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48 浏览:104607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课程功用化,大学语文课程也陷入脱离社会实践的教学困境中,因此,实践教学是创新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途径.以拓宽教学空间、更新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要求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变革评价方式,从而进一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层次,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价值.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教学空间;评价方式

作者简介:周衡(197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88-02

现代教育觉醒的关键标志在于注重社会功效,为社会、为生产发展怎么写作.[1]随着就业成为高等教育绩效重要指标后,高校课程目标和原则也渐渐呈现出功利性和功用化.面对这种趋势,高等院校一方面通过设置新式课程和市场需求进行衔接,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以求其更好地契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尽管我们意识到甚至已经看到了高校课程市场化的弊病,但在当下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被普遍质疑的背景下,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以求新求变,如何让学生能在具体的课程中提升其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技艺水平,成为大多数传统课程在自我拯救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走过了百年历史的传统课程,如何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如何让学生回归到大学语文课程,如何让高等教育决策者看到大学语文的当下意义,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反思和回答的疑问.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反思和现实意义

所谓“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突破传统以课堂为场所、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课程实践为核心,将课程内容实践化,同时适当将课程从教室引入社会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和文化躬行素质.

通观大学语文百年教育史,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前的大一国文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以基础语文教育为模式的大学语文时期,还是当前以人文素质为课程目标的大学语文时期,历来的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大都以文章为工具,以单篇选文为教学起点.如在大一国文时期,1939年沈启无的《大学国文》、同时期的西南联大使用的《大一国文》、1949年和1950年新中国使用的《大学国文》等都是以选文的方式进行文学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下各高校使用范围较广的几部教材,如徐中玉版、王步高版、温儒敏版、陈洪版和丁帆版,尽管其选文标准各有不同,或以主题分,或以文类分,或以时代分,但这些教材也是以单篇文章为载体进行文化阐释和文学鉴赏.这种教材格局和教学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基础语文以单篇文章为分析对象的教学模式.尽管一些高职院校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加入了应用写作内容,但其教学形式依旧沿用了应用写作基本原理、应用写作训练等传统内容,其教学围绕教师讲授原理、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将应用写作与学生实践活动有效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也仅仅是对相关公文格式的掌握,而无法进入更深层的实践运用层面.因此,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无论是以工具性为中心还是以人文性为目标,都很难广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更无法促成课程认同感的出现.而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关键就是课程内容本身缺乏新颖性,更缺乏实践性.

实践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真正需求,满足学生在现有教育环境中对操作方法与程序的追求.当前教育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大学语文课程要贯彻这一点理念,一方面当然需要任课教师有自觉意识和怎么写作意识,另一方面更需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从学生选课心理和学习姿态来看,大学生面对课程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功用性,“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是大学生面对新一门课程首先会思考的问题.教师清楚地看到了这种课程功用观的狭隘,但课程功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学生的选课和学习都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困境.因此,只是告诉学生功用观的弊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课程困境出发,一则努力扭转学生观念的偏差,二则需要从功用角度契合这种教育氛围.因此,引入实践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新异性,从而打破学生对语文语文教育的既有观念,给其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标准.这不仅让大学语文课程能紧密结合社会实践,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也能改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疲惫甚至厌恶的心态.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自己去发现文化文学创作过程和生成机制,从而真正提高其母语的运用能力,掌握研究文化文学的理论方法,而不是仅停留在某一单篇文章的微观破碎的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课程认可度也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环节中熟知方法和程序.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方向

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结合校本资源、地域资源等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等角度进行细致设计.


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可以拓宽教学空间,将课堂引入田野山林.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往往限于教室内部,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感染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蕴藏的文化精神和文学意蕴进行联想和还原.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融入,这种坐井观天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扩大了其教学魅力,但更多依赖教师个人的诱导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独立自由参与的姿态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甚至可能导致教师个体舞蹈而学生沦为旁观者的局面出现.因此,实践教学可以将大学语文课堂引入田野山林,通过拓宽教学空间,让学生自主完成大学语文内容教学.当今的大学语文往往以文学选文的方式出现,但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学教育仅仅是引导学生认知文化和文学,却往往缺乏引导学生从原生创作的角度去看文学.也就是说,学生并无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真正了解到文学的生成机制和流通方式,也就无法从创作层面了解文学本质特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田野调查方式,让学生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去了解某一区域的民间文学现状,通过采风、录音、整理等方式去发现民间文学的流变性、区域性等特征,也了解到一个民间故事的演变、定型的过程.这样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将个体学习和社会氛围进行沟通,不仅锻炼其社会调查能力,也进一步培养其人际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到文学创作的诸多层面,进一步对文学产生清晰自然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来自课堂教师的传授,更多来自自身参与社会调查的直接感受.另外,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区域文学进行切己亲证的教学.一篇文章,课堂教学往往不及现场教学.大学语文课程若涉及登临文学,如王粲《登楼赋》,则可以带领学生登楼观山,以近距离接近作者的创作空间和心灵世界.若涉及序记之文,如欧阳修《醉翁亭记》,则可以对照当代作家所写的序记文,结合眼前风物进行阐释,等等.这种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身入其境,让学生通过现场感知从而亲证作者的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这无疑会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