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43 浏览:142509

摘 要:文学在中国历史上不仅造就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发挥了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用文学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关 键 词:文学;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和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要求,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问题、价值取向带来极大影响.金融危机、就业压力、青年的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加剧了青年学生的价值困惑.面临这些问题,由知识教育发展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很少从文学的层面来思考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我们发挥文学的功能去推进素质教育,则更容易使大学生找到提高素质的理论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和拓宽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二、文学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1.文学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中国广博而深邃的文学中无不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夏商周三代至秦汉统一,从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发展、绵延不绝,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学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绚丽的华章,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统美德.这种传统和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因此,让大学生在文学中主动感悟优秀文化的熏陶,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便现在:

第一,潜移默化.文学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长期受到优秀文学的熏陶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第二,深远持久.文学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2、文学对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保持优良的民族性的影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由许多民族经过互相融合后形成的统一整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以及“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的爱国行动,“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文化财富和宝贵精神无不反映在中国文学中,并一直激励着无数英烈和勇士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已经渗透进所有中国人的心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事实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屹立五千年,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而这些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恰恰是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合理的,能够体现我们民族精神和符合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的部分.它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它对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3.文学对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影响

在历史的文学中无不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度.有对别人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有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谨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医学以及数千年祖先们所遗传下来的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哲学思想等,也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使当代大学生从如何审视自我、叩问自己的灵魂开始,逐渐扩展到理解国家和社会,思考世界和宇宙,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成为成熟、健全、具有优良品质的人.


三、用文学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构建

用文学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依靠的不能是呼吁,而是行动,不是临时应对,而是教育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普遍化、才能常态化、才能真正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特点,如在小学读诗词和散文;在中学读小说和论文;在大学就应加大难度,读哲学、读宗教、读.不应该因为难读而拒绝,因为难读,读过才有收获.在目前高校的教学设计中就有迁就学生畏难情绪的倾向,所以,从难入手才能弥补学生的人文素质之缺.

其次,将宗教、哲学、等纳入阅读范围,这是针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方面.如果中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的话,那么大学生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以便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若大学仍读一些简单的读物,就无法满足大学生从人类的人文宝库中获取最有创新意识的思想资源来充实自己.大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大学生成人的过程,而非简单的娱乐的阅读.

最后,要保证用文学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外语需要考级来促进学习,那么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应该有考级.虽然目前不少大学里设置“必读书考试”科目,意在扩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但由于没有相应课程支撑,这项考试形同虚设.如台湾大学里设有《国学概论》,学生学过这样的课程再去参加考试,当然收获更多.考试是一种强迫性的教学手段,可以用于英语中去促进英语的学习,那么用于提高人文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