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57 浏览:17973

关 键 词:《礼记》礼仪构建启示

摘 要:传统礼仪的繁缛、时代的发展以及礼仪规范国际化的趋势导致当前国人在知礼、守礼方面出现了混沌的局面.因此,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的过程中,在加强礼仪的普及教育、循序引导的同时,还应准确把握礼仪的内涵和实质,本末兼得.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内容博杂,涉及到政治、道德、哲学、历史、法律、祭祀、历法、地理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有对《仪礼》部分内容进行诠释的,也有探讨制礼深义、修身做人的.在礼仪之邦的中国,礼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历代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安身立命之道,礼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同时,礼也是各种事物的准则,“礼也者,物之致也.”(《礼器》)“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礼器》)也就是说,不依礼处事,就不会敬慎,不依礼说话,就不会让人尊信.

然而,有着优良礼仪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如今在知礼、守礼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令人困惑的混沌局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以《礼记》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典范规定繁缛复杂,过于琐细,一般人不易把握.这些礼仪典范从大到治国治邦,小到个人举止都作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体现血缘亲疏、人伦礼义的丧礼,传统礼仪规定更为繁琐,在丧礼的程式、服丧的时间、服丧时的饮食起居等方面都作了详尽要求,以至于当时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违礼.《檀弓上》就记载了鲁国贵族叔孙武叔失礼之事:“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子游曰:‘知礼’”《礼记集解》曰:“始死笄、,至小敛乃加素冠,盖殡殓者丧之大节,故不敢以不冠临之.笄、所以为变,冠者所以为敬也.《士丧礼》小敛卒敛,冯尸之后,主人至东房,袒、括发,乃反于室,而男女奉尸以于堂,今武叔袒、扩发于举尸出户之后,失礼一也.尸既出户,乃出户而袒,则主人不与于奉尸,失礼二也.袒、括发既后,故不复至东房,遂于出户为之,失礼三也.言投其冠,括发,以见其遽失节之甚.”①

《礼记》虽然使得社会个体举手投足均有“礼”可循,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如未能把握礼仪的精髓而照本宣科,亦会造成混沌之势.《檀弓上》有曾子和子游一番争议:“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而入.曾子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曾子穿着羔裘去吊丧,子游露着内衣吊丧.曾子于是在众人面前嘲笑子游.等到主人完成小敛,袒露内衣,用麻带束发,这时子游快步跑到外面,穿着吊丧的裘、带和进来了.曾子这才恍然大悟.据《礼记集解》:“凡吊者,主人未变,则吉服,羔裘、玄冠,缁衣、素裳,又裼而露其中衣,主人既变,则袭而加、带,其冠与衣犹是也,主人既成服,则服吊衰.”②


其二,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周公制礼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公所作之礼流传至今其义殆失已尽固然不说,其实在距周公不远的春秋时期,就早已礼崩乐坏.孔子本人也不得不感慨:“於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非礼也.周公其衰矣.”(《礼运》)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仪文化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礼器》:“礼,时为大.”所谓“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记》).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种因素的互相渗透,我国的传统礼仪自然也被赋予了许多新鲜的内容,礼仪规范更加国际化.中国现代礼仪正是在博取众长、借鉴吸收了古今中外合理、文明的礼仪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而形成的.由于现代礼仪体系尚不完善,再加上未能深入民心,因此,国人在循礼时或无礼可循,或有礼不循,或拿来主义.

《礼记》作为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既有封建时代的局限,又有一些超越时代的真理性认识.③这些“真理性认识”对于现代礼仪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礼记》之“礼”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礼之本.循礼并非机械地模仿,简单地套用,而是需要把握精髓、灵活运用.循礼不仅在形式上要墨守礼规,更重要的是在实质上要恪守礼仪.《郊特牲》:“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等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思想涵义,礼的表现形式是可以陈述的,而各种仪式的涵义却是难以知晓的.清代礼学家孙希旦认为礼所体现的思想为本,而其表现方式为末,“行礼固以本末兼尽为至,若就其偏者而较其得失,则又以得其本者为贵也.”④《檀弓上》:“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子夏虽然根据期除丧的礼规,没有过期,但心中还没忘记悲哀,子张则根据除丧可以弹琴的礼规,放下私人情感而努力做到.子夏、子张的表现虽不相同,却都是合乎礼义的.

其次,《礼记》之“礼”讲究真情流露,切忌刻意模仿、矫情逾礼.《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也就是说,礼有凭着仪节节制感情的,亦有借着外物唤起感情的.据此,“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有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礼记•,礼器》君子行礼,就是要竭尽自己的真情实意,有的是致以衷心的虔敬而表示虔顺的,有的是通过仪式的华美、器物的文采来体现诚顺的.君子所行的礼,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有直接表露的,有委屈而减缩的,有通行而平等的,有顺次而递减的,有减削于上而分布于下的,有推之于下而进之于上的,有仿效自然而不能完备的,有顺循尊者之礼而采以实行的.

因此,行礼切忌刻意模仿、矫情逾礼.据《礼记•,檀弓下》,鲁国人乐正子春的母亲死了,他强制自己连续五天没有吃东西,据礼只需三天,似有矫情逾礼之嫌.后来他后悔地表示:“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连母亲都不能得到真情,还能向谁表达真情呢

第三,《礼记》之“礼”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这不仅体现在《礼记》鄙弃了奴隶社会野蛮的殉葬制度,还体现在对生者和生命的关怀.据《礼记•,檀弓下》,陈乾昔卧病不起,嘱咐儿子尊己说:“如果我死了,那就一定要给我做个大棺材,让我的两个侍妾陪伴我,一边一个.”陈乾昔死后,他的儿子说:“用活人陪葬,是不合乎礼法的,何况又要装在一口棺材里呢!”最终没有杀害那两个侍妾.

《礼记》中有很多关于丧礼的规定,如《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这些礼规强调居丧期间,不要因过度哀伤而危害健康.据《杂记下》,居丧期间因哀伤饥饿而弄得视不明、听不清、走不正、精神恍惚、不知悲哀,这都是君子所担心忧虑的.因此,患病的居丧者可以饮酒吃肉,年到五十不要极度哀伤憔悴,年到六十不要哀伤憔悴,年到七十照常饮酒吃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怕人们特别是年老人遭遇亲属丧事而因哀致死.

第四,《礼记》之“礼”重视尺度把握,物情相称.《礼记•,仲尼燕居》:“夫礼所以制中也.”礼是用来节制行为使之适中的.《礼记•,礼器》:“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微者不可大也.”意即礼的规模有大、有小,表现形式有显著、有隐微.大礼不可以减损,小礼不可以增益,显著的不可以掩盖,隐微的不可以放大,要各求合宜得当.否则,“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记•,仲尼燕居》)


礼并非越繁越好,也并非越简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身份、地位以及思想情感表现的需要而定.礼不能擅自加丰,也不能擅自削减.《礼记•,礼器》:“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是故先生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齐国大夫管仲僭用天子装饰,盛饭的器皿雕镂花纹,系冕的组带用红色,宫室雕刻山形于斗拱,绘画水藻于短柱,明礼君子认为他太过分了.齐国大夫晏平仲,祭祀先人只用一个小猪肘子,小得不能遮住托碗的上口,穿戴洗过多次的衣冠去朝君,明礼君子认为他太简陋狭隘了.礼中有以多为贵的,是充分彰著心意的需要,礼中有以少为贵的,是着重内心诚敬的需要.古代的圣人侧重外在表现的礼是欢乐的,侧重内心诚敬的礼是尊严的,其表现形式,有以少为贵的,有以多为美的,既不可有意增多,也不可存心减少,唯求物情相称.

在礼仪发展的源流中,礼仪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剔除糟粕、继承精华的过程.新时期唯有推陈出新、准确把握传统礼仪文化,尤其是《礼记》的内涵与实质,才能进一步提高国人知礼、守礼的素质,才能使“礼仪之邦”名副其实.否则,当代人在循礼、施礼时必然会出现混沌的局面.在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进行默哀时,国人却不知如何行默哀礼,有举目四顾者,有抓耳挠腮者,有祈祷祈福者,有泣不成声者,有不修边幅者,(下转第24页)(上接第17页)有披金戴银者等殊不知,行默哀礼时,须服饰肃穆,脱帽致意,起身肃立,低头默哀.又如,近年来,我国一些运动健儿出席颁奖仪式时,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右手放在左胸前,高唱国歌.这一看似庄严神圣的举动实际上是模仿美国的升旗礼节.殊不知,我国于1990年6月制定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唱国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了避免混沌局面,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现代礼仪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加强普及教育、循序引导,还应在教育过程中借鉴以《礼记》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典范,准确把握礼仪的内涵和实质,本末兼得.

作者简介:吴蕴慧,文学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

①②④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0,204,202.

③闵卓.《礼记》的思想精华及其局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