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由《衡·本性》先秦两汉人性观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23 浏览:16655

摘 要:王充在《论衡本性》一篇中记录了之前先贤们对于人性的各种不同的见解与理论,为我们梳理出了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人之本性的思想发展与演变.其中除了熟知的性善性恶论,还引述了其他多位思想者对于人性的思考,更有如告子这样已经模糊表达出了人性不在善恶,而处于的深刻哲人.但这样的声音终究不被社会主流理解、接受,最终令我们对于人性的讨论在数千年中局限于善恶之间.

关 键 词:《论衡》;性善论;性恶论;

作者简介:王素洁,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2

言及人性观,大多国人都只知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并且以为先贤们只顾着教人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并没有西方辩证的思维精神去探讨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而是.然而事实是,我们的先哲们不仅都言及或暗示了他们对于人性本能的思考,而且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的确出现了对人性多种不同的声音.虽然记录这些观点的部分书籍在漫长的岁月中失落散佚,但我们却仍能从王充的《论衡本性篇》中看到那些哲人们对于人性的激辩与思考.

《论衡》是东汉王充所作,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出身低微,却依靠天赋和努力,博览群书成为饱学之士,著有《政务》、《讥俗节义》、《养性》、《论衡》四部书籍,前三部已经亡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论衡》一部,集中地反映了王充的思想.现存《论衡》八十五篇(其中《招致》仅存篇名),《自纪》、《对作》两篇是王充的自传以及对《论衡》的说明.《论衡》中内容非常丰富,但只有其中的不信鬼神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被人所熟知.但实际上,《论衡》中有着诸多关于“性”“命”及与之相关的思想言论.特别是在谈及“性”的命题时,王充用《本性》整整一篇来回顾陈述了之前智者的人性观点.

《论衡本性》大体上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安排了一系列先贤对于人之本性的论点.第一组陈述的是以孔子弟子世硕为代表的孔子弟子.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既有善又有恶,如果着意培养善,那么善就会加强,反之,恶就会被助长.其他如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等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也都认为性有善有恶.这几位孔门弟子,原本都留有著述,但在漫长岁月中,除了后人辑佚的《漆雕子》十三卷外,都已经失散亡佚了,我们仅能从王充的叙述中得知他们对于人性的观点和看法.此外,我们借由这些孔门弟子的想法可知孔子一定不曾明确的表达过人性是善是恶.孔子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同时又秉着有教无类的态度教育和传播自己的理想信念,可见孔子是明白人性之复杂的.


第二个王充引述了孟子的观点.后人多认为现《孟子性善》是后人伪作,但王充在这里所用的句子,与孟子性善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至于恶,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但王充在这里引用了商纣王,《左传》中羊舌食我和丹朱的传说故事,说明人并非全部天性善良.虽然这些反驳的论据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多少说服力,但孟子的性善论毋庸置疑的有些过度理想化.不过王充在反驳孟子的论点后又说婴儿没有抢夺之心,这也证明了孟子的想法是有其合理性的.这样的前后矛盾,表现出了王充本身对人性根本的不确定和犹疑.

在孟子之后,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这位告子就是说了“食色性也”[1]的思想家.这里王充说他“论性无善恶之分”,可见告子的认识是最简单,同时又最接近现代哲学对人性认知的.在告子的理解下,性无善恶之分,而是“食色”这样的本能,是.遗憾的是,告子这样的思想却不曾被主流所接受,甚至几千年来在《孟子》中作为应该被批判的对立面而存在.甚至在当时最自认思想独立并且有反叛精神的王充,也用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话来断定告子所说“徒谓中人,不指极善极恶也.”其实王充恐怕也找不到什么事实来驳斥告子的见解,却又不愿意接受这样自然到有些的认识,于是要说“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要这样用圣人之言将极善极恶的人从中除去.用这样的拒绝承认,让告子的思想失去它本身的深刻,而变得肤浅而片面.

接下来王充介绍了荀子的性恶论.荀子作《性恶》篇,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者,以为人生皆得恶性也;伪者,长大之后,勉使为善也.”意思是人天生性恶,善都是长大之后勉强自己伪装出来的,这样的论断当然是有些极端偏颇.王充用后稷和孔子,石头和兰花作为论据反驳荀子的性恶论.后稷和孔子对于我们都太遥远,显得不够真实,但毋庸置疑,我们也相信人的确能够在某些时刻突破善恶的界限,闪现出人性伟大的光芒.只是,在这里王充再一次用婴儿为例,说荀子的性恶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可见王充对人性的理解依然跳不出善恶的界限.

接下去王充介绍了陆贾的人性观点,王充所引用的句子,我们无法从现存的《新语》当中找到,但是王充应该是有所依据才这样引述的.陆贾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礼义,人也能明白到自己是从天地那里接受的礼义之性.性善的人自然就能从善;性恶的人,虽然也能明白何为善,但仍然会违背礼义作恶.礼义来自于人的本性,不是靠人为得到的.陆贾的这种观点有些自相矛盾,如果人天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明知善而不为,偏要做恶呢?如果人为得不到善,那么圣人教化岂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么?

这之后就到了汉代大儒董仲舒.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此时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2].董仲舒对人性的观点就是汉代主流的观点.在王充的这篇《本性》中所引用董仲舒的话,也不曾见于现存董仲舒的作品当中.但是其内涵是一致的.董仲舒在现存《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本性》中则说“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这两句话用后世受到董仲舒思想影响的《说文》中解释“情”与“性”两字的注解来诠释或许最精当而简洁:“情,天之阴气有欲者;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董仲舒用阴阳内外的概念解释了人性的复杂.

之后的刘向也用了阴阳内外的概念,同时他还沿袭了性与情的分类.但是他将董仲舒的性情与阴阳、内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搭配,并且觉得善才是天生就有的.刘向认为“性,生而然者也,在于身而不发.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这样的说法更加证实了董仲舒的理念在汉代的确是有着指导思想方向的强大力量,刘向没有怀疑董仲舒什么是情,什么是性的定义.但刘子政觉得性,也就是人性的善,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情,也就是欲,是接触了外部世界才产生的.所以刘向是用“情与性”、阴与阳、内与外的表达体系,说明了自己“性善论的观点”.但是王充在理解刘向时没有将性和情的定义与之前董仲舒的定义等同起来,于是对于王充来说,刘向并没有说明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其实,王充是太纠结于人性善恶的界限,无法跳脱出善恶的两分法去理解人性,才会在最后感叹“由此言之,事易知,道难论也.”王充在最后依然将人性也局限于高低贵贱的类别,故而他无法看到在善恶之后都有着同样的动机,这动机就是.虽然的表现不同,但它们都只是内心驱动自身行为想法的而已.这就像王充不明白水、土、物、器在本质上都不过是具体存在的物质一样.

而土质与水质的不同,更是微观而具体的区别,本质上连构成都是一模一样的.人性是善是恶更与才智无关,才智高者损人害己的也不在少数.王充看过了这么多观点,最后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而告子这样看到了本质的思想家却只留下一句并未被人们当真作为人性根本的“食色性也”,实在更加令人惋惜.

注释:

[1]《孟子告子上》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