和风格,[1]袖舞利用古代的服饰特点舞出百变的动作,并利用这一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由此表达舞蹈中赋予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袖舞的表演形态概述

纵观袖舞的历史发展,不难发现,袖舞的表演形态主要有独舞和对舞两种.而对舞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尤以汉代的对舞为最优秀.此外还有多人表演的袖舞.

“袖舞”的演员主要是借助长袖来舞蹈的,通过将生活中的动作揉入舞蹈中,借此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随着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袖舞不断变化得更加丰富多采.不仅动作优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浓厚的民族特色.“袖舞”表演中的动作、舞姿、速度、韵律都是用来刻画生动的人物性格和鲜活的思想感情.“袖舞”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更是密不可分的.其动作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袖舞”基本动作、“袖舞”组合训练、“袖舞”情节训练.“袖舞”动作是经过艺术性的进一步提炼升华,逐渐形成了有规律、有特色的优美流畅“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动作(如图2).

三、袖舞表演的技法概述

单一袖舞技法

单一袖舞技法是根据舞蹈的需要和特性,从传统戏曲水袖素材中选择既能以袖练身又具备可舞性的舞蹈技艺,主要是通过手腕的弹、折、转,手臂的盘、晃、扭等运动动作带动衣袖而形成舞蹈形体动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法:

(1)抖袖.是手腕在腰和臂的同时配合舞动下,通过抖动衣袖的方式以此形成曲直内外的袖体舞蹈动作.

(2)扬袖.扬袖是由手臂做上弧线的动作,然后同时配合手腕的“弹抛”动作,由此产生的弧线袖体动作.

(3)绕袖.是一种袖体的划圆运动.由指尖带动手腕,从而拨动促使小臂的不断扭转,使衣袖形成缠绕状,这样就会完成向里或向外的螺旋式袖体舞蹈动作.

(4)推袖.推袖通过袖体的伸缩动作来完成的,首先运用出收袖的方式,灵活掌握出袖和收袖的动作过程,以此提高对袖的控制能力.

(5)抓袖.是一种袖体的伸缩运动.是通过对袖体的抓收过程来进一步强化袖体运动的力度和速度,它在手臂快速将袖体挑高起落的时候,趁机迅速地将衣袖抓收于手中.

以上仅是介绍一下舞袖技法中的几种重要的技法,除此之外尚有很多表演技法存在,并与以上技法相结合,使袖舞更加婀娜多姿,富有舞蹈的魅力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四、结语

本文从宏观上分析和概括了袖舞的概念及历史发展,从袖舞的表演形态看袖舞的主要表演技法及蕴含的独特艺术神韵.对于东方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袖舞依据的是舞蹈主题提供的情境,同时以音乐的旋律为依据,以情感内涵为寄托,做到技艺、情理、形神与美的和谐统一,使之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达到舞蹈艺术所追求的完美境界.丰富而绚丽的袖舞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沉淀,吸取了许多优美的态势,在舒缓又略带惆怅的音乐中,展示其柔美、哀婉、奔放与灵动的独特魅力,折射出变化、演化、幻化的无穷意境,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与和东方艺术添了浓重的一笔,为东方的传统艺术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