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文学的互动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4 浏览:7583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尤其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为代表的互联网.给网络文学带来了飞速发展的可能.

21世纪,互联网和电子传媒系统正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人的一切生活,都避不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网络文学的出现就是其突出标志.网络文学即网络原创文学,“它是仅仅在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是网人(网络的使用者)在网络上发表的供他人阅读的文学,它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并以网络为生存空间,其创作主体必须是“网人”,创作动机必须是为网上受众写作,主要传播渠道必须是网络.这种文学天生带有许多特异的审美价值取向.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纸质文学大量减少,网络写作、读者日益增多,文学流程更多地在电子虚拟空间内进行.这对传统的文学写读方式,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有评论家认为“它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在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都有可能改变文学本身.当电子信息时代彻底改变并重塑人本身时,网络文学很可能颠覆‘传统文学’”.虽然评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至少在一点上是相同的,即认为一个空前的文学时代就要到来.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文学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下文将对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当下性、草根性、多元性等取向进行阐述.

一、网络文学的当下性

伴随计算机的发展,交流成了方便之门,而文学自然伴随之发生发展.著名作家陈树村指出,现今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大区别,是不再热衷于对阳春白雪那些高不可攀的东西进行极力的描述渲染,因为曲高和寡.它更注重内心的表达,更欣赏直接、率真,不矫情.从文学角度看,网络小说虽然比随笔、散文稍差,但这些大多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因而深得网人喜爱.比如叶兆言的《艳歌》、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忘记》、hubei-灰灰的《我和小姐》等.这些小说里的大学生大多过早地褪掉了学生气,一个个看上去更像久经世故、圆滑老练的掮客,他们的生活堕落不思上进,给人的感觉像是“垮掉的一代”.纵然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人,毕竟是凤毛麟角;但语言的调侃性和随和极大地迎合了当下人的心态,一时流行起来.再如雷立刚的《秦盈》,作家曾在序言中说,“或许,这是一个人的小镇,一个人的城市,一个人的迁徙,一个人的动荡,一个人的爱情,一个人的忧伤,一个人的脉络,一个人的情歌,一个人的禁忌、游戏,但同时,或许它又属于一个时代,属于一代人”.尽管《秦盈》没有恢宏的叙事,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生活记录,但正是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记录,使其很好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成为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或许这也正是所谓当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草根性

这里的“草根性”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草根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隶属于草根.

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品的无穷复制,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因此,网络为后现代需要的无穷复制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同时又给予每个人进行艺术享受、参加艺术创作的机会,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应该说,机械复制的后现代时期,并不真正具备人人参与的条件,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只是生活与艺术的相互延伸.而网络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一个“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领地.

因此,网络在促使整个社会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既是作者又是读者的文本形式创设无尽的可能性,并将之播散到地球村的各个角落.由此,网络文学实现了“草根化”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的乐趣,而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和乐趣的人将越来越多,最终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变成现实”.

总之,网络文学无限地接近草根、表现草根,成为草根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也是对未来社会文化领域的一种可行性设想.

三、网络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元性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出现不无关系,而对文学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内容、艺术表现力与体裁上,艺术形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余华也认为“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之间最大的冲突在于,网络作家注重技巧和语言,但传统作家更注重一种毛茸茸的,生动的东西”.对传统作家而言,语言技巧只是一种手艺,并不具备什么分量,重要的是它是否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网络文学形式上的多元性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首先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使然.网络查重复率的大量出现使网络文学的队伍急剧壮大,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表现形式也丰富起来.早期的网络文学大多是平白、枯燥,缺乏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文字.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早期代表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问世,属于网络的特有语言开始出现,如OICQ的对话形式,以各种标点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表情,以英文字母缩写表达汉语意思等.而后,这种“调皮”的文字实验在网络文学中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和传统文学作品几乎并无二致的艺术形式,但“因为无法免费阅读网络,人们必须快速浏览.于是,短促简捷代替了冗长晦涩,词汇量少,用词简单成为造句的基本规则.如果网络作者日益增多,现代汉语的书写必将遭受重大冲击”.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其在艺术形式上可以实现传统文学无法企及的突破――艺术结构的动态性与开放性.而事实上,这也使网络文学在其多元化的维度中又衍生出另外一极.网络文学之所以具有动态性,原因之一是它始终在人机互动的环境下运作,同时通过人与机的交互,人与人之间又可以实现交互.它在形式与结构上是开放的、全民参与的.

网络文学的发展是誉毁参半的,正如安妮宝贝所说,“网络文学的确造成了一批新字时代的作家,但网络文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时候,网络文学忽略了美和纯洁,太过的文学,太过直白的感情,让文学少了那份含蓄,微妙的美”.

(作者简介:边春娜,邢娜,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