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风格的流变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20 浏览:19971

前言

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学创作关注现实生活,强调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注重对于社会阴暗面的批评和抨击,因而长期以来新加坡英语文学就是一种现实主义特征明显的文学创作,许黛安教授认为“新加坡英语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十分明显.随着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也开始发展壮大起来,这两种风格的文学创作构成了新加坡英语文学的主旋律.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后期一些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文学创作开始出现在新加坡英语文坛,虽然这种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文学创作还不是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的主流,但是却显示了新加坡英语作家们接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而进行的大胆尝试,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是贯穿新加坡英语文学整个发展历史的主流文学创作,期间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经历了朴素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三个时期.

1.早期的文学创作――朴素现实主义 在新加坡的发展早期,准确地说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当时的英语文学创作并不成熟和发达,因而当时的作家只是简单地记录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缺乏系统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觉的现实主义创作意识,“尚处于文学创作的初创阶段”,带有朴素现实主义的特征.在新加坡文学的源头《马来纪年》(sejarahMelayu)中的有些记载就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实性的记述,这种早期的文学作品,无论从写作技巧还是思想深度等方面来说还都是处于文学发展的初期,带有朴素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特征.阿卜杜拉(AbdullahbinAbdulKadir)的自传体小说《阿卜杜拉自传》(HikayatAbdullah)记录了作者从马六甲迁移到新加坡的过程.在这本小说中,阿卜杜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发生在新加坡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朴素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特征,因而,阿卜杜拉的小说是新加坡英语文学史上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这两本新加坡文学典籍之后出现的文学作品大都来自英国旅行者和暂居这里的英国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也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生活在新加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朴素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特征.如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Bird)的《金色半岛》(TheGoldenChersoness)以笔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新加坡的一些经历,是带有鲜明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


随着英语在新加坡的传播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使用英语进行写作.他们从当地人的角度记录和描述了早期的新加坡人民在这里的生活.当时的很多作品都载于《海峡中文杂志》(TheStraitsChineseMagzine)和《海峡中文年鉴》(TheStraitsChineseAnnual).在这两本杂志上刊登的很多诗歌和短篇小说都取材于当地的生活,记录了殖民地早期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刻地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具有朴素现实主义的特征.

总的来说,在新加坡英语文学发展早期出现的作品,在内容上比较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大的真实性.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从写作技巧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比较薄弱,当时的作者还没有能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来烘托气氛、塑造典型人物,因而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种朴素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

2.中期的文学创作――批判现实主义 随着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加坡本土作家开始了文学创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为特色的文学创作.该时期的作品大都关注现实生活,揭露、批判黑暗和丑恶的社会现象,显出了极其鲜明的批判性.该时期的作品强调高度的真实性,林雪利认为“新加坡本土英语作家的写作内容主要是对于当地人生活的关注,表达的是新加坡人的思想和情感”.由于作家们的写作题材大都来自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因而他们的作品带有很强烈的真实性.通过作家们精心的艺术描写,在作家们的作品中,该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经典的艺术形象.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在马来半岛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作家开始关注马来半岛的民族独立与自主.反对殖义、要求民族独立成为这个时期很多作家关注的主题,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在英国殖民者统治下新加坡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当时黑暗的殖民政府作威作福的丑态.如詹姆斯谱图切利(JamesPutucheary)的诗歌《劳动者之歌》(TheSongofWorkers)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生活在新加坡的劳动者的艰难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殖民者的工厂里像奴隶一样的工作,对于当时的殖民政府是一种严厉的批判.

1965年新加坡和平建国,随着民族矛盾的消失,反映殖义和民族独立的作品消失了,但是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继续着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只不过作家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民族矛盾等内容.随着新加坡的独立,新加坡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新加坡人经历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普遍出现了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面临着极大地挑战.新加坡的现代化对新加坡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新加坡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病态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功力、自私、冷漠、不择手段也成为新加坡社会的通病.因而在这个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品很多关注的都是在新加坡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种种病态,甚至是丑恶的社会现象,对于这些现象作家们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林宝音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当代新加坡的社会生活,对于在商品生活中金钱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坏处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她的小说《毒牙》(TheSerpent’sTooth)之中,作者通过对一个普通新加坡家庭中的几兄弟的真实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的新加坡人对于金钱的唯利是图.林素琴(su-ChenChristineLim)的小说同样是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她的小说《饭碗》(Ricebowl)中,作者对于那种只关注个人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公德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戈培尔巴拉山(GopalBaratham)的小说同样关注的是新加坡的种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他的短篇小说集《虚构的经历》(FigmentsofExperience)很多故事讲的都是当时人们在一个物质至上的年代里,人们心灵上的迷茫.在他的小说《新婚之夜》(WeddingNight)中,作者通过描写了一对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在筹划未来生活的时候,对于物质的过度关心.在他们的心中感情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经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结合也并不是完全出于感情的需要,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物质利益的结合.通过这种描写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存在于新加坡人心中的唯利是图思想,发人警醒.

除了对于当时存在于新加坡生活中的病态、乃至丑恶社会现象的描写和批判外,还有很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当时新加坡的政治生活.

在新加坡独立之初,由于极其复杂的国内外情况,当时的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实行了相对来说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人民行动党都处于一种独大的状态,虽然说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新加坡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但是对于当时的很多作家来说,他们要求更加宽松的政治环境,渴望一个更加的新加坡,因而有一些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矛头指向了当时新加坡的政治生活,对于新加坡的政治生活进行了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杨的戏剧(RobertYeo)《新加坡三部曲》(TheSingaporeTrilogy).在这三部曲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对于当时新加坡的政治压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总的来看,在该时期,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风格依然在继续,只不过作家们更加关注于现实生活,有意识地用手中的笔来揭露和批判现实当中很多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使得该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

3.后期的文学创作――新现实主义 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后期,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繁荣稳定,使得新加坡社会主要矛盾消解,文学创作中的批判性大为减弱,趋于平缓.总的创作风格虽然依然是描写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但是内容已经不再是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作家们更多的是描写在新时期新加坡人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反应东西方文化冲突成为新加坡英语文学在该时期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有很多作品关注个人情感、婚姻道德等,以及以游记和怀旧为代表的休闲文学也成为重要内容,文学创作具有新现实主义的特征.

莱克斯雪莉(RexShelley)的长篇小说《虾人》(TheShrimpPeople)讲的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巴莎作为一个欧亚混血儿本来在新加坡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后来社会变革将她卷了进去,她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作为一个欧亚混血儿,在新加坡她无法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因为在东方人眼中她是个西方人,而在西方人眼里,她又是个东方人,她无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她的身上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冲击和融合.最终,巴莎也没有能够真正的适应一个东西方文化混合身份,这深刻地反映了在新加坡成立初期,新加坡人在面对东西方文化激烈冲击时矛盾与困惑的心理.

在新加坡新锐的英语作家吴恩(WalterC.M.Woon)的成名作《辩护者的魔鬼》(TheAdvocate’sDevil)中,也表达了这种文化认同上的困惑.小说的主人公丹尼斯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确定了培养方式和目标,那就是要成为英国式的绅士.于是他被送往英国读书,当他学成回到新加坡以后,他觉得自己在家乡反而成为异乡人,小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了“无家可归”的流放感觉.然而丹尼斯的家人本意是希望丹尼斯能够被两种文化同时认可,其结果却是在两种文化中他都无法找到自己的认同与归属.在英国,丹尼斯是一个异乡人,被他的英国同学看做是东方人,而在他回到新加坡以后,他同样被新加坡人看成是“陌生人”.小说以这种方式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在文化认同上的困惑.

在新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反应新加坡人民在艰难的情况下建设国家的内容,如斯黛拉孔(StellaKon)的戏剧《埃莫罗德山的艾米丽》(EmilyofEmeraldHill)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新加坡女性的形象.该故事反映了新加坡在建国初期艰难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以及新加坡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反映新时期新加坡人情感生活的作品也是该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女作家都创作了与爱情主题有关的作品,但是作家们已经不再是用批判的眼光来观察,而是从一个中立的立场来关注新加坡人在新时期的婚姻和恋爱.陈慧慧(HweeHweeTan)的小说《玛猛公司》(MammonInc.)中的主人公邓(Deng)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她受过西方的高等教育,崇尚男女平等,独立自主.在她青梅竹马的男友向她求婚,希望她做个家庭主妇的时候,她拒绝了,因为她认为她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在年青的一代眼中,男女是平等的,他们所描述的爱情故事中,女性不再是出于配角的位置、以一个悲剧人物出现,而是处于主要位置,起到主导的作用,决定着爱情和婚姻的前途.

随着新加坡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游记和怀旧为代表的休闲文学也成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新加坡地处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化交会的地方,来到新加坡旅游的人很多,游记文学成为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谭梅清的(TanMeiChing)《穿越距离》(CrossingDistance)由一系列与游记有关的短篇小说组成,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时的见闻.科林常(CohnCheong)的长篇小说《丹吉尔人》(Tangerine)讲述的是新加坡的记者尼克在越南旅行期间的故事,作者从一个外来者的眼中深入地观察了越南社会的生活,从而改变了自己对于越南的固有的一些偏见.

怀旧也成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内容,现代化给新加坡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也给人们的道德和精神带来了很多的冲击,使得人们把目光投向过去,试图从过去找到未来的方向,因而在该时期新加坡英语文学有很多的内容都是怀旧的内容.帕特里斯亚王(PatriciaWong)的短篇小说《纪念罗宾逊》(toRobinson)中,作者用带有忧伤的笔调描写记述主人公在罗宾逊百货大楼购物的经历,作为当时新加坡最著名的百货大楼,罗宾逊可以说承载了整整一代新加坡人的文化记忆,然而令人怅然的是,罗宾逊由于一把大火而毁掉,从此消失在新加坡人的记忆之中,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英语文学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经历了朴素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三种不同的风格.

二、浪漫主义文学创作

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反映现实、记录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是其主流,但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想象大胆丰富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在新加坡英语文学发展史上同样源远流长.

在早期的经典《马来纪年》中有关新加坡的两篇故事就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色彩.第一篇是《新加坡名字的由来》,该故事讲述了新加坡早期定居者班木纳王子从印度尼西亚迁徙到新加坡进行早期拓荒的故事.该作品想象丰富、独特,成功地塑造了新加坡早期开拓者班木纳王子的形象,使本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二篇小说《箭鱼的袭击》同样是一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这两篇新加坡文学的早期经典以奇特的想象、传奇的故事情节成为新加坡英语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滥觞,对于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的早期诗歌中也有很多充满浪漫色彩的作品,在王赓武(WangGungwu)的诗歌《夜晚的三个面孔》(ThreefocesofNight)中,作者将人类的微笑、痛苦以及日常的生活描绘成了人类的三个不同的面孔,这三个不同的面孔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代表了人类喜怒哀乐的不同的情感,诗歌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奇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早期,虽然出现了一些浪漫主义的作品,但是当时的文学创作依然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居多,而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真正繁荣则是在新加坡独立以后.在新加坡独立以后,作家们怀着对于新生国家的真挚感情,创作出了很多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涌现出了大批爱国主义的诗歌作品,埃德温坦布(EdwinThumboo)的代表作诗歌《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UlyssesbytheMerlion),用象征的笔调借用了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尤利西斯漂洋过海的传说,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想象描绘新加坡的开拓者历尽艰辛建设新加坡的过程,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在李祖凤(LeeTzuPheng)的诗歌《吾国吾民》(myCountry,MyPeople)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那种对于祖国的歌颂和热爱,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传颂一时的佳作.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加坡社会稳定,国民富裕,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去大自然中放松心情,于是出现了很多有关游记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游记作品成为很多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很多有关游记的诗歌都表达了在离开故土后的思乡之情,如菲利克斯常(felixCheong)的诗歌《离开》(Leing)和波金峰(BoeyKimCheng)的诗歌《在途中》(inTranit)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思念,诗人们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特征.

总的来说,新加坡英语文学的浪漫主义创作并不是主流的文学创作,但是随着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也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就.浪漫主义文学丰富了新加坡英语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对于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现代主义文学创作

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以反映现实和批判精神为主要特色.但是在新加坡独立以后,在和平的环境里人们的政治热情渐渐地淡化,现实主义的批判色彩渐渐地失去根基,因为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失去产生重大社会题材的条件.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加强,人们物质水平提高了,相应地在相对空虚的精神领域产生了表现自我的渴望.现代主义的象征、梦幻、暗示等技巧在揭示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和复杂体验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现代主义文学对于现代文明的批判,对于人内心世界复杂性的独特揭示与新加坡的社会发展现状相切合,因而在新加坡英语文学发展过程中,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外,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日渐兴盛.

现代主义文学多使用朴素迷离的意向、隐喻和暗示等手法来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辛纳塔姆比拉贾南(SinnathambyRajaratnam)的小说《老虎》(TheTiger)就是一篇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现代主义作品.小说充满了象征主义意象.可以看做是新加坡英语文学中较早的现代主义作品.

虽然新加坡英语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作品出现较早,但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却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新加坡的社会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文学都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新加坡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人生活日益稳定.很多作家从热衷于对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写转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作家们开始关注具有丰富、复杂特征的个体的人,同时作家们开始反思新加坡的现代文明,尝试着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因而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在新加坡英语文学中涌现出了很多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文学创作.格蕾丝查(GraceChia)的诗集《前进吧,女人》(Womango)中,作者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诗集中的诗歌在文字编排的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几乎所有的诗歌在文字编排上都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形式,如在诗歌《杨桃》(Starfruit)中,作者将整个诗歌行列排列成一个五角星的形式,用形式上的特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奥维蒂娅于(OvidiaYu)创作的剧作《三个形象各异的胖女孩》(ThreeFatUirginsVnassembled)用三个胖女孩在生活中的荒诞遭遇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病态、扭曲,整个戏剧的语言充满了混乱和荒诞的表达,充满了现代派戏剧的鲜明特征.

总的来说,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虽然数量上不是太多,但是它却丰富了新加坡的英语文学创作,表现了新加坡英语作家在文学创作方法上的不断创新,随着新加坡英语文学的繁荣,笔者相信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结语

在新加坡英语文学的长期发展历史中,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文学创作风格.文学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总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加坡英语文学创作风格的流变其实是与新加坡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学者霍顿认为“新加坡英语文学反映了新加坡人的生活,对于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正是新加坡英语文学作为新加坡主流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和巨大作用.

[注释]

①KohTaiAnn."The1960s:BeingtheSeeondGeneration:ADialoguebetweenLeeTzuPhengandRobeaYeo[J].MovingWorlds:AJournalofTranscuhuralWritings,2010(10).pp67―72

②IialS.talib.TheDevelopment0fSingaporeanLiteratureinEnglish[J].JournalofMuhilingualandMultieuhuralDevelopment,1994,(5).pp.419―29.

③ShirleyGeok-linLim.FindingaNativeVoice-SingaporeLiteratureinEnglish[J].Journal0fCommonwealthLiterature,1989.(24)pp30―48.

④PhilipHolden.PostcolonialDesire:PlacingSigapore[J].PostcolonialStudies,2008(9),pp34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