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创见是最大的抄袭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50 浏览:68120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后,5月26日,上海某高校博士研究生小唐说,他在作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一篇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论文抄袭事件,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 要、中英文关 键 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

有网友曾在上给我发过来两篇文章,让我鉴定一下是不是抄袭,并义愤填膺地说这种抄袭的文章居然上了某大型门户网站的评论头条,亏他以前还以上头条为荣云云.我瞄了一眼那两篇文章,回答他说,不管谁抄袭谁.这篇文章都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争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一个人在外面捡了一堆垃圾,而另一个人跳出来说这堆垃圾是自己的财产,那个人的行为是“偷窃”.如果有法官跑过来,一本正经地来分析或裁定此案中到底是否存在“偷窃”行为,那才真叫滑天下之大稽也.

凡地球人都知道,抄袭在中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媒体也真是少见多怪,竟然把这事当成新闻来报道,并把自己抬到了法官的位置上,也算是够荒唐的了.可以这样说,现在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中,真正有价值、有见地的能有千分之一也就很不错了,在剩下的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几乎没有任何创见、任何特色的文章中,你去鉴定它们在文字上是否有雷同,或雷同之处达到百分之多少,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抄袭”也好,不“抄袭”也好,谁都不比谁高明.

在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其实是“毕业仪式”的一部分,它只在乎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是否写了论文,至于论文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则不是它所关心的.一般进了大学后,几乎没有人因论文质量不高而不能毕业的.近年来,全国很多大学掀起了学术论文检测的,他们采用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将学生的论文与“中国期刊网”资源库中的文章进行比对,相同部分只要达到10%~30%,就将其确定为学术不端.其实,这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任何意义,“学术论文测谎仪”在这一“毕业仪式”中,充当的无非就是高科技道具罢了.因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缺乏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自他们读幼儿园开始,他们就被送进了一个慢慢地蚕食和扼杀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系统.等到进入了大学,还能保有这种能力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你要求他们写论文时不抄袭,恐怕最多也只能做到抄袭而不留明显的痕迹,或抄袭而不自知的程度罢了.何况,高等院校对他们的要求也仅止于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