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与文学翻译理合或不合?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73 浏览:131184

摘 要:功能翻译理论的独树一帜受到很多学者和翻译实践者的追捧,但国内关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文学类领域,而对文学领域应用功能翻译理论这一点却探讨得比较少,到底缘由何在,笔者将从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这一层面追根溯源.

关 键 词:功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李巳荣(1989-),女,湖南省益阳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9-0-01

一、研究问题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即“目的决定论”.因此译者不但要深刻把握原作者的意图,而且要非常明确自己翻译活动的目的,才能决定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但是这一理论是否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呢?目前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少争议.这种争议有其理论来源,也有其现实基础,那么功能翻译理论到底能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它和文学翻译到底合不合,能否促进文学翻译的长足发展,若能,那又怎样才能促进其发展呢?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二、研究方法

为了证实这种争议的存在,笔者利用最简单的比较法在中国知网上分别输入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两种搜索词,得到以下结果:第一次搜功能翻译理论时,出现508条记录,撇掉对于该理论进行纯粹研究和该理论对文学应用等文章,估算起来也有不下300篇文章是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在非文学类领域的应用的,其中包括在广告、旅游、商务、政治、电影字幕、法律等各项领域,但第二次搜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时,只出现100多条记录.两两比较,得到了一个最粗浅却很能说明问题的结论:国内关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文学类领域,而对文学领域应用功能翻译理论这一点却探讨得比较少,到底缘由何在,笔者将从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这一层面追根溯源.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3.1、功能翻译理论综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独树一帜,从译者的角度阐释翻译活动,认为翻译是一种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行为,使译者摆脱了对等论的羁绊.功能翻译理论为本文的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批评的声音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这种理论对文学翻译不起作用,因为文学作品和它们的译著没有目的可言(Nord,2001:120).许多人认为文学作品以表达作者个人对事对物的感情或态度为主,不像广告、说明书、合同等非文学文本那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语言学派”认为文学翻译的目的是固定的,就是准确传达原文的字面美以及潜在含义,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译者本人的其他目的,因此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不适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还有一些反目的论的学者声称文学是无目的的,大概认为文学创作无目标、无功能、无意图,只是作者灵光乍现的产物.

3.2文献综述

上面已经提到有人说功能翻译不适合文学翻译是因为文学作品没有目的的,只是作者一时的情感态度,但弗米尔对此的回应是,文学创作同样有目的,只不过作者在写作时不一定会意识到这点.他认为审美就是文学的目的或目的之一.笔者也经过研究发现上述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反对意见过于绝对,同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诗歌、散文和小说等的翻译方法就很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体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译者也往往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种不同除了由译者的风格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外,还往往源于译者所希望达到的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笔者找到的有关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实用性文章中,几乎全部都是赞同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实际的指导性,他们大多是以某个文学作品的译著为研究对象,用以证明该译著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是非常成功的.

陈刚和胡维佳的文章《功能翻译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兼析<红楼梦>咏蟹诗及语言学派批评》介绍了语言学派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批判意见,但两位作者以《红楼梦》咏蟹诗的译文为例,对这些批判意见一一做出反驳,最后得出了结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题材和体裁为何,都是作者创作行为的结果,而行为总是以某种目的为指导的,所以就文学翻译(如诗歌翻译)而言功能派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解决翻译中的困惑或难题的.

那么既然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赞同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有指导性,两者是合的,那为何发表的期刊论文要比有关该理论在非文学类的应用的文章要少呢?

国内的相关研究在应用方面,“一类是有名无实,即挂功能派理论之名,却没有或几乎没有应用分析;二是新瓶装旧酒.这类文章往往会套用功能派理论,做一些分析,但大量的内容还是传统的语言层面的分析”(何庆机,2007:16).实践的失误大多源于对理论思想认识不清.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对于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相对来说侧重较少,而这些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大多数还只是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几个重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而忽略了该理论对原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文学翻译、翻译对功能翻译理论渊源的探讨和追踪,有关这方面的缺陷的确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未来研究方向

在确定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之后,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这种指导的立足点要放在哪里,相信仅仅对理论的几个原则和概念进行引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更多的是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具体对文学翻译能提供多大程度或多有效的翻译策略,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功能翻译理论,追本溯源,理解功能翻译理论的本质和渊源,要想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武器来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我们还应进行不少的反思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