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19 浏览:129127

摘 要:德育和音乐教育同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二者虽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又存在着许多内在必然联系.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灵魂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能够有效地传播德育信息.二者协同发展,既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体现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德育;音乐教育;契合

作者简介:苏莉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86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57-02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

德育和音乐教育同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两者在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和独特的研究方向.但是,二者在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以“育人”为特征,根本任务都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

德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为依据,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制与纪律规范以及心理要求,采用言传、身教等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参与、体验,通过内化和外化等方式,发展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也就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艺术实践活动.它在普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赏析优秀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鉴赏力和音乐实践能力,从而把自然人发展为审美的人,最终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德育与音乐教育“育人”目标的统一

德育是“育德、扬善“的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审美、育美”的教育,二者都是立足于人的存在,以各自特有的实践方式,并以文化为载体,面向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活动,以育“人”为特征.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并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以听觉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教育,音乐教育凭借其感染性、愉悦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审美能力的重任.即通过音乐教育的引领,把对学生感官的熏陶转化为内心对美的认识与体悟,从而帮助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而德育则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与以育人为终极目的音乐教育是高度统一的.在音乐教育培育“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中,德育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灵魂和方向,而音乐教育则凭借其感染性和愉悦性,成为德育的最佳载体.

二、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是音乐教育的灵魂音乐教育是德育的载体

音乐教育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它将内在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导给受教育者,使其形成与一定社会、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道德行为.音乐教育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现实生活,用歌词来呈现的道德的骨骼,用旋律来表达思想的脉络.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表现来带动学生有针对性的感悟和创造.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音乐教育,以感情为纽带,用感性的音响作为外在的听觉形式,将内部暗含的观念方式和直观的行为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诱发人的情感在自由抉择的状态下由认知走向信念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这样的音乐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音响试听,而是有了道德的灵魂,成为了“乐”.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德音之谓乐”、“乐者,德之华也”.[1]音乐教育中所蕴藏的德育内核,为教育双方指明了追寻理想境界的方向,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在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运动的性质和方式.”[2]因此,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灵魂,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的内在精神借由音乐教育感性愉悦的表现方式传递出来,并为教育双方的发展指明方向.

音乐教育是德育的载体

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唱等方式来与作品寻找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情感和道德上的影响.当这种影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和迁移时,就会形成所谓的“移凤易俗”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其实就是道德借由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作品作为载体而获得的效果.其次,音乐教育通过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的音乐实践来促进人的智能发展.它不仅能够开拓受教育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拓展知识水平,且能促进思维、想象、情绪体验、审美感官等多方面的发展.另外,音乐教育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作为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将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导给受教育者,使其形成与一定社会、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行为.因此,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既能有效地包含德育目的、任务、原则、内容在内的德育信息,又能为德育教育者所控制和运用,很好地促使主客体之间形成联系,发生互动.因此音乐教育能够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并肩负着传导德育教育信息的使命.

三、德育与音乐教育契合立足点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并贯穿于学校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加强美育、体育等,促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德育和音乐教育同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育”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体现融合、凝聚、提升的功能.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一种感性和情感的教育”,着力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包含在科学文化教育这个系统之中,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样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德育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存在着结构关联的,德育着力培养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中的审美素质和艺术素质亦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这种视角来看,德育和音乐教育各自都拥有了自己的在素质教育这个整体中的发展空间,二者相互契合协同发展,势必会在教育的效果上形成一种放大化,如此一来,德育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艺术素质,而音乐教育同样可以在另外一种程度上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契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呼唤和发展契机.

(二)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契合始终都是指向人的,培养真、善、美高度的统一,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符合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这里的真指的就是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客观知识体系.善指的是德育和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一种人本主义的胸怀、品质和人格倾向.美指的是人作为个体在德育和音乐教育中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界.可见将人的全面发展归于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既符合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德育和音乐教育契合的发展优势.

“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深刻体现出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契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者应秉承“以人为本”思想,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确定教育的定义和努力方向,并把发展人的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提出必须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升华人的精神世界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德育和音乐教育的契合不仅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还在形式上推动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学思想实现了由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亦发生了重要转变,以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注重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从而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的教育目的,真正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