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96 浏览:19471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关联、互为基础,本论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渗透、补充和调节功能,并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关 键 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内涵不同的两门学科教育,但从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目的来看,两种教育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互为基础.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正常健康的心理之上.同样,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单靠心理健康教育也难以实现.因为缺乏德育教育,就难以从思想意识方面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应对各种复杂关系的健康心态.两种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交互渗透十分紧密.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德育功能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教育目的.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如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包含着与德育相贯通、相渗透的内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在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使自己走向成功.其内容包括: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情绪情感的培养;健康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指导和教育等.高校德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四有"人才.它包括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的教育;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真善美教育等.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育人目标一致,内容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形式,它在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教育的实践中具有非强制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德育的渗透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不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标准等强加给学生.它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入手,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如咨询、讲座、心理训练等先取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后与他们共同分析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的思想原因,把道德要求贯穿了整个心理的教育辅导过程中,达到让学生按社会规范行事的目的.其隐蔽性体现在把德育要求融入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强制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解决了学生对空洞说教产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内容更具体、更实在,更容易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接受.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补充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情感交流打动学生.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受学生欢迎并逐渐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特点对当前的德育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传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它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与德育内容相互融合之处,其所包含的社会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性心理、人际交往、应付挫折,情绪调适,择业指导,人格发展等内容更为传统德育提供了补充.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预见性,超前性的特点,它所实施的内容是为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怎么写作的,因此在内容设置上,它侧重于心理层面,通过对众多心理案例和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而传统德育的内容侧重于思想层面,以思想意识的发展为教育主线,往往忽略了心理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德育内容更细致,更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同时,给传统德育以方法补充.传统德育主要运用理论灌输,说服教育,榜样教育,榜样引导,行为评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些方法缺少自觉性、主动性,很难达到道德行为的有效内化.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可以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心理训练、个别辅导等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调动并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提供应对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借鉴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可以做到点面结合,既注意到一般学生的普遍问题,又注意到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既重视学校教育,又重视自我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德育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上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在教育方法上德育以教师的灌输说教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用消极应付的方式,造成德育工作中常见的"两张皮".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接受德育理论的灌输时感到厌烦,没有兴趣.当教师采用规章制度、纪律约束来实施教育活动时,就会在大学生中激起逆反心理,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而在这一点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与德育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得它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到人格完善、职业选择,小到情绪情感,人际交往,是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的,在教育内容选择上比较贴切学生实际[2].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需求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学知识教学和咨询怎么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德育内容,并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传授给大学生,加强道德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使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明确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在接受这些德育内容时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不再觉得德育是死板的理论、空洞的说教,这样就增强了德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大学生心理悦纳的情况下来实施的,它遵从自愿、平等的原则.因此,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的德育内容实施教育时,很容易与大学生心理产生共鸣,消除逆反心理[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就是要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探索实施这些功能的途径和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特殊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一)以德育目标为导向,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为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怎么写作,既包括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更要有深层次的内容.教学咨询活动中,教育者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解决大学生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而且要在更高层次上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人格意识、行为、需要的优化.它是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的一个途径.在心理咨询中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学知识的信息的同时,也涉及一些道德方面的内容,就会在强调自我的同时也能进行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理解和道德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协调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在育人方向上与德育保持一致.

完善教学咨询人员的复合性知识结构

高校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之相结合,方法上相互补充,但实际工作中许多心理问题常使他们难以应付.心理咨询人员虽然可以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加以治疗和矫正,但其知识的局限性使得心理咨询不能更好地为德育怎么写作.因此,德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要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问题,保证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进修、自学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弥补其在德育领域的欠缺.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出身的德育工作者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他们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和实际工作经验,可攻读心理学或教育学双学位,提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能力[4].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学习.他们可以通过听课、交流心得、交流教育材料和信息、探讨教学方法等形式互补长短.特别是当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他们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用对方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换角度开展工作,从中获得启发.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切实的可行方案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切实手段.它帮助学生分析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具有向学生提供可行方案的优势.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网络咨询,常规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等等.其中网络咨询因其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平等性,隐蔽性的特点,在大学生中倍受关注和赞赏,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常规咨询中,咨询人员要把握学生自愿求助与心理咨询员主动怎么写作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缓解和消除.

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咨询人员可以在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问题、解决意义障碍、调节道德动机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心理咨询员可以运用心理疏导咨询法,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畅所欲言的气氛,让学生将心中积郁的苦闷和内心矛盾疏泄出来,减轻心理负荷,从而掌握学生心理症结之所在.还可以通过交友谈心法,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待以真诚,让对方感到友情与温暖,消除与咨询员的隔阂,将积郁的内心痛苦吐露出来,找到症结所在.心理咨询人员要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情境,通过测试、启发、交谈、暗示等方式,把握心理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利用心理教育的隐蔽性特点,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教育融入心理咨询的信息当中,引导学生按社会要求对自我、对社会以及对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行为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如激励、表扬等调动学生对行为方案进行实践的勇气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