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51 浏览:69081

摘 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应赋予党性教育新的时代内涵,要常讲常新.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结合实际从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育载体、健全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确保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

关 键 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先进代表,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承担着贯彻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的重任,肩负着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仰、遵守道德规范、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和践行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党性与党性教育

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特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所具有的特性.①党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表现为政党在各个时期有特定的任务,党性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党性在实践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党性不是一个空泛而抽象的概念,它是通过党员的行为以及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

党性教育,它是指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或党员,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运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手段及其原则,教育党员增强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等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党员内在素质的提高,提升党性修养,保持员的先进性.②坚强的党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要在长期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中慢慢积累的.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党员组织发展:不够规范,缺乏教育

目前高校部分学生党支部存在以下情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不充分不细致;发展学生党员的材料不齐全,对上报的材料审核不严格;发展学生党员时通常将主要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作为优先对象发展,而忽视了对其思想状况的深入考察;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不够重视.以上种种情形直接影响了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保障

目前高校部分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党性教育机制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体现在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时间安排上随意性较大.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在以下情形: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模糊;宗旨意识淡薄,奉献意识较差;重视专业学习,忽视理论学习.学生党员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阻碍了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和学生党支部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方式: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目前一些高校的党性教育形式单一,说教多,启发少;被动接受多,主动教育少.党性教育内容空洞枯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党性教育载体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实践性、实效性.如有的学生党支部不能定期开展组织活动,组织学习走形式,缺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和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活动.总之,党性教育方式缺乏新意,不能适应学生党员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生党员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趋势.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保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1.注重做好“三早”工作.“三早”即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目前高校学生入党动机日渐多样化,功利主义的色彩愈加明显,党组织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争取早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注重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培养与发展、思想入党与组织入党的辩证关系.严格履行入党手续,严把发展对象选拔关、预备党员入口关和转正关,保证吸收的每一个新党员都合格.

3.注重做好党员的教育.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党建活动.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任务,着重解决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丰富教育载体,确保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任务、内容、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做好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成才的需要,创新党性教育的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确保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1.开展党性教育除了利用学校的党校培训和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可以利用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势讲座、参观考察、案例教育、最佳党日活动、观红、唱红色歌曲等形式,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2.要积极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通过开展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等活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党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党性教育的长效性

高校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要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为确保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长效性,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

1.入党承诺制.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要与党支部签订入党承诺书.承诺内容由党组织引导,个人自愿提出,根据自身能力,重点围绕理想信念、理论学习、党性实践、遵章守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确定承诺事项,内容要量化,便于党支部的考核.着重强化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确保新党员的发展质量.

2.践行承诺制.党支部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承诺事项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把践行承诺情况纳入考察范围,结合定期的组织生活会,对践行承诺情况进行考评,评定结果,排出名次.将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践行承诺情况与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挂钩,对践行承诺效果好的则优先发展或转正;对践行承诺效果不好、党员群众不满意的,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取消其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资格.

3.发展公示制.公示对象是拟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和预备期满拟转正的预备党员.吸收发展对象入党的公示时间为预审通过后、履行入党手续前;预备党员转正的公示时间为预备党员本人提出转正申请之后、讨论转正的支部大会召开之前.公示形式为本单位宣传栏、橱窗、网站等.发展对象公示内容包括:姓名、班级、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间和确定为发展对象时间;预备党员公示内容包括:姓名、班级和批准为预备党员时间.公示工作由院(系)党委(总支)统一进行组织.未经公示、或公示后未反馈处理结果者,支部大会不得讨论发展或转正.经过公示,如群众对公示对象没有异议,即可继续执行发展或转正的各项程序;如群众对公示对象提出异议或反映情况的,按公示程序处理.处理意见应对公示对象作出能否发展或转正的明确界定.认为不符合发展条件的应暂缓发展;认为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适当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认为不具备党员条件的,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群众测评制.党组织组织全班同学对预备党员进行无记名的“满意度”测评,接受群众监督.党组织将测评结果和同学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预备党员.对于满意率较低的预备党员,党组织将派专人找其谈话,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将延长预备期.

5.学习记录制.学生党员“学习记录手册”主要记录党员集中学习、分组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党性实践的心得、体会,有利于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也便于党支部的定期检查.着重加强学生学员的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和纪律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6.定期例会制.通过定期例会制度,传达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会议精神.严格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做到组织生活会时间定期化、内容专题化、形式多样化,做到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记录、年末有总结.

7.队伍专职化.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队伍.根据学生党员比例配备专职学生党支部书记,改变当前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现状.加强学生党员教育队伍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党员教育队伍.

8.经费专项化.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专项经费管理,要坚持统筹安排、计划使用、量入为出、结余不转、超支不补的原则,充分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