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20 浏览:17179

摘 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进程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步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不断攀升.而就业市场金融人才供需数量和层次存在较大的错位现象.尤其是2010年金融危机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本文从后金融时代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压力出发,分析金融专业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并探讨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 键 词: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171-02

一、后金融时代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一是亟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而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数量有限.从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人数,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专业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之一.近两年的往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断积聚.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1],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时间里仍是“低就业率时代”,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加大但金融人才需求增速小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二是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内地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已经多达90个.东南地区较多且集中,而中西部的较少且规模较小,这就造成了现在区域就业的不平衡.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也较一般行业高.具有实践经验、高学历和多种岗位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流动的主流,成为各机构争取的主要对象.其次是就业市场呈现需求总量大、进入门槛高的特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低层次人才市场饱和的状态.而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单一.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验较少和理论知识层次较低.造成了需求层次不对等的状态.

三是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观不成熟.多数金融专业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或者草率决定,面对强势或者自己期望的就业单位的不能合理认识自己的优势,而对于薪金低但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做到理性择业.

二、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后金融时代,金融专业人才就业形势严峻,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基本表现出自卑、焦虑、攀比,承受挫折能力差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因素

就业市场上金融人才需求层次较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向往的人民银行、中、农、工、建等国有银行招聘人才层次逐渐提高,并且不可避免的存在内部操控情况.而各大股份制银行招聘条件苛刻,入职后任务量繁重,都让金融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产生自卑心理.而其他金融企业单位,例如证券、保险、期货、投资理财咨询公司,薪酬较低、保障少,甚至还会出现在各种谋利性招聘会的虚检测信息,就业市场与协议缺乏权威性,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给金融专业毕业生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在择业时形成了畏难心理和攀比心理.

(二)学校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各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单一.各高校的金融专业培养教学模式基本相似,没有形成特色,同时金融教学偏重理论教育,因为金融行业的特点,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因此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能达到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同时,金融专业学生大部分对专业学科的就业方向定位不准,不能深入分析社会的相关经济报道,对金融企业、单位的认识仅限于银行系统单位,因此就业观往往脱离实际而好高骛远.虽然各大高校在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力度较大,但对于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各大金融企业、单位的招聘笔试、面试环节的分析与培训较少,金融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把握不准笔试重点,不会恰当的进行自我推荐.这种现象与他们内心找到一个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工作的期望产生了极大地矛盾,在这双重压力的作用下极易使得金融专业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产生悲观和焦虑的心理.

(三)学生个体因素

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存在不注重金融行业职业技能提升和专业理论知识扩充,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考察,有限的知识和能力难免暴露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其缺乏社会经验,甚至不知如何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通过相关调查发现,32%的学生直到大四才考虑就业;有54%的学生到大三时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仅有10%左右的学生在入学前后就有了自己的就业考虑.认知心理学认为,导致不良情绪的是认知而不是行为结果,毕业生对自我没有正确定位,择业时只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和“我适合干什么”.许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存在“三高”症状: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同时存在“六个一点”现象:希望录用单位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相互攀比,追求较高的工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就业期望值偏高,对于去基层和艰苦的岗位或地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这种不顾自己的实力,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达不到期望值,再加上遇到不公正以及一些人际网路造成的所谓“顶替”现象等时心理冲突加大,就业压力被放大,出现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甚至是报复心理.

三、缓解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社会创造优良就业环境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予积极的引导援助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政府应尽快完善就业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行和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2].就业工作涉及教育、人事、劳动、安全、保险等方面,必须统筹考虑,多方配合,打破户籍、部门、学历等因素的限制,构建公正、规范、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用人单位尤其是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招聘制度,做到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招聘程序公开、透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社会舆论要发挥起其监督作用对于主要部门单位的招聘进行跟踪报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正面的导向.

高校做好职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金融专业的理论体系较为复杂,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剖析,介绍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概况和专业知识范围,帮助全体学生尽早明确专业领域和学习目标[3].让二年级学生了解大金融就业市场就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开展职业技能比赛,赛练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在科学分析大金融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心理技能训练,建立职场形象培训中心、职场沟通体验中心、就业面试训练中心等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并通过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收集分析就业信息,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从入学到就业都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

家庭形成支持助理作用

学生就业与家庭的期望和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价值观、择业观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金融专业学生家长普遍存在就业误导问题,多数家长对金融的概念仅限于银行存取款,他们观念中的金融专业就业方向就是银行系统,因此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转变家长对学生较高的就业期待,合理发挥家庭支持的学生就业助力作用,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就业观同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家长应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共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渡过求职择业阶段.


(四)学生自身学会心理调适,提升职业素养

金融专业学生必须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与社会认知.加强对自我的理解与分析,及早考虑就业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机会,提高职业技能,了解社会.在择业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自身在就业过程中能以平常心面对,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学会积极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境.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和放松训练,排除诸如不满、愤懑、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对就业方向上的原有束缚和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的择业观.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