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93 浏览:69938

摘 要:台湾50、60年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处于台湾文学的盲点,本文试图从该时期女性作家的研究入手,探寻二十多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脉络,分三个时期细梳了大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状况.

关 键 词:台湾文学;女性文学;台湾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06)3-0053-04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以反映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和对家乡故土的怀恋为主题,承继的是“五四”女性文学的血脉;之后经历60年代的西化风潮,在求新求变中摸索发展;70年代的女权运动唤醒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终于在80年代的台湾文坛形成了“新女性文学”的浪潮.

尽管两岸女性文学生长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但孕育于同一中华文化母体的事实,使她们在隔绝三十年后的再见中并不感到隔膜;对女性的平等与独立的追求更把她们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台湾女性文学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新鲜而亲切的面目吸引着大陆研究者的关注.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建构中国女性文学学科的重要部分.

新时期以来,大陆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隐到显的过程.如果把1979年第3期《上海文学》发表的张葆莘的《聂华苓二三事》看作发轫之作,大陆的台湾女性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二十多年,依赖一批研究者的摸索实践,从初步的介绍赏析到严谨的学术研究,从单个作家作品到对女性创作整体状况的把握,再到对台湾女性文学特质与价值的深层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局面.

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台湾50、60年代的女性文学研究状况作一综合考察.按照研究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拓荒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期;9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合研究时期三个阶段加以综述评析.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拓荒期

新时期以来,借着改革开放之风,许多移居海外的台湾50、60年代的女作家回国探亲,例如:聂华苓1978年携夫归来,旅美的台湾作家於梨华1979年也回国探亲,之后,有关这些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开始在大陆出版.如聂华苓的短篇小说《一朵小白花》发表在安徽文学1979年第11期上,其归国散文《三十年后――归人札记》也在198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桑青与桃红》、《失去的金苓子》和短篇小说集《台湾轶事》也在同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於梨华的名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也在1980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其他重要作品也在80年代初出版.

随着作品的出版,必然带动对这些女作家作品的研究和评介.加之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三通”.对峙三十年的海峡两岸局面有所松动,一些报刊杂志开始陆续介绍台湾作家、作品.台湾文学研究也随之启动.在这种形式下,1979年第3期《上海文学》发表了张葆莘的《聂华苓二三事》,这可以说是台湾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开篇之作.

张超在《文学评论》1983年第4期发表的《借欧美现代派之琴,唱中国流浪者之歌(论於梨华的创作)》也是较早的研究作品.该文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和流浪主题几个方面论述了於梨华的创作.1982年陆士清、王锦园的《试论聂华苓创作思想的发展》也从创作思想和手法角度评介了聂华苓的作品.

除了以上两个旅美作家外,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1983年由导演吴贻弓拍成电影,一时家喻户晓,林海音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台湾女作家.该作品198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封祖盛的评论《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而且同年《文汇月刊》第3期刊登了插图版的《城南旧事》,伊明在该期配有评论《林海音和她的城南旧事》,介绍了《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蔡美琴《林海音小说创作初探》一文论述了林海音作品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此外,1984年姚基在《文化娱乐》第7期上发表了《夏承焘和台湾女作家琦君》一文和潘梦园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魂牵梦索忆故乡:试论琦君怀乡思亲的散文》,算是比较早的对琦君的研究论文,分析了琦君的散文的怀乡主题.

由以上简单资料的论述可见1985年之前,大陆对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限于对个别作家作品的评述.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部分女作家的创作较受重视,即“借欧美现代派之琴,唱中国流浪者之歌”的海外女作家,主要有聂华苓、於梨华等.此外零星进入研究者视野的有林海音、琦君、张秀亚、苏雪林等,多为50、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其作品承“五四”新文学传统,或反映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艰难处境,或表达对大陆家乡风物人情的怀念,因而易于得到大陆文坛的认同.但是在1985年之前,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作为群体的台湾女性文学的存在,只是孤立地进行单个作家的研究,且明显带有政治意识的痕迹.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50、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真正的拓荒始自80年代中期.1984年“一国两制”方案提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沪、闽、粤等省市大学和社科院组建了专门研究台湾文学的机构.除较早的《海峡》之外,国内先后创办了一些刊登台港及海外文学的大型期刊(主要有《港台文学选刊》、《四海》、《华文文学》、《海外文学》等).1987年,台湾当局在世界潮流和两岸形势推动下,宣布对大陆“有限开放”.1988年,两岸学者的互访得到有条件的许可.资料获得途径的扩展和渐渐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大陆对同时期的台湾文坛的面貌有了整体了解.

80年代的大陆文坛和台湾文坛都处于多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女性意识蓬勃发展的时期,加之当时新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都为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80年代中期,开始了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工作.而且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潮大量涌入,批评界也在寻求文艺理论的突变.这种努力以1985年掀起的“方法热”达到,开始形成“新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符号系统和新的思维方式”.

加之当时两岸关系的缓解,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也可以实现与同时期文学文本及文学理论的评述共时.较之上一个时期,本时期对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不再仅仅限制于50、60年代第一代台湾女作家及其作品.而是更多地把目光对向同期女作家.古继堂的《八十年代台湾青年女作家群》可说是大陆对同期台湾女性文学作整体研究的发端之作.此后同类文章继之而来,到80年代末,基本勾勒出台湾女性文学的大致轮廓并初步展开了对新女性文学及代表作家的专题研究.

这时,开始将50、60年代的女性文学放在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将其作为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历史时期分别论述.如高华在《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中将本时期的台湾女性文学分为:以苏雪林、谢冰莹、张爱玲为代表的大陆摩登文学的延续;以林海音、琦君、琼瑶为代表的记忆怀乡与适应现实参半;以聂华苓、於梨华、欧阳子等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