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投稿轶事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5 浏览:7384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三岁登基,年号宣统.居三年,民国肇始,他被迫“逊位”,时年只有六岁.根据中华民国清室优待条例,他仍留居在紫禁城内.

少年溥仪在宫内接受教育,六七岁就开始学诗.七岁时他给老师陈宝琛写了一首祝寿诗:“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长生不老.”十一岁时写过一首求雪诗:“朕心思雪,祈之昊天,昊天乃降,下民悦焉.”只是童稚涂鸦,没有多少诗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溥仪作诗大有长进.尤其是在悉心研读了先帝康熙、乾隆的诗文集后,他对诗赋的兴趣愈来愈浓.十五岁那年,他套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写就了一篇颇有点新意的《三希堂偶铭》.文曰:屋不在大,有书则名,国不在霸,有人则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闪耀,日光入纱明.写读有新意,往来俱忠贞.可以看镜子,阅三帝,无心慌之乱耳,无倦怠之坏形.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


写完这篇铭文,溥仪将其投寄给上海的《逸经》杂志,很快就在该刊上发表了.这次投稿经历,给少年溥仪以极大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在此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写了不少诗作,用化名向上海、北京等地多家报刊投寄.可除了《三希堂偶铭》被《逸经》杂志采用之外,其他报刊似乎并不写他这位末代逊帝的账.稿件一篇篇投寄出去,结果总是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也许是求胜心切,溥仪在历经两年多投稿失败的打击后,竟然想出了一条捉弄报刊编辑的“妙招”.他化名“邓炯麟”,抄录一位明代诗人的五言诗《鹦鹉》投寄给上海的《游戏日报》,果然很快见报了.接着他又先后将两首明代诗人的七言诗《浮月》、《荷月》投寄给《游戏日报》,又很快被采用了.《游戏日报》的编辑觉得这三首诗作意境超出一般,因此多方打听这位“邓炯麟”是怎样的一位诗人,但始终一无所获.后来,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牛津大学文学硕士)特意将溥仪发表在《游戏日报》上的三首古体诗作译为英文,收入他的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并特别说明:“这位化名邓炯麟的诗人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清朝的皇帝.现在我将真相披露出来,可能中外人士都会为之惊讶的.”

四十多年后,秘密终于由溥仪自己揭开了.他在晚年出版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披露,他当年在《游戏日报》上发表的三首古体诗,原来是抄袭明代一位诗人的作品.

已于1938年去世的庄士敦却被蒙在鼓里,还一直为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诗人才华”而自豪呢.

摘自《世纪》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