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842 浏览:47301

为了克服教师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该教学案是在学案的基础上加上了“导语”、“过渡语”、“提示”、“批注”等.我们认为该教学案克服了传统教案程式化的教学步骤的罗列,简洁、实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们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重点突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注意学法指导、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如“如何学习农民起义”,注意引导学生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几个方面自学该目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设问激疑,引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也突出了新的教师观.

在“课堂感悟”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秦亡汉兴带给我们的感悟.为学生创造了积极思维,勇于探究,积极合作的学习氛围,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发挥了历史明镜的作用.这是新课程理念中最突出的地方.

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通过讲成语故事的方式,既充实了相关历史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基础知识也能够得以掌握.

2.学生通过故事叙述,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表现自己,从实践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3.在讲授陈胜吴广起义时,设置情境教学,还原大泽乡起义的场景,让学生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4.在导入中,用民谣引导学生探索秦暴政的表现,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中,该课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学生活动时间的把握不够紧凑,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拓展、巩固时间偏少,《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使用不够充分等.

另外,对难点的突破做的不好,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区分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不同性质,而且在讲到巨鹿之战和楚汉之争时,学生混淆了这两个战争,也有学生课下向我请教这一问题.对秦始皇的评价也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磨砺中,更好的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师分析释疑的关系,同时教学案的编写要注意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拓展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完善和发展教学案.努力避免一体化教学案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朝代的长治久安,靠的是统治者的勤政爱民,残暴的统治只落得覆灭的命运.

(作者联通:556402贵州省剑河县盘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