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缺位现象与应对措施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972 浏览:71694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追求所在.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相对于美术课的技能取向,对其“美育”价值重视不够.美术教育工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取向,没有正视“美育”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美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缺位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缺失“美育”

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也做了明确阐述:“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然而,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些价值追求,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把“记住某些理论知识”、“掌握某些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忽视甚至脱离了对“美育”的追求.


(二)课程定位偏离“方位”

中小学美术教育属于普通美术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普及性美术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及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并非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或画家.但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学校和老师对美术课程的定位不当,以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传授为主,本末倒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育”作用的发挥和“美育”价值的实现.美术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美术和表现美术的手段,而非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美术教学应当适当、恰当地利用一些形式进行美术知识技能的训练,但切不可按专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否则,美术教育课程将成为一门倾向于“专门性艺术技能教育”的课程,而偏离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定位.

(三)教学过程缺失“艺术”

美术本身就是美的艺术,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审美.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美术教育应该围绕着“艺术”要求,并让这一要求贯穿美术教学始终.但是,一些美术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地给学生填鸭一些美术理论知识,或者是为了适应高考要求进行片面的美术技能辅导.这样,不仅让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失去了美术美育的作用.整个课堂教育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程式化地推进,失去情感的沟通、艺术地衔接.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反而抹杀了学生原本对美术的兴趣.

(四)课堂特征缺少“美感”

美术教育具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功能属性,但它的主要功能还是“美育”.可以说,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道德只是美术教育的一小部分.美术欣赏与历史等其他课程学科虽有共性,但是它在审美方面的独特性,是用历史知识、思想品德教育等无法取代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辅德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削弱审美教育,使美术课走进了误区,失去了美术学科的艺术性特点.导致一些美术课不像一门“艺术课”,而更像一门历史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

二.美术课堂教学强化“美育”的措施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美育”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明确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美育”价值是美术教育的主要追求.只有真正地把美术这门学科当作一门美育课,把美术“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学生才会感受到美术“美”的无穷魅力.

强化美术教学的美育追求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决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规定,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直重要作用”.这一目标既符合美术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设置美术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美术课的“美育”追求,强调美术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追求,真正地把“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

拓宽美术教育的功能途径

美育的范围是广泛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不容忽视.电视、网络、书画展览、专家讲座等与美术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对中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很多,并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网络都会介绍一些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而且很多内容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欣赏时多注意其中有代表性的绘画风格和技巧等,让他们充分感受美术强烈的表现力.这种多渠道艺术教育的融合非常有益.在对待商业美术方面,特别是在行画问题上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芬,对这类作品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耳濡目染中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帮助他们辨清“高雅”与“庸俗”,从而助推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美术素养.

美育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我们美术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热爱美术,热爱生活.另外,还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使美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效力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