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视阈看集市涵义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564 浏览:104697

摘 要:集市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联系较为紧密.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其所处农村社会与外界互动的一个窗口.因而,集市就具有了特定的身份地位.而关于集市涵义的注解,从不同的学科视阈出发,可以具有不同的表达.本文将以历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来探讨集市的涵义.

关 键 词:历史学;视阈;集市

集市是民众交易产品、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场所,无论是秦汉的定期市,魏晋隋唐的草市,还是明清的市镇,以及近代的集市,都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但集市不仅具有上述的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囊括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个集市都是一定地区的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集中表达,是一定区域乡村社会变迁的缩影.由此可见,集市在民众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集市涵义的探讨也就更有必要.


一、关于集市的基本涵义

集市,古已有之,但其较快地发展却是在明清民国时期,是与商品交换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昔黄帝日中为市,令百姓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市之名以起.降及后世,商贾愈繁,设市愈盛,于是舟车捆载遍天下.中域省份,或名曰集,或名曰墟,或名曰庙会,惟云南则称以为街,总之皆市也”.在农村中或小城市中定点、定时进行贸易的初级市场,我们习惯地叫做集市.对集市的定义,我们在(河南)《重修林县志》中看到是这样表述的:“市厘之商贾,列肆以居,以便贸易,日中而市,人皆集焉,故曰集市”.可见,集市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地紧密.

从历史上看,集市贸易的名称因地而异,据明代谢肇《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墟”、“西蜀为之亥”、“山东人谓之集”;此外,还有叫“场”、“会”、“市”等名称的.在近代,广东、江西、福建、广西等地称集市为墟,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称集,四川大分地区称亥,云、贵、川地区称街子、场,江南大部分地区称市、集、镇、市镇、镇市等,广东等一些地区称圩,河南乡村市场中也有集镇、集的说法.总之,尽管各地名称不一,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从大历史学的视阈来看,集市就是通过基本的商品交换而与民众进行互动的综合.

二、对于集市内涵的不同注解

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于集市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解读,历史学界对于集市的涵义有着自己学科的诠释.王庆成认为集市是指产品交换的场所与行为,近代中国社会很多县城的规模较小,少数县城与农村的差别不是太大,城乡分界不太明显.因此,集市理应包括该州县城的集市以及所有农村集市,这一观点在近代社会较为落后的甘肃地区更为适用;李正华认为县城中的集市与乡村集市是完全不同的,县城集市受到政治、军事较强的影响,属于城市的范畴,乡村集市则反之.由此看来,李正华认为集市就是指乡村集市;慈红飞认为北方常常是集镇并称,在江南则常常是市镇或镇市并称;龚关认为在近代华北地区,集市的发展和集镇的勃兴是同步进行的,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互动性强;邓亦兵认为市镇是在集、场、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市镇与集、场、墟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而相对较小的市镇,或正在发展中的集、场、墟,二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笔者认为:集市应该分为乡村集市和市镇两个层级,她们都是民众与民众之间或与商人之间进行商品(产品)交换的总和,乡村集市有的有固定的交易地点,有时也没有;有固定的集期,有少量的地方无固定的交易时间,是连续性的;同时,乡村集市也包括庙市和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的交换――乡村集市的延伸.而市镇有固定的地点,是连续性市场,没有时间间隔,交易规模也比较大.综合考察,不论是乡村集市,还是市镇,都是初级市场,但又不仅仅只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与普通大众相联系的政治功能以及社会文化功能,是民众与外界发生关联的重要路径.

三、结语

时值今日,国家大力提倡小城镇建设,在努力通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问题,来富裕民众生活,加快社会的转型,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集市涵义的探讨,能够廓清其基本内涵,有利于探求集市的发展规律,为当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某种历史借鉴与参考价值等从而活跃城乡经济,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为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或学科交叉研究奠定基础,也便利了认清集市现象在中国的前天与昨天,以便很好地把握她们的明天,对推动经济学以及经济史学研究向广度与深度扩展都有所裨益.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