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26 浏览:119014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一个概念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所以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本文从初中数学概念的形成及教学方式入手,谈一谈对初中数学概念的思考.

关 键 词:初中数学概念形成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面对升学的压力,题海战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但由此带来的赶进度、轻基础、重解题,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甚至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背概念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学生学而不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改变上述现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学方法,重视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学情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新概念及其意义.下面,笔者就数学概念的形成及教学方式,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益于概念形成的学习情境

初中生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怕吃苦,认为数学难学,容易知难而退,同时缺乏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所以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适当、有趣的实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去观察、归纳、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数学历史与数学家的故事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克服他们对数学的畏难情绪.如在教学“圆”的概念时,笔者从“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这一实际问题出发,然后引出“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能不能把轮子做成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呢?”“如果把车轮做成三角形,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三角形的车轮会使车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而圆形的车轮就不会呢?”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动态图片,形象地呈现出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圆的本质属性.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和探究,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教师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画图的过程,特别是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才能真切地知道自己出错的原因,才能准确地抓住概念的本质,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养成严谨的数学习惯,而不是凭自己片面的认识去解决问题.


三、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积极作用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期间,少不了教师的言语指导.首先,学生的言语是零碎的、繁琐的,甚至是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其次,为了体现数学的和谐美,有些数学符号的引入还是需要教师亲自指导、传授;最后,对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往往是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等活动获得的,语言不精练、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示范,给予纠正.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概念时,学生都能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来学习这个概念,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语言都不太精确,经常忘记加“整式”两字.

数学概念的形成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注重概念的形成,而不是直接介绍概念,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概念教学.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