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文学文本细节构建语言本位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49 浏览:134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阅读应该首先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对话.而随着语文教学课堂改革不断深入,专家已经发现课堂教学只注重形式的翻新而偏离了语言本位的虚热现象越来越突出,并提出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钻研文本的主张.

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语言对话,可以把文本的最小单位、最小环节――细节作为抓手,指导学生探究文本细节,深入文本,探寻作者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获得审美情趣的同时习得和提升阅读文本的能力.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研读文本细节对文本解读可起到三方面作用:

一、整合细节理思路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结点.”①可见恰到好处的细节能铺就独具匠心的文本思路,精妙传神的细节能构建作品屹立不倒的框架.学生阅读文本时注重研读“网中结点”,整合这些结点,就像为文本阅读铺下通衢,顺利地梳理文本思路,解读文本就能纲举目张.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式结尾让人回味无穷,要使学生能充分品味结尾的精妙,理清文本的思路就一目了然了.作者在前文多处对“常春藤”做了细节描绘,由琼珊数藤叶开始,到等藤叶一片片掉下,再到苏艾把琼珊的想法告诉贝尔曼,至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画在墙上.藤叶贯穿全文,融入了苏艾温暖贴心的友情,凝聚着贝尔曼毕生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的人格.一片片飘落的藤叶,把小说的情节逐步推向.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藤叶”细节,就抓住了小说解读的主线,学生就可以快速理清小说思路,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从而既感受文本结构的严谨性,又体会到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又为进一步深入地品味文本做铺垫.

二、品咂细节悟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指的就是那些饱含情感的、能打动人心的,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情感只有与细节完美融合,才能达到至美的艺术境界.如果阅读中能引导学生击破这些细节,就能带领学生叩开作者的情感大门,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让文本阅读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爱情在文学文本中历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学生能体会罗密欧和朱丽叶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对《亡人逸事》中夫妻之间的爱情却很难理解.他们没有信誓旦旦的誓言,没有花前月下的亲密,有的只是油盐酱醋茶,学生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认知无法理解文本情蕴.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末丈夫曾经写花布直接寄至她家的细节,并补充介绍当时物质贫乏的时代背景和传统习俗,学生就能理解反常举动背后蕴藏的良苦用心,理解委婉方式传达的疼惜之情,理解含蓄不张扬的爱情同样感人心怀.

这样的细节数不胜数:鲁侍萍“慢慢撕碎支票”的愤恨和,伽西莫多“独眼里滚出的一大颗眼泪”包含的自责和感激,母亲“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中的担忧和关爱,苏轼赤壁“还酹江月”的豁然和旷达等这些细节,描画了这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们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为读者献上了一份份情感浓郁的玉盘珍馐.虽是片言只语的解读却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情理解化疑为明,化浅为深,化单一为丰富.

三、研磨细节窥思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一文中写道:“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检测若它不是为了最完善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②巴尔扎克认为“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③好的作品,字字是珠玑,句句有深意,融为一体,才彰显文本思想的魅力.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扣住这些细节,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认识文本的审美价值.

《斑纹》开篇详实叙述了蛇的生活习性,表现了蛇阴鸷、诡秘、恶毒的形象特点,作者的写作意图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一大难点.但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研磨文本的细节,就能让学生深入体味蕴含在文本中的情理.如“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这两字看似微不足道,但仔细揣摩就能发现作者意在强调上帝给予蛇惩罚的过于严厉,两个字颠覆了蛇在人心中的一般形象,蕴含着作者的惋惜之情.读懂了这个细节,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胡琴筒上的蟒皮对作者意味着禁忌,这些细节与作者在本文中倡导的在大自然规律面前众生平等的理念是高度吻合的,真可谓“借一斑而知全豹,任一目尽传精神”.


经典的文本是一座宝库,如果没有在其中徘徊徜徉,没有在其中推敲咀嚼,没有在其中反复涵泳,学生就会遇难而退,就会进得宝山而得宝微少或空手而归.所以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充分重视言语细节,多做示范,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和品读文本细节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语言感知的敏感度.在文学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细节,在阅读中积累语感,在情境中深化语感,进而养成敏锐的感知力.高尔基称细节为“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因此我们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才能在文本里发现一个个隐秘的“角落”.《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牛奶”意象前后出现控诉着法西斯的罪恶,《鸟啼》中“喊出了崭新的生活!生活!”连用叹号和反复传达着新生命出现后抑制不住的欣喜,《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常春”寄寓着生命和希望的意味.细节可以是文本中多次出现的词句、贯穿文本思路的关键句、文本的标题甚至文本中的一个小小的标点,也可以是文本中平淡之处、引发疑惑之处、看似矛盾之处等,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精心拟写、别有用意的,都值得学生用上放大镜去探究,去研读,去感悟.及时、准确、独到地发现并品读这些细节,学生就可能发现文本中蕴藏着的别有洞天而真正爱上阅读.

第二、构建整体联系.文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其形象的整体性、意义的关联性、表达的一致性决定了不允许肢解或割裂它.细节只不过是文本的一个小单位,因而我们对细节的解读也就必须放在整个文本的解读之上.一旦脱离了文本,细节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在品味细节时一旦把它孤立起来,理解文本时就容易断章取义,出现偏差,甚至发生误读文本内涵的现象.伯尔的小说《在桥边》的结尾主任统计员交上鸿运的细节是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如果仅研读这个细节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文本多处对主任这类人进行了细节描写:“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数字愈大,他们愈容光焕发”、“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等等.“我”实际上是用揶揄和嘲讽的语调描述他们,暗含着对他们的嘲讽和愤恨.结尾的细节其实具有反讽意味,用于增强文本的批判力度.

第三、引导思维拓展.学生在发现文本细节之后,往往因受时代、历史等客观条件和知识、阅历、经验等主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真正合理、准确、全面地品味细节.此时,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扫清品读细节的拦路虎,如补充作者经历、时代特征、同类文本,提供理解的文字、音像等辅助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教师也可以充分激活、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利用细节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相反性,引导运用联想、对比等思维方式来揣摩细节,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只有拓展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品味细节的丰富内涵.

细节就像文本解读的,教师要以文本语言为基石,激发学生在研磨细节中思维,在涵泳细节中体验,充分享受“山重水复”之后“柳暗花明”的阅读乐趣,感受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的忘本与失范》,周红阳《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7期P46-49.

[2]《文本解读中的细节探究刍议》,莫立刚《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3]《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 王先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潘涌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金宝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