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下我国高等教育之转型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079 浏览:46063

摘 要:在知识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至上世纪九十年始逐步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在取得历史性突破与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自身也存在着众多问题.面对来自国际大学的竞争与挑战,抓住机遇,走内涵式的教育产业化之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改革重点.

关 键 词:知识社会;大众化;集约型;产学研;产业化

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转型的历史背景

现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明确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以组织作为基本结构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社会形态,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1]知识社会里,依赖知识的获得、运用与创新的职位数量急剧增加,接受过专业教育的知识阶层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科技、人才与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为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西方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从精英向大众型,最后向普及型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报告,OECD各成员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为51%,已进入普及化阶段.相比之下,1998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84名,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5和发达国家的1/9.我国在199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总量3877万名,占从业人口的5.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至1/3,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7.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一半以上”.[2]中国高等教育的滞后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与竞争压力,我国在90年始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至2002年,高校招生人数为320.5万人,在校生总规模为903.4万人,毛入学率上升到15%.根据马丁特罗教育三阶段说,我国正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此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

二、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转型的两个阶段

1.大规模扩招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是以招生规模的扩大为起点的.1999年国家出台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高校改革政策.当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到413.4万人,增长率21.3%;高校招生人数为159.7万人,招生数量增长率高达47.3%.之后,高校招生数量进一步增长.2000年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11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规模已达2308.5万人,高校学生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在规模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大国.

2.全面调整阶段

高等教育过度扩大规模首先带来的是教育质量的下降、基础设施不足和师资力量的缺乏.至2002年,我国86%的高校都出现了硬件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很多高校甚至背上了巨额债务.同时,大学生就业也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2003年首批扩招大学毕业生高达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约1/3.随后每年都以20%―30%的幅度增长,远远超出7.9%的经济增长率,在一定层度上打破了毕业生供求平衡,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

面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采取各种措施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提高.2004年,国务院印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同时要保障经费投入,优化结构,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怎么写作整体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2012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教育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怎么写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三、中国当代高等教育转型走向与思考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形成了责权分明的以政府宏观为指导、省级政府统筹管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成了学科齐全、多类别培养方式、完善的学位授予制度、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著名学者薛涌《在谁的大学》中写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走的其实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足球大输血,以为钱可以换来水平.结果把队员养得肥肥的,其收入动辄上百万.”尽管言词有些许夸张,但也一语道破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效益”问题.“由于追求发展速度,加上受到教育经费和其它办学条件的限制,产生了粗放式的办学格局,导致办学效率不高”.[3]只注重投入,不注重产出,教育成本高而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学生.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的疑问.知识社会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必然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变.转变高投入、低产出式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1.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办学效益的提高,重在管理”.[4]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敢于创新,破除现有体制弊,明确办学思路与方向,构建大学精神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教育投入为生产性投入,用经营管理思想管理教育,实行教育成本核算,讲求投入与产出效益.“将来大学必须建立“效绩底线”,也就是说,人家付出多少,学校就有责任付出多少绩效回馈给人家,这两者之间的“盈亏底线”必须建立”.[5]大学管理应以绩效和社会责任为标准,打破行政垄断,让大学各主体参与管理绩效的考核.

2.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是1952年从苏联移植过来的.这种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重理轻文,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和适应性.国外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开始实行通识化教育,学生进校前两年先接受基础性的、广博的通识课程,然后再进入比较专门的学科领域,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完全、完整的人.随着知识社会的深入发展,通识化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快教育模式的转变,把通识化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结合.使培养模式从偏重于纯知识向应用型知识转化,从偏重于理论向理论实践化转化,从偏重于关门式教学向社会实践性教学转化,逐步形成综合性、多科性、多层次、多方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知识社会里,“知识不再局限于智力活动,而是进入生产过程,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6]中国科学院杨家福院士也曾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将不仅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的地方,而且将是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美国在50年代,以“硅谷”为标志开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依靠斯坦福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校方对产学研合作的鼎力支持,硅谷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地域经济成长,同时与工业界的亲密联系也促进了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与教学.之后,美国制定了多个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计划,大学广泛与政府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科研,创建各种高科技园区.认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学工业园.”这种高新技术园区显示出强大的动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我国高等教育,要参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创新组织体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1992年,、国务院发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把教育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为此必须树立教育产业化观念”[7],联合大学、企业、公司与科研机构,建立各种规模的高科技园区,开辟跨国性合作研究渠道,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发展之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