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学的道路上

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34 浏览:12867

两年来,她在自学的道路上拚命地行进着,考一门,中一门,人们称她是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的第一位“女状元”.

我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黄金时代”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1975年初调到厂宣传科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势发展很快,我感到要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由于脱产学习的机会不多,我选择了自学的道路,做了一些探索.从1983年4月份开始,我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党政干部基础科的考试,在厂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先后通过了哲学、党史、形式逻辑、国民经济管理概论等十门课程的考试,都取得了单科,最高成绩九十三分,各门平均成绩是七十二分,同时还完成了两门考察课的读书笔记.回顾两年多的自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只要踏上漫长而艰辛的自学之路,每走一步都不容易,妄图寻求成功之“诀”和“一劳永逸”的“秘密”是没有丝毫用处的.我愿在此与朋友们交流自学的体会.

一、自信心

学习要自信,但这种自信不是妄想,也不是侥幸,而是要建立在扎扎实实努力的根基上.首先要明确自学的目的,只有学习目的明确,信心才能足.一个国家的振兴和繁荣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知识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智力开发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须加速人才的培养.做为一名宣传干部,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对走自学成才这条道路充满了信心.我认为大学有“有形”的大学,也有“无形”的大学.走自学成才之路,就是上“无形”的大学,这条道路是无限宽广的.其次,学习要有信心,还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自己情况的自学方法.做到每次考试前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定考试科目,不贪多,力争达到考一门合格一门,这样有利于鼓舞士气,增强信心.


二、“辩证法”

走自学之路如果不是专心有恒,就会半途而废.自学者遇到的突出问题通常都是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务的关系.我在遇到矛盾时,总是力图用学过的哲学理论去解决问题.一方面,上班时间抓紧工作、讲究效率,能在班上完成的任务决不开夜车,力求做到晚上时间用于自学,同时抓紧工作的间隙少聊天,多看书;另一方面,用学过的理论、业务知识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处理学习和家务矛盾时,我也把它看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搞家务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但另一方面搞好了家务也会促进自己的学习,减少后顾之忧.我是独生女,父母退休后都跟我在一起生活,母亲患心脏病、高血压,病情很重,我还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爱人是职工医院的外科医生,工作很忙,经常有手术或急诊,回家时间没保证,因此家务活我承担得比较多.为了处理好学习和家务的关系,我合理安排了时间.晚上十点钟以前辅导孩子、搞家务,十点钟以后保证自学.考试前一、两个月每天早晨我都是四点起床看书.同时,还要关心老人、孩子,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每天按时给老人喂药、测血压并抓紧辅导孩子,陪着她一块学习、一块弹琴,以增进与老人和孩子的感情,使他们了解我理解我,我又不断向老人和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赢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每逢考试前,我母亲都力争多干家务活,减少我的负担;我父亲听说蜂王浆健脑,可以增强记忆力,就写来让我吃;爱人也尽力多分担家务,孩子也知道学习重要,在我学习时,从不打扰.亲人的支持,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三、摸索和总结

有的同志问我:“董师傅,你怎么打一一个准,考一门中一门呢”我觉得最深的体会是全面看书、融汇贯通、不押题、不扣题.具体说就是:

1.全面看书、做笔记.十二门课(包括考察课)我共写读书笔记几十万字.2.反复记忆,天天看.对应该死背的概念,我每天早晨起来看,加强记忆.3.不断总结以前考试的答题方法和要点.比如,1983年4月考完哲学后,我觉得自己答得很不错,还告诉别人说能得八、九十分,结果只得了六十九分,对我震动很大,于是我就认真总结考试时答题的方法,如简答题应该怎么答,论述题应该怎样答等,逐一地摸索经验.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能在自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一套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就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马宝珠推荐,摘自《博览群书》1986年第2期)

(本栏题图: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