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贬值2016年第5期

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93 浏览:103694

一位商界忘年交,数月不见,递给我的一张新名片上,在执行董事、总经理、会长、顾问、委员等等职务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头衔:博士.经济危机袭来,经营遭遇困境,利润缩水,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朋友借此机会读出一个学位,给自己充电,以待来日,不失为明智之举.授予他博士学位的学校我熟悉,便问他的导师是哪位,给他上过课的老师是哪几位,也许有我认识的.友人一个名字也说不出,因为我是知根知底的老一辈,最后向我“坦白交代”:他一课也没去上过,论文是让人如何写.他说,这个博士速成班的费用不含糊,他一分不少,交的是真金白银,也算写顶博士帽过把瘾.

解放前人们把赴欧美留学称作镀金.拿了洋博士学位归来,顿时身价百倍,人人刮目相看.确实有很牛的洋博士,货真价实,含金量百分之百,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立马被名牌大学聘为教授,成为一批批新学科创建者开拓者.也有滥竽充数者,商标换了,货品的成色没变.这毕竟是个别、少数,他们也不容易,哪怕做做样子,也耗上几年时间.博士还是稀有品种,是很受尊重的.


如今读博士方便了,不必远涉重洋,据教育界人士披露,我国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大大超过美国的253所.博士点多了,博士不再稀有了.老板、官员不上课不写论文(或由别人如何写),半年、几个月就得到博士称号的常有所闻,这样的“博士”还有多少含金量,有人说笑,称之为水博士.

博士称号不该如此变水.近年归国的留学生不少,有不少博士,更多的是硕士,有的是双硕士,向几位双硕士请教,与其读了一个硕士再读一个硕士,何不硕士读了以后读博士呢?他们说了两条原因,一是读博士艰苦,花时间长,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做不了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付这个代价难有创造性收获;二是多读一个硕士,多一门专业知识,找工作的机会就多了一个.这也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在这些海归眼里,博士称号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的.

在我们这里,事情变得简单多了,博士不再稀有,成了批量生产.有的人只有中学学历,动辄跳,只要有钱有权,就可以一次性地越过学士、硕士的横竿而成为博士.这种人要拿博士称号,不是刻苦攻读充实提高自己,为社会作出更多奉献,只是要一块金字招牌,谈生意的时候炫耀高学历以示身份不凡,仕途上增添砝码以利加官晋爵.如此一来,博士称号就进水贬值,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了.

水博士的出现,对正常健康的教育、学术环境是一种玷污.对大量名副其实的博士的利益是一种侵害,就像检测币扰乱市场秩序一样,水博士给正常健康的用人机制也带来干扰,明明是真博士,也要遭人在验票机里翻来覆去地过一过,这个心情会好受?

要当水博士的人总是有的.杜绝要抓源头.那么多大学都有条件有资格成为博士授予点吗?那么多授予点都能批量生产博士吗?那么多博导都能一人带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博士生吗?那么多速成班都能成为博士的催长素、从而为学校创收敞开大门吗?解放前曾流行一句对学校的贬词:学店.堂堂高等学府,不能沦为学店,不能被市场化的浪潮淹没,不能让水博士从这里出去.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