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96 浏览:17030

【摘 要】阐述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探讨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关 键 词 】外国文学 双语教学 意义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0-02

双语教学,主要是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属于人文类学科的外国文学课程是否适合双语教学?如果适合,那么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在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并使之进一步提高,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一、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主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由于课时安排的局限,该课程主要教授欧美文学.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涉及本民族以外的作家作品,其语言的异质性必然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学习效果.目前,该课程基本上是选用我国学者编译的中文版本教材,尤其是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等较为普及.众所周知,学习文学重在对作品的品读与感受.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不同,由于语言的相异性,翻译的作品不可能满足需求.外国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应当是接受者使用原语进行阅读体会,并且这种阅读体会是译语外国文学阅读体会所不能代替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过滤现象.文化过滤,简单地说是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作用.文学翻译,表现在语言转换,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与语境,必然存在文化过滤现象.译者实际上也是接受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认识、把握翻译对象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在接受中也会不自觉地带有自身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征.如朱生豪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话: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译为:他要借着你做接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显然,将原句翻译为“接引相思的桥梁”是由于中西文化对性的不同观念而对源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改造.虽然作为译文非常文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从体味外国原汁原味的文化来看,直接阅读原文进行鉴赏会更直接地认识西方对关系的观念,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可以说,读者接受的翻译作品已经是经过文化过滤的译文,阅读这种译文不可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学与文化.


当然,外国文学也涉及许多不同的语言,但在实施双语教学时,则主要选择自己的母语中文和英语进行双语教育.其原因首先涉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外语基本上只接触英语,而且这门课开在大学三年级,他们一般都有四级以上的英语水平,能够阅读一定的英语原文;其次,欧美文学中英语写作的作品相对较多;再次,英语是很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主要以中英为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品味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学与文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同时运用中英文进行学习、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完全符合学科的要求并有助于课程教学的改革.总之,从外国文学课程的性质来看,系统地研究双语教学模式及方法是完全有必要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活动在理论上是具有十分积极作用的.在实践上,它与纯粹的英语教学或单纯的专业课教学不同,它主要是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和汉语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英语实际上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外国文学本身才是教学内容,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文学,了解西方人的思想和文化等.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等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凸显双语教学,选取相关英语原版教材.众所周知,外国文学教材,不仅外国文学史,而且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也都是中文版教材,当然,外国文学史由于只是涉及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论,选用中文版教材对教学效果影响不大,但是作品选读欣赏涉及翻译问题,则使读者不能看到异质文学与文化的真相,因此英语写作的作品选应选用英文版.

其次,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主要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这是因为在教学沟通中,学生毕竟不是外语专业的,口语和听力水平相对有限,如果一味大量地运用英语教学,反而会使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而适得其反.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在笼统地讲解一部作品的主题意义时也不会造成意义的误解,因此母语的讲解效果是最好的,中文仍是最好的课堂语言.英语主要是运用在对原文选段的阅读上,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原文,欣赏作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比如,在讲授华兹华斯的诗歌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的原文,如《We are Seven》、《To the Cuckoo》、《The Reaper》,从中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尤其是清新自然、诗句口语化的风格.另外,授课时也可以将原文和译文进行比照,认识译文的创造性之处,辨析、欣赏不同语言文学的独特韵味.

再次,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外国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黑板、粉笔+辅助教具”,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将信息资源以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将文字、图形、视频等汇集起来,制作成生动的教学课件,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能力.如讲解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时,播放“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哈姆莱特此时的矛盾心态,理解他内心的苦闷、迷惘和恐惧等;讲解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自我之歌》时,播放配有背景音乐的原版诗歌朗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表达的一个强健有力、甚至有些粗俗的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介入为双语教学和外国文学课程找到了有机的契合点.

最后,在作业和期考中,可以设计一些体现双语教学的题目.如在论述题上,摘录戏剧、小说的一段原文,或一首诗歌,让学生从原文中获得信息,撰写相关的评论.另外,为了规范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查.如开展学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交谈,让学生自由反馈自己对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好相关问题,具体包括双语教学与单语教学的比较、教学方法与手段、原文教材的使用效果、对双语教学的意见等方面,在期中或期末时对学生进行调查.

总之,外国文学课程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其语言的异质性以及国际化时代需要培养国际性的人才,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合理的、必要的.在实践中,应把握度,仍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选取英语教材,适当运用多媒体,合理设计相关期考题目.成功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历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适应国际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申沛,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2]姜岳斌.浅谈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

[3]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4][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hzxyjg201333);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228)

【作者简介】胡严艳(1981- ),女,湖北黄石人,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

(责编 苏 洋)