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51 浏览:106871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线性阅读的新阅读形式――网络阅读.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迄今为止,对其定义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但普遍认为是指“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获取信息与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阅读行为.”它与传统阅读相比,其主体――阅读文本并没有质的改变,它所改变的重心在于文本的呈现方式,使用方式.这种阅读形式的改变对中小学生作文写作将会势必造成有别于传统阅读环境的新影响、新变化,呈现新特点.

一、研究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影响的必要性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胡塞尔现象学后期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了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接着才会有写作的产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盲”下的最新定义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和管理的人”.网上阅读作为当代社会中个人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同时也作为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以及自身的特点,使网络阅读的中小学生使用群体迅速扩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它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意义建构.网络阅读教学是在特定的网络文化语境中,在老师指导帮助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网络阅读对于中小学生的作文影响是客观存在而且越来越具有广泛意义的.

二、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影响表现

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影响,可以粗略地归结为如下几点.

1.网络语言大量运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语言是受社会文化语境影响的.对于经常上网阅读又易于接受新事物的中小学生来说,对网络语言的接受便体现在其日常作文的语言运用当中.在计算机网络上一般流行语,如“网民”、“”、“电脑盲”、“防火墙”等,这些常见的、语义也比较明确的词语,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已是广泛被使用.一些比较专门的网络流行语,如“爬网”(上网)、“贴贴子”(通过电子信息板发布信息)、“菜鸟”(初上网缺乏经验者)等等,

此外,还有把图像表情转化为形象化语言来表达感受,如在一篇《我最喜欢的人》作文里,小作者写到父亲找新伴侣的态度时说:“他目前的伴侣啊等唉,摇头比较快!”这“摇头比较快”表示失望、无奈、不赞成等类似的意思.

还有,网上有许多流行用语存在故意使用错别字,乱用外来词,扭曲词语本义的问题,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这些对学生作文也有影响.网络群体的创新能力很强,他们总在不断地创造丰富、鲜活的词语,并使之非常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反过来说,当今语言的多样化,很大程度是靠新词新语包括网络词语的活跃部分来实现的.

2.题材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内心世界.以前常可以看到许多学生苦于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匮乏,感受不深,而老师常要求立意要深远以至情感不真挚的现象.但今天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使学生视野拓宽,见识多广,深于思考,感受深刻,常从自己身边一丝一毫出发,抒发真情实感.在贵港中小学生作文网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中小学生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文,一个人都有几篇,有的甚至十几或几十篇,内容丰富多彩.

三、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影响原因简析

1.网络环境的特点决定作文形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阅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的文本阅读走向现代的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阅读的对象不再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以线形结构方式排列的书籍,而是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以网状结构方式组成的几乎是“全息”的跨时空“超媒体”.这些对学生作文不可能不产生影响.中小学生不仅在上网时接触到,而且已经把这种技术运用到网上作文当中,不仅达到图、文、声、色并茂的全新阅读效果也为作文呈现灵活多样.

在网络上阅读的文本具有超级链接性.读者在网页上点击链接更便于阅读视野在文本之间自由迁移.任何阅读材料都具有节点(文本单位)与链接(文本间性)两方面.而电子文本的超级链接性突出了文本间性,大大便利读者视野的开拓,任何文本都可被链接到数量近乎无限的其他文本,这样中小学生在作文时轻而易举便可在网上获得大量丰富的相关材料,克服了以往不知写什么,内容匮乏的困难.网络面前人人平等,读者与文本、作者、宇宙之间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网络阅读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更有利于张扬阅读主体的个性,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经验模式参与对文本的把握与建构.处于这种阅读环境的中小学生受此影响,他们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感受也就更突显自由个性化,有感便发,出自内心,写作心理与动机具备也就激发写作兴趣.

2.网络阅读的内容特点决定作文内容的自我化和语言的网络化.分析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影响,除了要注意阅读环境网络化外,还要注意阅读内容的网络化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给所有人一个平等的机会,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处于学龄阶段的中小学生也不会例外.这样平等普泛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与热情,明白写作文其实并不是特别严肃的事情,而是“我手写我口”,写身边的事、想要说的话,只要把自己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就可以.这对初步学习写作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跨出的重要第一步.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文学带给人的远非表情达意的畅快,往往还带有物质和地位的巨大改观.而到了现在,每个人都想要保留自己的个性,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网络是心灵交流的花园,是平凡作者抒写的自我、本我、真我.受此影响学生在心理上觉得写作文不再是为了应付,可以自由抒写.无怪乎现在中小学生们都喜欢在作文,由此也出现了很多作文网.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每天都要规规矩矩地做一个符合你身份的人,但在网上却可以扮演一个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角色,你可以写下真实的感受也可以写另一定位中的心情故事,网络文学成了发泄的工具,同时也是你情感与理智的结晶.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不正是借助狐仙鬼神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吗?网络文学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这就给作者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泄自我的最好空间.受其影响,中小学生作文也不再固守从立意深远的要求,而更喜欢写身边事物、现象,随感而发.

由于网络上蕴藉着丰富大量的信息,使用的语言也自成一格,时尚、新奇、简洁、幽默、调侃等特点而易于被接受并运用于作文之中.不仅如此,网络上由于集成了多媒体技术,常用动画图案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具体抽象文字词汇,在网络上它们有着文字无法代替的形象性、生动性、明了性、简单性,使人在表达时不必使用一些过于繁琐的文字词汇而快速地把心情状态表露出来.基于中小学生对网络接触频繁,并且这些动画语言也适应他们追求新奇的心理也就潜移默化到头脑中,当在纸质界面写作文时不可能把这些画面移过来,不得不反过来把它用语言文字诠释描述内容,就形成在作文中运用形象化的描述表达出心情感受.

所有这些,都表明,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四、注意消除网络阅读对中小学生作文的消极影响

1.网络阅读的消极影响的诸种表现.网络上的阅读资源虽然丰富多彩,但仍然有很大的不足.

首先,体现在阅读材料的完整性不足,东鳞西爪、支离破碎的东西常常需要不断地链接;阅读资料的保存性较差,由于网络的更新速度较快,从而使学生作文信息容易出现断层,判断力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其次,造成作文缺少深度和缜密.思维是由接受的信息引发的,思维方式是由信息的接受习惯培养的,信息接受方式的变化往往预示着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网络阅读虽然培养了阅读者快速、跳跃式阅读的习惯,它的超文本对象也有助于大脑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但它也使阅读者在链接跳跃的过程中迷失了阅读的初始目的,于是作文中常常出现虎头蛇尾、欠缺深入思考的深度和缜密推理的现象.

2.如何消除网络阅读的不良影响.一是要规范作文中的网络语言.大量的网络语言进入学生的作文之中,它的新鲜、直白在给人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带来学生语言的不规范,影响语言的纯洁性,越来越使大人们看不懂.比如在相对多的作文里就出现这样的句子:“偶稀饭滴淫8素酱紫滴”(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子的)等等.当然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一成不变的,所有语言都在不断地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完善.随着网络交流、阅读的普及,如雨后春笋的网络语言在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有好有坏,应扬长避短.二是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但也良莠不齐;虽然它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解决“无米”和“无源”的难题,但网络媒体的介入使人际交流变得间接化、符号化、数字化,也可能带来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体验的缺乏.学生经常与网络相伴,看不到人的真实表情,体验不到真实态度,并且常常囿于小我的情感关注.情感是阅读的灵魂,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凝聚着作者生命情致的作品,需要读者主体情感的积极参与,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作文不光是材料和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经历或未经历生活的体察和醒悟,对外在事物慧眼独具的深刻观照,对人类复杂情感的过滤与提纯.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回归生活,深入生活.

总之,网络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我们应通过扬长避短最终为教学所用.通过全力建设健康网站,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保证网络内容健康适合学生使用;发挥教师的积极的主导作用,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网站、好书,教给学生正确的网上阅读的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