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90 浏览:144718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措施.

1.问题的提出:

研究指出,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倾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作用,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就业压力的来源,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主要资源,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减轻大学生心理负担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2.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

2.1内在因素:

(1)就业动机不合适.一般现实中有两种表现:一是择业动机过强,对工作要求很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签约,一旦不能如愿在心理上就形成一定压力.另一种是不乐意参加工作的,有的毕业生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进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少有接触的,他们认为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踏出这块净土,失去了它的荫护,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

(2)就业心态.由于大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整体认识不够成熟,容易陷入困惑与迷茫,加之多元价值观社会的不良思潮又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一些大学生形成功力、享乐的价值观,追求舒适生活而不愿付出艰苦努力,对基层岗位、艰苦地区避之唯恐不及,另一些学生则属于性格不够完善,在待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束手无策,对于自己在集体或社会的定位不明确,易走极端,要么自大骄傲,要么过于自卑,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导心境悲观灰暗,做事易冲动,遇到困难时心理脆弱易动摇.

2.2外在因素:

(1)社会环境: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正在威胁着原本就压力重重地我国就业.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安排的体制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就业中结构性矛盾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2)学校环境.尽管近年来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体制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但涉及到就业压力缓解的具体问题还在不断完善中.高校应该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3)家庭环境.家庭压力对毕业生的压力也非常大,家长往往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找不到使家长或者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自然会认为对不住父母,产生心理压力.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得家长常常会有一种较强烈的投资回报预期,而毕业生也会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对家庭的负疚感.由此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的心理压力增大.

3.通过社会支持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1政府政策方面:

政府已认识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严峻就业形势,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要把“扩大就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怎么写作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二、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根据研究,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事业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怎么写作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怎么写作、生活怎么写作、社会管理、公共怎么写作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


3.2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设计安排专业学科时要考虑市场的需要,不能盲目跟风设置专业.第二,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设计职业生涯,如学校学工处可以在大学生入学后聘请教育、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然后解答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些有特别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的可以特别对待.第三,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主动邀请一些单位来学校举行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还可以通过学校的一些社会资源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第四,学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在学习和就业的过程中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及消除障碍的计划,并实施行动.第五,加强学校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让学生在遭受就业压力时有地方排解压力.

3.3家庭方面:

家长要力戒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要主动,积极的关心子女就业时的心理状况,鼓励子女面对现实,应对挑战,从家庭角度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关心,使子女形成一种健康的就业心态.

3.4构建虚拟社会支持系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虚拟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它同现实社会一起,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社会,成为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重要因素.在求职期,大学生即离开了家庭又离开了学校,身边也可能没熟悉的同学和投机的朋友,但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处于求职期的大学生提供感情支持.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