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36 浏览:23689

摘 要:本文提出职业教育推行教学改革要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其中包括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才能把握专业建设的定位.阐述了关于课程体系改革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以教材改革为关键点,用行为分析法引导教材改革的新观点.

关 键 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材;改革

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内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二十一世纪之后达成基本共识,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以怎么写作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围绕着上述共识,教学改革也必须适应形势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改革几个层面入手,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促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本文将就教学改革如何适应的社会需求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需求

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需求,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需求除了企业需求之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谈到社会需求,目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倾向几乎是一边倒地强调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求(也就是就业的需求),办学为企业的需求怎么写作,学生必须适应企业的需求等等,却忽略了另一个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社会需求的一个主要构成.学生不认同学校的培养模式,不愿意来校学习或者缺乏学习兴趣,将来也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也无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立足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需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有一种倾向,一提到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就是加强文化基础课,似乎只有升学才是发展,这是十分片面的认识.

然而,就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企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还是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行业,相当多数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处于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落后、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低、劳动环境较差、劳动工资和利润水平相对较低的低水平运营状态,不少企业只是需要能够在一线工作的劳工,不考虑或者比较少考虑员工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尽管这不是未来企业需求的主流,但在当前却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是一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这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景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无论如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要经过社会需求的检验,学生发展的需求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促进企业需求的进步,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因此,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协调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二、根据社会需求把握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定位

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有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三个主要层面,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手段.

专业建设的涵盖面较广,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岗位能力标准、专业软硬件标准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专业的设置和方向的选择,也就是专业的定位.专业的设置既要和市场对口,也要兼顾学生就业的需求和职业能力发展.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现这样一种倾向,越是高层次的、复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专业的设置越是要求细化.在美国的大学里,MBA都要细分为酒店MBA、医院MBA、金融企业MBA等等,层次越高分得越细.究其原因是因为越高层次的、越复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需要人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所以人们不得不将专业面逐渐收窄,以便能够更加专才,提高就业的竞争力.这实际上反过来说明一个道理,越是比较低层次的、比较简单的教育和职业技能,专业的设置就应该通用化些,专业适应面应该更宽些.中小企业因为人力资源需求有限,需要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形容就是最好“秘书财务业务员”一身兼.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都希望将来的就业面会宽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从自身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出发,然后再根据以行业(如纺织、外贸等)、职业工种(如服装写作工、营业员等)定向为基础,结合专业技术分类(如服装CAD、染色等)和产品制造工艺,进行专业的定位,拓展复合型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适应性强的职业技能通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可以将原有的品牌专业和优势专业进行整合(比如将服装设计与工艺与服装表演整合,开设形象设计专业方向),增加学生职业的切入点,拓展了学生的技能面和就业面,形成新的品牌专业.

三、从职业教育的需求出发,解决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问题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建设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下层的教材改革提供整体的框架和课程标准,解决现存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专业改革带来的矛盾,也要适应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几点:

一是改革传统的专业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改革要打破原有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专业学科体系框架.在“三段式”的模式下,专业实训仅仅成为阐明和验证专业理论的附属品,单纯的技能训练又与专业知识理论脱节,变成了培养简单操作型的工人.新的课程体系中的所谓“专业课程”,与传统的专业课程在名称、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根本的区别.要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为主线,按照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顺序和难度来构建,以相关专业技能实践和专业理论和重新组合专业课程,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学科系统中,知识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但是在工作过程中,知识点却是分散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必过于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如果不在工作过程中被情境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并不大,反而令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要让学生在工作中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要改进工作又该怎样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持续发展能力,这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体现.

二是解决专业面和专业技能的矛盾.如果适应社会需求拓宽专业面,随之而来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专项技能的缺乏,什么都学过,但是什么都不专.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快乐学习.快乐学习的缘由来于兴趣.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对各项专业技能、技术课程或考证等,可采取模块化、分层评价的方式,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模块,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专业课程和技能的兴趣,使之产生满足感.要设置模块分层的教学评价标准,每个模块设置多层的学分,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加分,而不是像目前这种千人一统,千人一门学科一个学分的评价模式.学生可以此模块学分之长,补彼模块学分之短,真正做到宽基础、活模块.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专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色,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的特色就是专业的特色,当学生的特色显露出来了,专业的特色也就自然而出,学校的特色也就突出了.

三是处理好普通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的标准要宽泛、实用,要在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前提下,与相关的专业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协助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掌握更多的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语文课为例,这就可能意味着在一所学校里,有纺织专业的语文课,也有服装专业语文课,需要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语文教材.

四是克服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实习实训设施的不足,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桎梏之一.校本课程体系的改革,也要因地制宜,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实训项目和工作任务.否则再理想的课程体系,脱离实训设施的支撑,也无法实施.

五是关于企业实践的问题.企业实践也是纳入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课程体系中企业实践的较理想模式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可以从企业获得师资,将学生的企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但是这种条件和机会不多,而且不一定能够覆盖所有的专业.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专业吻合度还是不理想,而且学校对这方面的问题控制程度较低.因此,课程改革中企业实践的环节,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上,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要求让学生体验职业环境,遵守职业道德,了解行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学习遵守企业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等,为将来就业做一个铺垫.学校采取分段式的顶岗实习的形式要比目前普遍采用的第三年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理想,学生可以在二年级先下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再回校继续学习,第三年再下企业顶岗实习一个或者一个半学期.这可以给学生一个认识、反思、提高的循环,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学校也有一个检验、矫正教学改革措施的机会.

四、认识教材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明确教材改革的达成目标

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实施的支撑.没有教材的改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到目前为止,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文章、论文很多,但是能真正体现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主线导向的教材就相对较少,这就等于说课程体系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教材改革不一定非得等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整体框架完成之后才进行,可以与局部课程改革配套进行,取得局部的突破,积累经验.


为了体现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教材的形式、内容上都必须突破传统教材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比如现在的工作页教材等),为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工具.

教材建设的主要做法是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以教材为主导,以教材来搭建教学标准的平台,写作教学标准和教学过程,体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指导教师实施教学.也就是教材既要教内容,也要教教法,还要教教学评价、教学调查、教学反馈处理等等,改变以往那种课堂教学由教师自己来设计、组织教学的“个体化作业”的局面,促使教学改革向标准化平台、程序化操作的“专业化生产”的转变,完成教学由经验向程序的转变.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经验,所谓经验是一组行为的过程,如果能正确分析这些行为的过程,就可以把复杂的经验变为易控的程序,这种做法称为行为分析法.教材改革也要借鉴行为分析的方法,将教学过程程序化,反映在教材之中,指导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你不会组织教学、启发学生,不懂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环节,教材都能教你怎样做,告诉你理论依据.在这种规范的指导下,可以从整体上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偏差,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过程的程序化,使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教学蓝领,但并不意味着单调和缺乏活力,并不等于降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水平.相反,我们可以在教材中设计更多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对象整体的基础水平,可以在一个较高的教学标准平台上,给予教师更多发挥个人作用的空间,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导,满足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需要.所谓“教无定势”,应该是就此而言的,并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的发挥.另外,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不意味着僵化,因为程序也可以包含启发的流程、思维发散的流程等等.比如软件工程将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过程标准化,非但不影响软件的功能,而且大大丰富了软件创造力.这好比积木虽然简单,但是其组合的方式确是无穷的,这种组合就是创造.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这不是倒退,而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一个质的飞跃.纵观许多现代科学技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发展历史,就是人们不断把复杂的技术封装成简单的技术(象集成电路),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加复杂的技术的过程.这也表现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教材改革中教学过程程序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流程化和模块化.流程化的形式顺序、步骤明确,要点突出,配以图表,便于记忆和比较;模块化是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构成相对独立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和学习程序、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上下层的知识结构.模块的独立性,便于学习和组织知识结构,建立各单元之间、课程之间联系.因为学习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结构)开始,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形式对于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教材尤其合适,因为在工作任务是连续的,而知识点却是离散的,用工作任务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采用流程图、模块、图表的形式简单扼要,容易记忆.

教育科学应该是人类科学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不仅表现在教学内容之中,也应该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对于这一点,教材改革是一种标志性的建设,但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