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会评述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95 浏览:96465

2006年7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与吉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中国内地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学者、作家共110多人与会.

国务院侨办刘泽彭副主任、吉林大学赵继副校长,和国务院侨办刘辉司长、刘中树教授(吉林大学)出席了开幕式.刘泽彭副主任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华文文学的研究、推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华文文学作家、研究者在传播、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饶子教授,台湾佛光大学黄维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展望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前景,并就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知识视野、观念方法等问题提出建议.

本次会议以“共创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为基本主题,在整体把握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创作动态的基础上,侧重就“华文文学学科定位与学术发展”、“文化地域与华文文学生态分布”、“启蒙思潮、救赎意识与历史书写”、“东亚汉学与文化传承”、“华文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等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讨论.会前共收到论文80余篇,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会议论文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

一理论建设与方法论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新的学术领域,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正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及作家的认同与回应.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已有了丰硕的成果,学科意识日趋强化,学科理论逐渐完善.就学术发展历程而言,这门学科已经不再年轻,但要成为具有经典意义的成熟学科,仍要面对许多艰深的课题,这些学术的考验来自对华文文学创作态势的把握与引导,也来自对既往研究范式、思维观念、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建.饶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推进与深入,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前景,以及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现在我们还缺少有理论体系能构成学科依托的权威著作,这是本领域研究者们急待努力去做的一件大事.”

对学科定位与理论建构的讨论,始终是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合理有效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学术成熟程度,也为生成新的学术话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问题是:如何建构合理有效的理论体系杨匡汉(中国社科院)在《路和桥:我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主题发言中,分析了华文文学学科定位与研究路径的特点,提出要在文化、历史、心理、审美多重维度的交融中推动研究的转化与提升.刘登翰(福建社科院)以20世纪美华文学的发展态势为例,从移民类型、双重经验与越界书写的考察中,认为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不能就文学谈文学,还要关注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生存史.这种世界性的生存体验是世界华文(华人)文学的发生学基础.张福贵(吉林大学)从“学科信念,文化属性、现代意识、人类尺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华文文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理念.

易崇辉(汕头大学)从学科命名、学科归属、学科立足的尴尬处境等方面讨论世界华文文学的学术发展问题,认为中国大陆目前的文化与价值意义重建主要是重视两方面的资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一是西方文化资源,事实上还应该有第三种文化资源,即台港澳及海外华人这方面的文化资源.既然价值与意义虚无是―个世界性的问题,那么考察台港澳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和所在国文化挤压时如何回应、重建自身的文化,对于中国大陆的文化建构与文学创作就特别有借鉴意义.庄伟杰(华侨大学)也谈到华文文学学科定位的困惑问题,认为可以从对“华文文学/华人文学”、“边缘性/第三文化空间”、“生存性/精神性”、“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全球化/本土化”等几组关 键 词或命名的辨识中,把握华文文学的文化生态与研究路径,以规避这一学科在研究过程中因定位暧昧或定位漂移而引发的问题.

袁勇麟(福建师大)从文学史观的讨论中提出学科建设的方法论问题,他以大陆学者刘登翰、杨匡汉、黎湘萍、朱立立撰写的四部台湾文学史为典型,从国族想像与精神私史两种叙事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分析了“书写主体的位置”及其思维观念对研究者理论视野的潜在影响.王金城(北师大)从文学史书写格局的问题谈起,认为学界使用“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术语时采取了变通的表意策略,由此造成文学史书写中对一些区域性文学的矛盾定位,当前有必要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边界及“中心’与“边缘”等问题进行重新辨析.王性初(美国《中外论坛》杂志)呼应了这个话题,并进一步提出海外华文文学史书写的“平衡”问题:既要在文体内平衡(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还要在文体外达到平衡.不能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偏废.何与怀(澳大利亚悉尼华文作家协会)也从“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单向回归还是多元升华”“世界华文文学多元文学中心;应该肯定促进还是否认促退”等几个关系的辨析谈起,对中国大陆一些华文文学史的写作观念进行了反思.

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定位与学术发展的探讨并不是本领域的一个新问题,但老问题的新提出,新提出的新结论,却显示了本学科研究者扎实努力的成果,为学科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地域与华文文学生态分布

随着全球化发展及海外移民的增加,华文文学在传统的故园书写等主题之外呈现出更为纷繁的文化地域色彩,并以丰富的思想含量和文化信息给研究者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饶子教授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处在中外文化相遇、碰撞的最前沿,其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与矛盾值得关注,就研究视野的拓展而言,应当重视下述问题:第一、要探索、研究各国华文文学在与异质文化交流以后形成的新形态、新特点.第二、要对海外华文作家、学者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是:1、文化向外移动后对母体文化的创造性重建问题;2、探讨其在向外移动后的某些文学共相;3、进一步发现和阐释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性意义.第三、要重视这一领域的经典文本研究.与会学者结合华文文学发展特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王列耀(暨南大学)分析了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婚恋叙事框架,提出在―个由多元族群组成的国家中,华人的族群意识与所在国主体族群之间能够形成既互为“他者”、“异族”,又互为借鉴、补充的关系,这种共生、互动的发展机制丰富了华文文学的叙事空间,也给民族文化的自审提供了可能.与他的观点相呼应,许文荣(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用“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观点分析马华文学的创作意识与美学特征.认为正是这种共生、互动的发展状态使它区别于只有本土性及现代性的马来文学,也与只有中国性和现代性的大陆现当代文学形成对照,考察马华文化的发展轨迹,不能脱离这种“三江并流”的本质关联.朱文斌(绍兴文理学院)在发言中追溯了东南亚华文诗歌本土化进程的历史状况,指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本土化最初却是悖论地在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下完成的,讨论海外华文文学的主体性必须回归到历史语境中去.

比较而言,台港文学研究在华文文学研究中起步较早,学术积累较为深厚,如何在资料的发掘和使用中强化问题意识,是对研究者学术素养的一种考验.研讨会上,朱双一(厦门大学)对当代台湾文学的文化思潮背景的评判,郑明(台湾玄奘大学)谈台湾政治小说的现实投射问题,曹惠民(苏州大学)对台湾“同志书写”的性别想象及其元素的分析,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1970年代台湾新诗发展轨迹的梳理中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讨论,李娜(中国社科院)由“1990年代以来台湾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雾社事件’论述”而展开的文化政治解读,蔡益怀(香港《作家》杂志)对香港流浪小说模式的论析,都能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引入新的学术信息.陆卓宁(广西民族大学)对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生态的追思,樊洛平(郑州大学)对台湾新移民女作家“故园书写”情结中蕴涵的性别特征的分析,从女性创作视角台湾文学的结构形态.刘红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编辑部)从对赖和新文学理念的分析中,梳理启蒙思想在2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理论建设意义;藤田梨那(日本国士馆大学)以“人的文学”的实践为评判尺度,尝试讨论司马桑敦的文学个性;徐秀惠(台湾彰化师大)以“启蒙、现代性与故土书写”为观照视角,讨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发展的类型,都有意识地回应了“启蒙思潮、救赎意识与华文文学”这个议题.

“新移民文学”是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传统的留学生文学相比,新移民文学在主题、人物、文化体验、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王宗法(安徽大学)认为,海外新移民小说在历史的演进中呈现出文化心态的递进式变化,由“边缘人’的悲哀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再到“自觉的‘世界公民’意识”,新移民书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特定族群生存状态的记忆,而且也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形象反映与展望.吴华与徐学清以加拿大华文长篇小说为点评对象,讨论了移民文化的特质与新移民生存体验的冲突问题.陈瑞琳(美国)在《迷失与突围: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文化移植》的发言中,评述了海外女作家虹影、张翎的创作道路,对新移民文学文化人格的精神重建进行分析.刘俊(南京大学)以“北美华文文学中的台湾作家群与大陆作家群”为讨论对象,从知识构成到文化体验,比较了不同地域作家个性特征的体现方式.蒲若茜(暨南大学)则通过梳理近二十年来中国台湾、大陆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一些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三东亚汉学与文学教育、文化传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汉学研究始终是带动学术生长点的重要范畴之一,中国大陆出版了数十种海外汉学论著,学术界对汉学研究的关注和热情,也成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本次研讨会特别提出东亚汉学与文学教育、文化传承等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是希望对文化传播过程的特征与症结性问题给予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尝试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

黄维(台湾佛光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倡导用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华文文学研究,本次会议上他组织研究生做的学术专题论文集,运用《文心雕龙》中的批评理论解读余光中、黄国彬、高准、夏宇等人的作品.他认为华人文学学术界唯西方的马首是瞻,思维观念背后呈现出民族自卑感与民族无知症,我们有必要好好学习中国传统的文论,于文学研究、批评时力求中西合璧、择善而从.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调整基础教育观念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立场,他认为任何语言和文学的学习都包含文化的传播,文学教育的介入使个体与民族的人性书写更见充实,因此应当重视对具有族群特征的中华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传播的问题.

对东亚汉学传承的研究,以往较受重视的是中日文学的比较研究,张福贵(吉林大学)在会议论文《东亚文化意识的反思与中日比较文学的理论缺失》中,对中日比较研究的特征及症结所在进行了探索.他指出,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相比,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往往选取了一种与之不同的研究路向:由具体实证研究到实证研究.这种研究路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研究对象的分析变得极为精细,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历史真实性和学术可靠性,但另―方面,如果以此为起点而又以此为终点的话,最终实现的也可能仅是一种“知识”的描述和“事实”的证明,而非“意义”或“思想”的阐释和总结.“事实―异同―原因―模式研究,才是影响研究和关系研究的全过程,才使学术思想趋于完整,研究也才包含有‘意义’”.

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降下了帷幕,但学术的争鸣与反思是没有止境的.刘中树教授(吉林大学)指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对在世界文化中创造中国现代先进的民族文化,对新创作美学价值的沟通与认同,对“现代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和思想文化的当代反思,以及对推动全球文化、文学交流,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期待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以其世界性的视野、多样的文化身份、多元的文化属性和跨文化的言说语境,对21世纪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

本次会议中顺利地进行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领导机构及理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饶子连任会长,杨匡汉、刘登翰、王列耀、曹惠民为副会长,王列耀、杨际岚担任秘书长,学会特聘曾敏之、张炯为名誉会长.

(吉林大学白杨、王俊秋整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