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文学美的欣赏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4 浏览:19766

摘 要:文章分析了古典文学阅读研究中如何发现美、审视美、欣赏美问题.

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dtheclassicalliteraturereadingstudyhowtofindthebeauty,beauty,appreciatebeautyproblemat.

关 键 词:古典文学审美

Keywords:classicalaestheticofliterature

作者简介:孙晓,男(1972-),山东淄博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讲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21-01

一、摆脱实用功利观念,让灵魂沉浸于艺术.

审美的世界是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绝缘的纯净的世界,里面存在的只有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正如朱光潜所说:“我们进入剧院时,用比喻的说法,我们的日常生活之线就被戏票剪断了.”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的、狭隘的实用功利观念的羁绊,在对形象或意境的凝神观照中,让自己的灵魂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和美的气氛里,获得审美的陶醉和情感的升华.审美的态度要求我们从极复杂的社会生活关系和实用观念中分离出来,从而进入一个凝神观照的境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文艺欣赏者恰当地调节自我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暂时的超然状态.下面引红楼梦中记叙林黛玉听琴曲的段落来看一下这种超然状态: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等且听下回分解.正是: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

二、充分调动想象能力,实现审美的情感共鸣.

中国古典文学善于塑造意境,同时由于文字的简约给我们的审美造成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而我们又通过自己的想象构筑出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构思的精妙,完成愉悦的审美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和作者的情感共鸣.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作者以欢畅的笔墨写出:“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愉悦情感.作者描写的,虽只是一些平常之物:土地、草房、榆树、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但正是这些平常之物,构成了一幅恬静自然、清新喜人的农村景象.对于整天生活在城市的喧嚣与烦躁中的诗人,不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吗也正是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景,把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平静与闲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原因.

再以《左传》中对齐连称管至父之乱的叙述为例,这是一篇简约的叙事文,描绘的是齐国一场内乱,牵涉到整个齐国的政局.齐襄公是一个政令无常、荒淫的国君,他同自己的妹妹私通,妹妹嫁给鲁桓公以后,仍回娘家同齐襄公幽会.公元前679年,鲁桓公夫妇同到齐国,齐襄公竟命令公子彭生把鲁桓公了以满足自己的私欲,鲁国人死了国君当然不肯罢休,齐襄公无奈,杀死公子彭生作牺牲品,平息了风波.不久,齐襄公也在政变中被人杀了,直到齐桓公从苔回到齐国,自立为君,齐国的政局才稳定下来.而文章所述,正是齐襄公被杀这一关键性事件.对这样一个内容庞杂、头绪纷繁的历史事件,《左传》的描述只用了280个字,即以出场人物而论,也多至16位,但作者却能执简驭繁,写得有条不紊,令后人称颂.这一时期政坛的纷纭变化令我们应接不暇,世事无常的沧桑也让我们唏嘘不已.

三、积极参与创造,实现古典文学的潜在意蕴

从古典文学接受的个体差异看,审美主体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因素,每个欣赏者的天资禀赋、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和思想观念各不相同,他们在欣赏活动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调动各种心理功能积极参与艺术的创造活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再现作家在作品中已展示的图景,填补文学作品中由于选材或行文结构、表述方法造成的时间空间和逻辑发展上的跳跃,充实不确定的区域,就极可能产生某些作品并未言明的思想和见解,甚至赋予作品以与原作者意见相反而符合作品上下文的涵义.这千差万别的理解和阐释在其各自的认识格式中都是正确的,合乎各自群体背景的“上下文”.所以接受美学论者强调指出:艺术作品的意义等于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和接受者所赋予、所领会的意义的总和.其次,审美主体积极参与古典文学的创造活动,还将使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展现它更为动人的不朽魅力.古典文学作品经过前人的审美欣赏,不仅其所蕴含的意义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在接受历史的变化中成为一个博大的艺术形象体系.而且还由于那些有着卓异天赋、丰富生活阅历、深厚文化修养的鉴赏者的能动作用,让那想象的翅膀高举远翔,创造出一个个完整丰富、奇异动人的艺术世界,随着接受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内化为艺术作品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更变为一个极为精深的艺术形象体系.《诗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和同是《诗经》中的《蒹葭》秋晨的凄怆哀怨、《君子于役》黄昏时的刻骨相思、《东山》雨雪中的一唱三叹、《静女》城隅下的焦灼和痴情、《硕人》的细腻刻画相比较,《》实在是一首简单(语言简单、韵律简单)不过的作品了,但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的一番奇想顿使它身价百倍:“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闻一多继踵接武:“揣摩那是一个夏天,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是一个多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