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开拓者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30 浏览:13436

一位教授、博导,文学院院长,且已近知天命之年,能每日横渡湘江,不避风霜雨雪,这样的毅力和体魄本身就有一种魅力.而作为一名人文学者,一位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大学教授,却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率先伸出思维的利剑,用人文情怀去拥抱科技诗意,带领一个学科团队打造出一个学术品牌,很快使一个学院声名鹊起,这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便是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一个会生活、能治学的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欧阳友权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后来在武汉大学读了硕士,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被确定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1999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年遴选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的理论批评专著《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获得了我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实现了湖南省该项大奖零的突破.他还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前沿》主编.2003年被评为中南大学“十佳教学名师”和湖南省优秀教师.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使自己、也带领所在的学科团队走向学术前沿.

从1981年读大学期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起,欧阳友权的文学研究已耕耘有年.80年代中期他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的《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论文就曾引起过较大反响.他和他同窗编撰的《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在“方法论热”的年代一度热卖文坛.其硕士论文《文学创造本体论》的公开出版更是受到许多人的夸赞.90年代以降,文学出现落潮,他则迎着文艺低谷向理论高峰挺进,伏案学海孜孜不辍,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文学原理》(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萨特论艺术》(译著)、《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发展史》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北京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主持完成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个教育部课题和9项省级课题,主编了《文学精品赏析丛书》、《网络文学教授论丛》和《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等.其理论专著《国民素质论》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和省第六届、第八届社科成果二等奖.作为教学名师,他的教研成果曾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欧阳友权教授是个名副其实的前沿型学者,他的研究兴趣始终追求着最新的学术脉络.比如在文化产业领域,这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新学科,他独得风气之先,早在2001年就成为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这也成为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新亮点.

其实真正让欧阳友权教授在学界打出名气的还是他近几年的网络文学研究.从1999年开始,他便以学术敏感率先瞩目于互联网上的文学现象,致力于将网络文学研究推向学术前沿.几年来,他带领一个学术团队在这一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获得网络文学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一个在这一领域获教育部规划课题和省级规划项目;第一个在高校成立网络文化研究所;第一个成功创办“网络文学研究”省级社科基地;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网络文学研究专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主编了国内第一套《网络文学教授论丛》(1套5本);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博士论文《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创办了互联网上第一家汉语“网络文化研究”网站;并于2004年6月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成功召开了我国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和影响,2003年7月欧阳友权被邀请到电视台做了“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专题节目.他所在的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他和他的学术团队完成的20部网络文学专著和100余篇同一领域的系列学术论文,成了国内研究网络文学绕不过去的一座学术高台.

在学术思想上,欧阳友权不类前说,不惧定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例如,他提出的“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被文论名家评价为“标示了新理念”(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1日王先霈文).他提出的“人民文学,重新出发”引发了《文艺报》广泛的争鸣,并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